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仁建 《内江科技》2012,(12):204+201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目标要求,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在传统的"讲解法"、"吟诵法"、"自主探究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从教师的带头"玩",到学生的模仿"玩",再到生活中"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1,(6):2
广西北洋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的生活垃圾制肥新技术,较垃圾填埋法、焚烧发电以及堆肥法处理生活垃圾,具有明显优势:实现垃圾资源全部利用,符合资  相似文献   

3.
杨峥 《科教文汇》2011,(19):85-87
霍尔顿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本文利用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对其进行了全新的精神分析研究,指出霍尔顿早期心理创伤的根源在于弟弟艾里的死使其过早地失去了一个"足够好的照顾者",并且在寄宿学校的生活又使其失去了一个"促进性环境",从而使他的自体发展出现了障碍。而最后回到妹妹菲比的身边,他又找回了他的"足够好的照顾者"和他的"促进性环境",妹妹菲比充当了分析师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文化多样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就业问题是当今三个重大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实现经济的"有机增长"的前提下,可以较好地解决文化多样性和就业问题。文化的交流能够增加文化的"社会内的多样性",社会内的文化多样性增加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多样性的选择机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多样化的选择必然要求实现相互依赖的经济的"有机增长",经济"有机增长"能够充分运用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采用适宜技术,实现最大可能的就业,并促进文化的"社会间的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府工作报告》重视农业 《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中提出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中的第三个方面的工作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紧跟在"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之后。  相似文献   

6.
正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垃圾填埋和焚烧都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从源头实现垃圾分类及垃圾减量处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生活垃圾成分分析城市垃圾的组成比较复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厨余垃圾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城市供气以及清洁化能源的使用使生活垃圾成分中煤灰、渣土的比例明显减少。以长沙生活垃圾成分为例,环卫科技网《长沙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发展经验交流》的数据显示,厨余垃圾占比高达66.69%,生活垃圾含水率约为35%至50%,热值范围为4300 KJ/KG至6430 KJ/KG。总体表现为厨余垃圾比重大,含水率高,热值较低。  相似文献   

7.
李艳秋 《金秋科苑》2010,(6):270-270
真情实感相比较,新《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问题是这种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之作,我们所能看到的寥若晨星。 学生们这样那样的"缺失",追究起来,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是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过多地强化了价值判断上的"一统",第二,是教师对作文的"冷情批阅"导致了学生作文的"记忆创伤"。第三,集中体现娱乐功能的大众文化以其不挡之势侵袭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11,(5):53-53
内容: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带着对大自然的疑惑写下了《天问》,而庄子把大自然描述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古人关注"天地"、"四时"、"万物"的空间、时间的相互关联。大自然的结构、规律和关联是客观存在的。《天问:谁驱使了气候变化?》的目的是通过"天地之美","四时之法"和"万物之理",认识气候变化,探索驱动原因。  相似文献   

9.
杜云汉 《金秋科苑》2010,(23):112-123
"世界历"有十二月和十三月两种,一年364日都是具有很好科学规律的历法。但是它们都把年余(1.2422)日作为国际性节日称"空日",实际上把星期增加为8日,破坏了七日星期制的规律,因此在1956年它被联合国"无限期阁置"至今,针对"空日"问题,本人提出了两种解决年余问题方法的建议。方法之一是把年余以6~5年闰七日一周称为"闰周法",并对此方法是否符合天体运行的规律进行了论证,对闰年编制和闰年年份的简易确定方法进行了设计。方法之二是把年终日或闰日自成星期连续转动,星期几是"年余日"自己连接,6~5年积七日为一周称"积周法";依闰法不同,有3种法则:①四百年97闰法有"400年积71周法",128年31闰法有:②"896年积159周法",③"28年积5周法"。把"闰周法"和"积周法"年余的年、月、日、星期都列入日序,消除了实际上8日星期的问题;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恰好相反:"闰周法"优点是年余日与一年的星期几是连续的,是完全符合与一年连续七日循环星期制的,缺点是历年与回归年不是每年基本一致,而是闰年之后才基本一致;"积周法"的优点是历年与回归年每年基本一致,缺点是它的星期几是年余日自己连接,而与一年的星期几是不连续的。依照年余问题的解决方法,确定了"世界历"修改建议的方案,供选用;依"世界历"年余的解决方法的特点予以选用建议;对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事件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要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并在46个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所谓强制,隐含的意思就是界定了垃圾分类的责任,明确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产生者,要对这些垃圾负责,否则就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但根据国内的现实情况,估计短时间内可能还是会将强制性手段与激励性措施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教师应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籍.被尊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在其名著《十力语要》中说:"大哉孔子《周易》也;人天大典,镇国之宝."  相似文献   

13.
苏婷 《科教文汇》2012,(14):60-61
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提出"俄罗斯心灵"这一概念,认为"俄罗斯心灵的原始象征是没有界限的平面",通过本体"我"对他人的关爱,实现道德上的自我提升。作者认为《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对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塑造,深刻地诠释了根植于"我们"中"我"存在的客观实在性。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是否可以代表"俄罗斯心灵"全部的内涵和外延?二者究竟有多少重合之处?本文将就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白痴》等代表作,从宗教内涵及与唯美主义、人本主义关系进行探讨,充分挖掘其作品中对"俄罗斯心灵"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张闽敏 《科教文汇》2011,(23):56-57
《修竹篇序》是陈子昂的诗歌理论纲要,也是唐诗革新的著名宣言。短序主张"兴寄"和"风骨",一扫齐梁以来的宫廷形式主义文风。《登幽州台歌》、《感遇》三十八首等便是陈子昂践履自己诗歌理论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5.
黄庆华 《科教文汇》2012,(11):128-128,144
创造性叛逆的本质是"创造性",而"叛逆"只是翻译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客观背离。梁启超在翻译拜伦《哀希腊》时,基于当时救国存亡的背景和其政治家和思想启蒙家的身份再结合《哀希腊》其民族解放斗争的主题所做的"创造性叛逆",使这首诗在中国引发热潮并经久不衰,给当时的社会思想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严重,但同时它也是一种固体燃料。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简单介绍了四种现有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分别为生活垃圾焚烧法、生活垃圾热解法、生活垃圾气化法及RDF技术,为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和谐之家"建设应当放眼企业发展,突出"和谐"主题,赋予特色"文化",实现与时俱进。企业工会组织必须以其特殊的地位和魅力成为建设"和谐之家"的"领跑者",这对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和谐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静 《今日科苑》2009,(23):64-65
卖楼的、卖保险的、英文培训的甚至色情的……消费者几乎每天都面临垃圾短信的滋扰。针对垃圾短信屡禁不止的情况,相关部门终于再次出击。日前,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召开"垃圾短信相关管理政策会议",要求制订更加严格的短信管理政策来治理垃圾短信问题。  相似文献   

19.
焦丹丹 《科学中国人》2011,(8):58-63,82
对崔维成了解越深入,越觉得他不只是一位科学家那么简单。他视野开阔,总是把自己和团队的发展定位在国际前沿,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发展,甚至自己出资成立"叔同基金会",鼓励和支持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与知识的普及工作;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坚持"只占用自己最必须的生活资料",并说服和影响家人,始终保持着淡泊的心境和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在中国有多重要,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两会"中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能看出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三农",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农业部今年主要工作是"两个千方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