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目前,弱势群体的存在引发的大量社会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因素,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完善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一个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就会对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构成威胁,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构建弱势群体保护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试论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为弱势群体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爱弱势群体是维护社会稳定有序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那么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为弱势群体服务,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本文试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等教育中的弱势群体逐渐成为影响高校和谐发展的一大矛盾,通过对高等教育弱势群体成因、特点及负面影响分析,呼吁建立以体制和谐为根本,学校、政府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的高等教育弱势群体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燕  陈显久 《今日科苑》2007,(20):231-232
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对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社会稳定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客观分析我国当前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现状基础上,提出努力提高弱势群体的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法制化、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N G O)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作用,充分加强新闻媒体的利益表达作用等几项对策,从而使健全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冉鸿 《大众科技》2007,(9):167-16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等教育中的弱势群体逐渐成为影响高校和谐发展的一大矛盾,通过对高等教育弱势群体成因、特点及负面影响分析,呼吁建立以体制和谐为根本,学校、政府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的高等教育弱势群体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要结合自身特点,利用自身优势运用各种方式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做好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识经济到来和产业结构提升加快,关注弱势群体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做好弱势群体科普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弱势群体科学文化素养,是增强弱势群体生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将有力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文章以晋江科普工作为例,对当前弱势群体科学素养的困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几点弱势群体科学素养的提升途径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弱势群体为着眼点,以构建公民社会为历史时空背景,探究在此过程中弱势群体的权益诉求机制。结合近年来弱势群体维权实例进行分析,笔者提出弱势群体通过非政府组织、网络舆论、法律援助等权益诉求路径或机制,在实现弱势群体权益诉求的同时,对弱势群体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的培育和熏陶以及公民社会价值理念的弘扬以期为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包括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理想。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想;探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层次问题;探索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程尊华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3):110-111,119
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是任何一个崇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今天,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已被摆在日益突出的位置。农民工现状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应该而且必须得到保障,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景,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和难点问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邱丽华 《中国科技纵横》2011,(9):190-190,20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共图书馆必需发挥其特征职能,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为振兴贫困山区的经济服务作贡献,还要利用其自身的优势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越来越多农民成为失地农民,成为新的弱势群体。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本课题旨在针对城市化进程中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现状,分析目前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琳琳  陈强 《科协论坛》2007,(3):144-145
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和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主要涉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文化底蕴、存在问题及其基本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如何为我国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分析指出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并提出了相应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服务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成因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菲  彭松 《情报探索》2011,(12):110-113
总结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服务弱势群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进而探讨解决的对策。以便公共图书馆能更好地为弱势群体服务,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就业困难生是指那些由于在自身能力、素质、身体或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而导致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是一个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的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困难生问题是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理政思路的根本战略观念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必须搞清楚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经济机制,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和价值判断;但市场经济不会自发地达到公平与社会和谐,其带来的不和谐现象又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加以补益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李科 《科教文汇》2010,(2):164-165
"就业困难生"是指那些由于在自身能力、素质、身体或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而导致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是一个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的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困难生"问题是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