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多年教学训练实践和我国女子花样滑冰现状,讨论我国女子运动员体质量 对技术水平提高的影响和体质量控制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2.
孙毅  黄丽坤  赵金平 《冰雪运动》2004,(3):21-21,40
根据多年教学训练实践和我国女子花样滑冰现状,讨论我国女子运动员体质量对技术水平提高的影响和体质量控制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等人制定并经我国修订"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简称STAI)为测试工具,对参加2003年"波斯登·雪中飞"杯全国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的赛前焦虑状态与成绩进行相关比较分析,旨在探讨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教练员培养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控制好其赛前焦虑状态水平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焦虑状态与成绩呈负相关趋势,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好成绩的取得有赖于低焦虑水平.女子单人滑运动员焦虑状态与成绩呈正相关趋势,但焦虑水平分值并不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阐述花样滑冰比赛时运动员跳跃高难度动作的心理状态及心理训练的作用,提出花样滑冰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为花样滑冰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以及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提供借鉴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花样滑冰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训练实践,对花样滑冰运动员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阐述花样滑冰运动员身体训练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身体训练方法,以期为花样滑冰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的运动训练过程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谈花样滑冰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的厌倦情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照和  王海 《冰雪运动》2004,(9):6-6,26
对高水平花样滑冰运动员来说,提高心理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调查,花样滑冰高水平运动员的不良心理情绪应首属"厌倦".对"厌倦"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旨在提高花样滑冰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炜  唐一丹 《冰雪运动》2011,33(6):20-24
舞蹈的表现和表演能力日益成为限制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舞蹈表现能力和表演能力是目前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花样滑冰运动员舞蹈技能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舞蹈技能是花样滑冰运动员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其包括芭蕾舞、国际标准舞、现代舞和民族舞等4种表现形式.提出花样滑冰运动员舞蹈技能的培养应从音乐素质、舞蹈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等3个方面入手,为花样滑冰竞技训练水平的提高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谈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柔韧性训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归纳总结出花样滑冰运动员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和训练的具体方法、手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指导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柔韧性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花样滑冰运动是综合性很强的竞技体育运动,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结合教学工作实践等方法,分析花样滑冰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指出花样滑冰运动员需要具备运用器材的能力,良好的体能、较高的技能和舞蹈艺术表现能力,较好的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等基本能力。提出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舞蹈艺术表现能力也是一种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0.
郭静璐  孙岩 《冰雪运动》2011,33(3):15-17
花样滑冰运动的特点决定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各项素质要全面均衡。近年来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梯队建设问题凸显,而运动选材是梯队建设的重要一环。从遗传因素、年龄、体型、基本素质、运动生理生化指标、心理特点等方面对单人花样滑冰女子运动员的选材进行探讨,提出整体稳定性、核心区稳定性、跨高稳定性、跨远稳定性、跳跃稳定性、落地稳定性、左右区发展平衡性、静力平衡性等核心区功能评价手段,旨为花样滑冰教练员提供选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