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牟其林 《大观周刊》2010,(41):147-147,141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是以传授运动技能、技术为主,一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主,因而形成了“技能教学思想”与“体质教学思想”的对峙,继而又出现了“竞技体育”、“主动体育”、“快乐体育”、“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等教学思想。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身体发育规律.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思想应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大学体育课应从传授竞技技术向健身活动和发展身体素质的方向发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张新吾 《大观周刊》2013,(12):96-96
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受科技力量及商业化、职业化的因素影响,当代竞技体育不断出现兴备剂的服用、假球、黑哨等行为,这些行为违背了“公平、公正、公开”及“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因此誉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当代竞技体育的扭曲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回归体育本真的相关对策,使竞技体育向更高、更远迈进  相似文献   

3.
李四新 《新闻前哨》2000,(10):39-40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历来被看作报纸“边角余料”的体育事业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产业。人们对体育的关注热情空前高涨,这就为媒体的体育报道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于是一大批以“体育商城”、“体育市场”、“体坛纵横”、“体育波”、“竞技舞台”、“角逐场”等命名的体育周刊兴办起来了。虽然不单独发售,但已逐渐成为各报割舍不掉的“尾巴”,不少读者甚至就是冲着这条“尾巴”来订阅购买这份报纸的。 编辑体育周刊遇到的最大困惑在于:在处理综述性分析性的深度稿件的同时,如何强化时效性?从笔者的实践来看,这种矛盾并非不…  相似文献   

4.
《大观周刊》2012,(30):1-1
在上个世纪东西方冷战依然存在的那个年代,“体育是和平年代的战争”或许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必须指出的是,将体育——这里主要是指将竞技体育等同于“战争”,不啻是对体育与竞技体育本质属性的歪曲。为什么?因为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体育更多承载的是强身健体和增强一个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功能;而在今天,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其健身与“政治”功能之外,其经济功能与娱乐功能日渐看涨,比如说美国职业篮球,就很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冀宏 《大观周刊》2012,(12):216-216
由于“教学”与“训练”两词均有多层含义,所以我们必须首先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概念加以限定。“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者都是培养人的手段,都是培养体育人材,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且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是两者的最大共同点。但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给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加入了限定语,本质上体育教学属于学校体育范畴;运动训练定义中增加了“在教练员指导下,提高运动员”等内涵,本质上运动训练属于竞技体育范围内,这也就决定了两者本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李淑芬 《青年记者》2006,(14):80-81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在世界体坛上的出色表现,人们对体育新闻、体育信息的需求大大超过以往,刺激并催生体育报刊、体育广播、互联网、体育频道报道量的几何增长。尤其以体育专业杂志和电视体育频道为代表的体育媒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相对而言,目前体育依托最多的媒介仍然是电视。2003年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布的“中国体育和体育赞助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9成以上居民主要从电视媒体上获得体育信息从体育报纸、体育杂志、广播电台和互联网获取体育信息的比例均在5成以下。现代竞技体育和电视媒介的结合或“联姻”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成熟与发展。其中,电视体育广告是电视体育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电视体育广告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它是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旭敏 《新闻爱好者》2008,(11):144-145
“体育”是“舶来语”,可它在中国却源远流长。先人在劳动和战斗间隙将体育独立出来,使其作为一种文化被赋予游戏、竞技、强身和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何涛 《视听界》2011,(6):109-110
在竞技体育中,人们关注胜负,而比胜负更让人们瞩目的是体育竞赛中的明星——那些实力超群并且具有人格魅力的选手,总是特别吸引观众的眼球。这些体育明星因为自身的曝光率:阳话题成为体育报道尤其是体育转播的主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9.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几乎把对体育的关注等同于对金牌的关注,把金牌当作强国的符号。于是,竞技体育成了各媒体体育新闻的热点、焦点,甚至是唯一的新闻点,精英体育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版面和时段。然而近几年,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大众体育报  相似文献   

10.
体育电影是电影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它以体育活动、训练与比赛为背景,通过对体育精神的诠释,让人体会到人们在追求竞技的同时,更是对自我的超越。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电影的阐述,分析我国体育电影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于芳  张婷 《大观周刊》2011,(22):69-69
新世纪现代体育的飞速发展和体育科学的日益繁荣.特别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现代竞技体育影响力的日益扩大.迫切需要体育各学科之间交叉、融会、综合发展。而“体育文学”的研究恰恰是一种综合性的考察与新的学科交叉点.一个既是“体育”的组成成分.又可以纳人“文学”领域有相对独立的“体育文学”领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被不断的赋予崭新的意义.从而成为人类重新认识“体育”与“文学”过程中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马安泉 《青年记者》2006,(16):44-44
近十余年来,我国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空间,以惊人速度迅猛“膨胀”。但是,对体育新闻的宣传报道,呈现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两极分化;而由此偏差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则给体育新闻工作者以深刻的教训。媒体应关注大众健身从体育运动的功能来看,它是由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组成。前者  相似文献   

13.
宋涛  吴振杰 《大观周刊》2011,(41):195-195
本文以高校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作为本次研究的出发点,探讨高校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相互影响的途径。文章以高校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作为促进两者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为促进两者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罗晋 《记者摇篮》2009,(2):12-13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我国竞技体育创造了新的辉煌。与此同时,我国媒体的体育报道可以说达到了,“空前”,也很可能是“绝后”的高度。在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及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所做的北京奥运会新闻宣传工作总结中明确提也:“奥运会赛时的新闻宣传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一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培养的回顾与分析,指出当代竞技体育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揭示其培养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竞技体育教练员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我国建国30年的体育制度的梳理,按照体育所划分的不同形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梳理不同体育形态的制度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不同体育形态的制度之间是如何通过互相影响和作用推动体育事业整体发展进程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体育职业化日益深入,竞技体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竞技体育的巨大影响力,进行竞技体育新闻报道时,应根据其特点,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竞技体育新闻报道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与如何规避.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实行“奥运增光计划”和“全民健身”的体育方针政策,近几届奥运会我国的奖牌数量的不断提升和广场、公园、专业健身场所健身人群的不断增加,这些数据和现象都表明我国无论是在竞技体育还是在全民健身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论是对国家政府和社会个体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9.
陈肖玥 《新闻世界》2009,(12):109-110
1909——1919这十年,是我国近代体育报刊发展的初期阶段,曾先后出现过8种体育刊物,1918年长沙的《体育周报》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受到五四新丈化运动“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致使该报虽以体育报道对象,但紧紧围绕体育是否有利于“人身”与“人生”的角度来展开研究,借此提出一种新的体育观。这种新体育观,既顺应了当时的社会潮流,也改变了人们的体育观念。由此,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周报》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并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体育新闻深度报道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在当今,体育竞技是和平时期的“世界大战”。的确,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随着大众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体育竞技中的健力美、竞技美、悲壮美,对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愈来愈表示出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热情。作为肩负大众传播媒体中介入的体育新闻记者,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及时、准确、深刻地反映赛场内外的这些新闻人物和事件,使不能亲眼目睹竞技现场的读者、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