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类型,融合了大型自然景观和深厚历史文化,发展至今,已成为传统城市中的核心文化景观和公共空间.本文探讨的是如何从景观的文化内涵入手,深入理解传统公共园林文化,发掘其丰富多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加,中国城市逐步迈入全民休闲时代,然而从城市休闲文化现状看,存在着传统休闲在城市改造过程中逐渐消失、休闲内容单一、新型休闲存在贫富差异、公共(益)供给型休闲空间的缺乏导致社会公共休闲文化的缺失和市民素质偏低导致休闲品位有待提高等问题,从而体现出城市休闲文化的空间载体——城市休闲空间应充分发挥其功能以推进城市休闲文化的发展。本文以新城市主义的观点,探讨人性化的城市休闲空间,寻求休闲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平衡发展以使城市居民在休闲中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通过多方面影响着城市街区空间人群的公共健康。在特定环境下,不良微气候环境会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健康威胁,城市空间构成要素对街区微气候能够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通过探索气候变化视角下的城市街区空间构成要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提出以空间使用主体为基础的设计思路,进一步对城市街区空间影响气候变化与公共健康的设计要素进行优化,为城市街区更新实践及理论提供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系统全要素协同的理念,依次从构建原则、构建过程和协调保障机制三方面对基于协同理论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开展研究,构建了基于协同理论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为公共文化机构开展有效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可识别性和地域性危机正步步逼近。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文化的缩影,是城市风格定位的重要表现。城市公共空间为人的交往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怎么建设具有可识别性和有特色的公共空间是一项值得深思的课题。解读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因素,探索城市与人的依赖关系,寻找独特的城市文化属性,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识别性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傅曦 《科协论坛》2007,(1):175-176
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在当代社会物质基础和社会理性之上产生的一种公共文化实践和文化理想。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要思考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文化的内在关联,在深层次上把握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空间是维持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对城市公共空间批评是对城市生活的重新认识梳理,是对空间的强化理解,是对批评对象理性、自觉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空间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本文就上海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为例从建筑批评学的功能、社会、形式、文化的角度评述城市公共空间对人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是城市精神生活的象征。广场空间为人们提供休息与交往的空间,它对于增进交往,丰富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重视功能分区、经济效益与形式主义的设计方法,忽视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之需,造成了一些城市广场发展过程中人性的失落。如何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具体落实到城市广场中去,在城市广场空间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本文做了些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大力量支撑,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立足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而进行的服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传统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教育职能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论证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创新性服务研究的必要性,分析论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馆职能定位,明确构建图书馆传统文化创新性服务研究体系的重要性,并对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创新性服务研究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最后提出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域下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创新服务研究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家妍 《百科知识》2021,(33):22-23
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使用及观景体验,传统的景观设计多以健全人群的需求为主,忽略了弱势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弱势群体正在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特殊人群而言,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无障碍设计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无障碍,忽视了特殊人群的心理需求与观景体验.以弱势群体的观景体验为目的,对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进行优化提升,能够丰富弱势群体日常生活,帮助他们摆脱自卑感,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它在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将城市的历史传统、城市标志、文化积淀、市民风范、生态环境等要素塑造成可以感受的表象.并以武汉城市公共导识系统设计为重点来解读武汉城市视觉信息和城市设计.通过武汉城市公共导识系统设计来解析并建立起武汉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应用体系,为武汉城市建设的发展、提升武汉城市形象、创建武汉文明城市和"两型"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余小荔  廖先琼 《金秋科苑》2010,(24):223-223
本文以景德镇市景观雕塑为例,论述在城市中雕塑是公共文化代言人。概述景德镇景观雕塑风貌,分析公共景观雕塑四个方面的功能:传承历史文明、定格记录当时思想、宣扬城市历史、代言城市理念,阐述景德镇的公共雕塑需要挖掘并记录景德镇历史、用雕塑表达城市精神,以完成传承城市文明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总要载体,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安徽休宁滨江公园设计将文化符号、规划学理论、生态学理论通过景观设计这个纽带有机的结合在-起,将三种理论符号,转化为本次规划设计的三项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政府基本职责之一,也是改善社会文化民生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多重性矛盾依旧突出,非均等化问题仍然严重,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科学化程度有待提高.而大数据理念与技术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衡创造了条件,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提供了依据,为追求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对此,应将大数据逻辑治理融于公共文化服务实践,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大数据库及其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机制与公共文化服务决策支持系统,以大数据助推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的方法,对丽水市的江滨公园为例,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分析了丽水市城市公共空间中文化元素的表达方式,并提出了文化元素应用的重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寒地城市及其气候特征,总结气候对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提出顺应寒地气候特征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征和持久生命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7.
王锰  陈雅  郑建明 《现代情报》2018,38(4):12-19
当前针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及其关键要素的研究并不多见。文章着眼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借鉴。文章引入协同学理论,分析其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适用性,提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模型,并利用调研数据验证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模型。文章认为作为要素的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信息内容相互作用可形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信息主体的社会主体不仅直接作用于服务内容,其还通过影响保障环境影响服务内容。研究表明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社会主体、保障环境、服务内容三者相互作用能更好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布局。  相似文献   

18.
范传虎 《科技风》2012,(18):168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艺术设计的队伍中,公共艺术设计是完全可以将城市的历史与城市的文化以艺术设计的手法完美结合的,他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城市公共设计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及视觉表达载体,对体现和表达城市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使城市显得生机勃勃,只有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文化在公共设计中的运用,城市才会强大。  相似文献   

19.
在定义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传播要素的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公共图书馆是城市的文脉传承中心、社会教育和融合中心、知识服务中心;提出公共图书馆可以从服务城市文化的开发、引导与融合、人口素质的提升、城市文创活动的开展和文创产业的发展、公共服务水平的展示与提升诸方面入手,服务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宗旨在于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公共性与服务性问题有效解决,在公共管理愈加普遍的今天,如何站在公共管理视角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青海省如何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开展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