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挫折教育指的是教育者通过挫折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施教,以达到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增强心理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小学生耐挫能力尤为关键.本文以笔者所在工作单位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学生耐挫折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学生对挫折的体验、对挫折的应对等角度进行分析,考察学生因成绩、年龄等因素的差异,挫折意识的形成与应对挫折的差异性.通过试验设计出适合不同学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研究性问题,并总结其中规律,以提高学生耐挫折心理能力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出走,因受老师批评而患精神分裂症,因父母管教过严而自杀,因小事与同学大打出手之类的案例常见于报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他们挫折的承受力这样低?怎样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已刻不容缓,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周颖 《辽宁教育》2008,(9):13-14
挫折,是一个人的行为在实现预设目标的过程中。因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所遇到的失败、失利和阻碍。与此同时,行为个体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并伴随出现不安、失意等不良情绪反映。初中学生常见的挫折包括:①学习挫折。一些学生学习期望值很高,平时学习也很努力,但由于学习效果不佳或一两次考试偶尔失败。便丧失了学习自信心。②交往挫折。一些学生希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德名 《教师》2012,(28):121-121
[活动构思]人为了满足需要而采取的行为不顺利,或目标不能实现,就是挫折。因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叫挫折感,其表现为遗憾、失望、后悔、沮丧、焦虑和绝望等情绪状态。因此,帮助初中生正确面对挫折,就成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的这类问题,我选择了《怎样面对挫折》作为本活动课的主题内容。[活动目标]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挫折,并理解怎样正确对待挫折,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战胜挫折的方法。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面对人生中的失败和困境,永远微笑着看世界。  相似文献   

5.
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实现某种目标过程中,因受到阻碍和干扰而导致目标不能实现时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学生离家出走、跳楼、服毒自杀、杀害亲人、抢劫盗窃等经常见诸报端的事件,其中很多都是没有正确对待挫折所造成的,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就是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从挫折中站起来,冷静对待,从而战胜困难,积极面对人生,善待生活的一种教育。那么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呢?笔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处于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因身心发育不够成熟,遇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蕴含着大量挫折教育的内容,这就为强化挫折教育提供了教材资源。文章从挫折教育概念谈起,探讨强化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当前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挫折类型,最后依据教材资源对七年级学生遇到的挫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陈明强 《考试周刊》2012,(73):127+31-127,31
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耐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从正确认识挫折、挫折的原因、提高耐挫折能力等入手,分析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积极性,探讨如何利用体育教学优势,提高学生耐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抗挫折心理能力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有效途径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知层面: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挫折,认识自己,培养正确的旧因方式。情绪层面:使青少年获得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升华等方法,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意志层面:树立远大理想,激发道德情感;树立光辉榜样,提高锻炼意志的自觉性;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意志品质;应用角色扮演,获取应用意志品质战胜挫折的技巧。帮助青少年勇敢面对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  相似文献   

9.
挫折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论文探讨了独立学院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如学习上的挫折、人际交往上的挫折、就业挫折、经济挫折和人格完善挫折等。针对以上挫折提出了相应的挫折应对策略,具体包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挫折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调整自身抱负水平、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宣泄方法以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等。期望通过这些策略能使大学生耐挫力获得提高,使其心理品质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0.
苏南地区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均承受很大压力,出现受挫心理。须了解职业学校学生受挫折现状,分析学生产生挫折心理原因,采用相应措施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耐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1.
柳炳祥  耿健 《黑河教育》2012,(10):54-55
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受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其中,因就业挫折、网络成瘾、恋爱挫折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不良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学生自残自伤或伤害他人的案件比例呈现梯度上升态势.因此,为了更好的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适时的在高校普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吕淑华  王晶 《文教资料》2009,(21):196-197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发生变化,学习、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但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降低了,抗挫折能力也很差.现在的大学生中,因家境贫困、恋爱受挫、学习成绩不佳等各种原因而出现心理障碍现象屡见不鲜.挫折的普遍性及大学生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从大学生遭遇的挫折的引发原因和表现入手,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如何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从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中学生因缺乏抵抗挫折能力而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甚至引发自杀的事件时有报道。一次次血的教训让社会震惊,同时也引发了对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在这里我们想看一看其他国家是如何教育学生在艰难和挫折中学习生存的。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龄、认知及社会阅历等限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本文根据高职学生遇到挫折后产生挫折心理的各种表现,分析了挫折心理的形成的原因,结合挫折教育现状,提出了矫治高职学生挫折心理的策略,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提高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政 《考试周刊》2014,(48):181-181
<正>耐挫力又叫挫折的耐受能力,指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遭遇挫折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行动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具体做法如下。一、中学生受挫心理主要表现及原因一是因家庭变故而丧失信心,轻则精神变异,重则丧生。一位女生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好,待人真诚、热情,但从未经历  相似文献   

16.
高职学生挫折后会产生诸如攻击性行为、冷漠心理、焦虑不安、幻想否定、倒退行为甚至是自杀等的消极心理反应,构建挫折心理预防体系、心理挫折信息反馈体系、挫折心理干预工作体系、适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干预网络体系,才能更好地对高职学生挫折心理进行有效地干预。  相似文献   

17.
当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干扰而不能克服,从而导致学生因无法顺利完成各项学习目标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挫折心理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及表现,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疏导自己的挫折心理,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向上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8.
挫折心理是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严重的挫折心理对小学生的的人格和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伴随着学生的挫折心理会产生一些消极的行为和表现,小学生的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身学习、自我评价、人际关系、意外刺激、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因此,解决学生的挫折心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对高职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育人理念,有利于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素质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抗挫折能力较弱,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与专项教育也不够全面、系统。鉴于此,要积极开展高职学生挫折教育并有意识加以引导,尊重学生自身特点,遵循教育基本原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不同的高职学生群体、校园文化建设及教师队伍挫折教育意识培训等方面入手,深入探究高职学生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挫折心理是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严重的挫折心理对小学生的的人格和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伴随着学生的挫折心理会产生一些消极的行为和表现,小学生的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身学习、自我评价、人际关系、意外刺激、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因此,解决学生的挫折心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