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文化诗学是20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文论界兴起并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一种文论模式和批评方法,近年来,文化诗学研究在国内外文论界日渐形成学术高潮.文化诗学作为我国当代文论的一种理论创新形态,是对我国新时期以来的审美诗学与文化研究的双重整合,显示出学术开拓性、前沿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受到我国当代文论和批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沟通与理解已成为世界各民族之间最为现实也最为急迫的“交往理性”,让各民族文化和思想大师在纵深处切实对话、彼此照亮,便成为了新世纪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钟华教授的专著《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从逍遥游到林中路》),便是文化交往时代适时而发、应运而生的比较诗学研究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与《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主办的“21世纪中国文论和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我校举行。来自海内外的70余位专家聚集一堂,研讨中国文论与当代和谐文化建设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收到相关学术论文近50篇。  相似文献   

4.
《礼记》对于全面准确把握战国至秦汉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儒家诗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礼记》诗学研究日渐受到学界的重视。人们对于《礼记》的研究要么采取一种纯粹的伦理视域,要么进行的是片断性的诗学分析,而很少有人从文化诗学的角度对之加以全面把握。要想全面准确把握《札记》所体现的战国至秦汉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儒家思想,就应该援引一种文化诗学的视域,把《礼记》作为一个系统文本予以整体探究,以一种宏观的诗性视角敞开《礼记》所包蕴的儒家早期伦理世界,而非断章取义,纠缠于单一的伦理或者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5.
2006年11月11日,参加“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传承”学术研讨会的部分专家,在安庆师范学院就丁放教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的长篇论文《唐玄宗与盛唐诗坛———以其崇尚道家与道教为中心》进行学术研讨。安庆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青松教授,吉林大学沈文凡教授,  相似文献   

6.
徐州师范大学徐放鸣教授的学术新著《审美文化与形象诗学》,日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论著既是作者多年来在学术研究上不断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求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境界而获得的深刻而丰富的人生体验,又是解放思想、面向世界,与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对话,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诗学的发展中,文化视野和意识形态分析互相交错,使马克思主义诗学成为一种文化战略诗学。在肯定文艺研究的独特性基础上,坚持文艺研究的文化视野对于沟通我们的传统诗学与马克思主义诗学以及西方当代诗学潮流,使诗学理论切合文学当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23(5):F0003-F0003
赵国乾,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文艺学硕士。赵国乾教授长期致力于现代美育理论、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先后承担了《道家文化与中国诗学精神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颢。出版了《美育概论》、《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国传统美学》等著作,发表了《道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兴与中国诗学精神》、《畅神说与中国美学精神》等系列论文。多年来,赵国乾教授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他教书育人,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悉…  相似文献   

9.
随着始于20世纪初的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国古典诗学在借鉴西方诗学理论的文化背景中得以成长壮大,而新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和复归则又使我国的古典诗学研究逐渐走上日益关注本民族文化特色之路。在此学术语境中,刘怀荣先生的《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继承了传统诗学研究的成就,并在概念理解、体系设置、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以赋、比、兴所代表的我国古典诗学体系作出了富有新意的阐述,这无疑标志了我国传统诗学研究在当前的新开拓,更为后来者指明了我国诗学乃至传统文化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是楚雄师范学院主办、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月刊。每年出版12期,每月月末出版,112页。开设的主要栏目有"中国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汉语诗学研究"、"民族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征稿启事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是楚雄师范学院主办、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月刊。每年出版12期,每月月末出版,112页。开设的主要栏目有"中国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汉语诗学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政治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是楚雄师范学院主办、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月刊。每年出版12期,每月月末出版,112页。开设的主要栏目有"中国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汉语诗学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政治理论研究"、"教  相似文献   

13.
《中文自学指导》2003,(1):28-28
程正民在其发表于《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的文章《文化诗学——钟敬文和巴赫金的对话》中认为,巴赫金和钟敬文都对建立文化诗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巴赫金对文学与文化、文艺学与文化史关系的思考不是从某  相似文献   

14.
王成军新近出版的《中西传记诗学研究》(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1),是中国近年来传记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著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是楚雄师范学院主办、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月刊。每年出版12期,每月月末出版,112页。开设的主要栏目有"中国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汉语诗学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政治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沈曾植诗学的学术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诗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今人用现代分化独立的纯文学理论去理解它 ,往往失其真相。中国诗学的学术文化性格 ,同光体诗家沈曾植 ,或可谓知之最深。深入分析沈氏对于诗史嬗变与学术文化的关联 ,诗境创造与玄理儒佛 ,诗风“三关”等方面的种种认识 ,将有助于了解华夏学术的内在理路 ,重建诗学的文化认知 ,并丰富 2 0世纪中国诗学的总图景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是楚雄师范学院主办、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月刊。每年出版12期,每月月末出版,112页。开设的主要栏目有"中国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汉语诗学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政治理论研究"、"教  相似文献   

18.
由安徽师大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与《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举办的“21世纪中国文论和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安徽芜湖召开。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70余位学者围绕“中国文论和当代和谐文化建设”这一中心,就以下三个问题进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是楚雄师范学院主办、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月刊。每年出版12期,每月月末出版,112页。开设的主要栏目有"中国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汉语诗学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政治理论研究"、"教育理论研  相似文献   

20.
《诗品平议》是陈衍专论钟嵘《诗品》的作。陈衍对于《诗品》以批驳为主,眼光挑剔。究其原因,陈衍是在以“学人之诗”思想衡评“诗人之诗”之论。《诗品平议》是陈衍“学人之诗”诗学思想的一次评论实践,浸染了清末学术风气,也体现了陈衍自己的诗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