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黄河的主人》、 【教材解读】 《黄河的主人》选自袁鹰的散文集《风帆》。全文似豪放派的诗歌,苍郁沉雄、意蕴深刻。文章通过多角度描绘(黄河气势铺垫“主人”、筏子轻小渲染“主人”、乘客神情衬托“主人”、艄公品行铸就“主人”)来赞颂黄河的主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编者选编此课,正是希望通过多角度感受黄河主人的风采来启迪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做生活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我多次听过《黄河的主人》这一课的教学。发现执教者不约而同地把“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作为主问题,通过“感受黄河的惊骇、体会筏子的危险、体验乘客的从容、领略艄公的风采”来证明:艄公之所以成为黄河的主人,是因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相似文献   

3.
《黄河的主人》这篇散文,热情赞扬了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他被誉为“黄河的主人”。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第8自然段中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落实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艄公操纵着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  相似文献   

4.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黄河的主人》(苏教版九册)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文章从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来衬托航公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教学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情感、充分感受“黄河主人”机智、勇敢的同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5.
《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散文,热情赞扬了战胜了惊涛骇浪的艄公,将他誉为“黄河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案例】:《黄河的主人》教学片断 在教学课文6-8自然段时,教师指着多媒体课件(录像)说:“这就是九曲回肠奔腾不息的黄河,这就是又小又轻,贴着水面漂流的羊皮筏子。假如此时你们来到黄河边,敢不敢去坐一坐羊皮筏子?”  相似文献   

7.
教学故事一:2005年4月底,在杭州市余杭区校本教研展示活动中,我执教了《黄河的主人》一课。在感受了黄河的惊险与羊皮筏子的轻便之后,师生又一起感悟艄公的品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在交流感受后,我启发学生“:艄公仅仅是战胜黄河吗?”我在教学预设中是想让学生能体会这样一层含义:艄公不仅战胜了黄河,还与黄河和谐相处,才成为了黄河的主人。我想这样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题目的内涵。可是,当我问学生“艄公仅仅是战胜黄河吗”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  相似文献   

8.
《黄河的主人》全文464个字,但写艄公的文字并不多,课文中直接描写艄公,也是赞美艄公品质的,即课文第8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这篇课文的“文眼”,是整篇课文的总结。作者袁鹰直抒胸臆,不惜浓墨重彩,不惜溢美之词,正面描写艄公。作者用4个词语“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赞美艄公,称赞艄公“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写得激情澎湃、激荡人心。  相似文献   

9.
善待过程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散文,在备课组研读教材的时候,组内教师把教学的重点定位于引导学生读懂提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第一次教学)师“: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为什么值得敬仰和赞颂?生:因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师:从哪里看出艄公的任务艰难,责任重大?生:因为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师:是呀,艄公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他任务艰难,责任重大,然而他的渡河工具却是那么的简单,从哪儿能看出来?生:他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师:艄公凭着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战胜了惊涛骇浪,成为黄河的主人。那他仅仅是凭一根竹篙吗?他到底凭什么来战胜黄河,出色地完成任务的呢?生:凭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黄河。师:所以,他在滚滚的黄河上——(引读)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赞颂这令人敬仰的艄公。生:齐读第八自然段。(读得索然无味)【评析】教...  相似文献   

10.
善待过程     
李霞 《湖南教育》2006,(3):41-42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散文,在备课组研读教材的时候,组内教师把教学的重点定位于引导学生读懂提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黄河波涛滚滚,那万马奔腾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谁会成为黄河的主人呢?读了《黄河的主人》一课,你就会知道答案了。黄河的主人原来是驾着羊皮筏子的艄公。为什么艄公会成为黄河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听写句子今天 ,我们继续学习 13课《黄河的主人》(齐读 )。请同学们准备纸和笔、听写一个句子。看谁写得工整、正确、规范。请一位同学写在胶片上。小而轻的羊皮筏子在汹涌的黄河激流里破浪前进。反馈 :指名说 ,评价 ,教师小结。这位同学写得很正确 ,也很漂亮 ,请其他同学对照订正。二、读讲课文过渡 :齐读写的句子 ,这羊皮筏子是谁驾驭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默读课文 5~ 8节 ,思考 (出示幻灯片 ) ,指名读 :(1)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指谁 ?(2 )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请同学们读一读 ,可以互相小声地讨论思考题。(1)“…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在本预案中实践“对话”思想,贯彻阅读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的精神。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学会对话,养成良好的对话品质。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注意“漂”、“系”的一字多音。2.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学习感受到艄公高超的技术,领悟人生道理。3.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与文本对话的品质。教学流程一、与课题对话,设疑1.“主人”一般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主人”是什么意思?你能列举一些这样的“主人”吗?(“大森林的主人”、“北极的主人”……)2.通过预习你是否已经初步了解了艄公为什么被称为“黄河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案例]&;lt;黄河的主人&;gt;教学片断:   师:黄河上惊涛骇浪,而艄公如履平地,他真不愧是黄河的主人.假如同学们是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即将上岸了,想对“我“这位艄公说些什么?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  相似文献   

15.
我的未来梦     
晨曦初露,“香味闹钟”用香味把我唤醒,我从甜蜜的梦乡里醒来。当我洗漱完毕后,我的机器人——“凤凰”端着早餐进来了,我一看有水晶西瓜、红香蕉、苹果梨、草莓桃……都是我喜欢吃的。吃完早餐后,“凤凰”提醒我:“主人,您的新发明——‘超级净水器’就要在黄河投入使用了,您快去看看吧!”“好的,多谢你的提醒。”于是,我坐上“水陆空多功能飞艇”从江西飞向黄河。我把飞艇停在黄河的水面上。黄河的水黄黄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第23课《黄河的主人》 (指导学习第6自然段,围绕“小心与大胆不是很矛盾吗”这一问题讨论后) 师:是的,这二并不矛盾,缺一不可。现在,你最想把哪些词语送给艄公?  相似文献   

17.
当前,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文本解读,但文本解读仿佛是个无底洞,要“解”的地方太多,要“读”的资源太多。文本解读,有无章法可循?笔者以为,文本解读要遵循以下三“点”,下面结合《黄河的主人》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8.
(配合第八册课文《黄河的主人》)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同学们一定想问,"黄河的主人"是谁呢?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其实,课文的最后一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已经将答案告诉我们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作者如何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需要我们从文章的  相似文献   

19.
异性之爱     
有延师教其子者,师至,主人曰:“家贫,多失礼于先生,奈何!”师曰:“何言之谦,仆固无不可者。”主人曰:“蔬食,可乎?”曰:“可。”主人曰:“家元臧获,凡洒扫庭除,启闭门户,劳先生为之,可乎?”  相似文献   

20.
我的主人     
身份证说:“我的主人叫范杭吉,性别男。于1999年1月4日在杭州出生,因为父母希望他吉祥如意,所以取名为杭吉。”.入学证说:“主人毕业于慈吉小学,现在在慈吉中学读书,我相信,只要主人努力,抓紧时间,就一定可以考进理想的高中。”眼镜说:“从主人五年级时我就开始跟随着主人,主人比较好动,我已经被换了好几次,但我并不后悔,我要用自己最大的力量,让主人看清这个世界,发现世界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