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鲤榕 《考试周刊》2008,(12):208-209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画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让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这是值得我们每位美术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绘画是表达美好愿望的语言和符号,要想让幼儿掌握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首先让幼儿对绘画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巨大动力,因为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愿望。如果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得到满足延缓,就能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力,无疑会为孩子认识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绘画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也是老师设计美术教学所要围绕的中心,孩子们都喜欢画画,爱画画是幼儿的天性,但是对绘画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呢?一、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绘画兴趣  相似文献   

3.
绘画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这是值得我们每位美术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是指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高中生独特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和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学习好奇心。"体验式"教学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  相似文献   

5.
《华章》2007,(11)
绘画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让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这是值得每位美术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绘画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 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这一过 程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利用绘 画的魅力,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 兴趣,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这 是值得我们每位幼儿教师研究和 探讨的一个课题。下面,结合本 人教学实践,浅淡几点体会和认 识。 一、适时利用好奇,激发幼儿 兴趣作画根据幼儿好奇、好胜的心理 特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失 时机地诱发幼儿的兴趣作画,会 有良好的效果。 有一次美术课上《画瓶子和 罐子》,我为了进一步调动幼儿积 …  相似文献   

7.
绘画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这是值得我们每位美术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一、适时利用好奇,激趣乐画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绘画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我给绘画兴趣小组出了这样一题《树干也能变漂亮》,同学们一看题目就乐了,树干有什么好画的,只要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画几道线不就得了吗?可是,树…  相似文献   

8.
<正>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提高学习兴趣。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拙见。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学的过程是生成学生审美素养的过程。如何将学生的内心感受用绘画的形式去表现出来,这就在于如何在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形象思维一般是指用自己的独特观察力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形象思维。下面就我在几年来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形象思维启发教学谈几点体会。一、培养学生快乐心境,生成兴趣与好奇心,激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量,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对事物或活动生发了好奇心,他们更愿意集中精力,乐此不疲地深入其中.所以,莱辛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但是有时候,学生的兴趣只是暂时的,当好奇心消失,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随之退去了.为此,教师应该将教学目光放长远,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一、结合词汇的音、形、意,探持久兴趣之养成 词汇是形成英语语言的一个元素,也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和突破口.教师经常为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百般思索,试图让学生拥有对英语学习持久的兴趣.于是,唱歌、游戏、绘画等一系列新颖、有意思的英语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展开,学生在笑声和兴奋中度过.但这只是暂时性的,学生的好奇心一过,就会表现出对英语学习的厌倦.而培养学生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记忆力比较强的时期多掌握一些英语词汇,这对他们今后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实现幼儿绘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小班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对色彩反应敏锐等特点,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的最佳时期。本人经过实践探索,发现以"激趣"为突破口,以"添趣"为生长点,以"护趣"为稳定剂,是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的有效策略。一、以"绘画语言"激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绘画内容主要以单一线条、简单图形和块面涂色为主。怎样使简单内容的活动变得鲜活而灵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常看到一些很喜欢画画的幼儿,在作画时会不自觉地"自言自语",甚至"手舞足蹈",如果我们多为幼儿创设"绘画语言",或许能对激发孩子绘画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儿歌语言明方法。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看似  相似文献   

12.
一、情境创设策略创造性教学过程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情感、个性等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过程。营造一个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共同学习探究的民主、和谐乃至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具有广泛持久的兴趣和寻根究底的好奇心而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结合教学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引发探索求新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宋庆梅 《考试周刊》2014,(21):24-24
<正>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提高学习兴趣。我现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见解。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14.
郝卓 《黑河教育》2014,(6):36-36
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一、明确目的培养学习兴趣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即使有好的学习方法,也无济于事,自然也就学不好语文。因此,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利用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好奇心很重要,有了好奇心才敢于提出问题。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心则是知识的萌芽。"教育心理学  相似文献   

15.
唐菊仙 《贵州教育》2009,(24):37-37
一、挖掘学习好奇心。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极强,这是他们年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学生兴趣源头,会在语文教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来,我一直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即兴教学法”突破了作文起蒙教学这一难关。比如在二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给学生上课,突然发观一部分学生仰望着教室的天花板在指指点点,  相似文献   

16.
徐雁 《语文天地》2015,(10):77-78
现在有很多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他们跋涉在书山题海,穿梭于种种考试,苦不堪言,最后却往往与语文"相看两厌",甚至"分道扬镳"。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变"苦学"为"乐学",自觉自愿地学习,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的关键。一、以奇激趣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是兴趣的起点。一个人的兴趣源于好奇,且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渴望去探索,需要去发现;一旦失  相似文献   

17.
李晨 《考试周刊》2013,(96):179-179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是学生今后坚持学习绘画的关键,是促使每一个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关键。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的关键环节。作者以"如何在中专绘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话题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美术活动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虽然美术活动是小班幼儿较为喜欢的一项活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常出现"不愿动、不敢动"的现象,这大大影响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那么怎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小班幼儿绘画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快乐地学画呢?一、加入游戏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并尊重幼儿的绘画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  相似文献   

19.
一、巧设悬念,创设情境每个孩子,都有着强烈好奇心,而好奇心正是学生肯深入思索事物奥秘的动力,也是培养追根究底精神的催化剂。因为学生只有在强烈好奇心的催动下,才能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主地参与学习,激发创新兴趣。作为老师,如果能够在课堂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来,无疑是给课堂教学加了催化剂,对于这节课的教学非常重要。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逐渐与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画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让教师依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