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栾习芹 《科学中国》2007,(11):46-49
5月31日,诺贝尔奖获得者、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詹姆斯·沃森从美国贝勒医学院人类基因组测序中心和"454生命科学公司"负责人手中接过了装有他个人完整基因组图谱的数据盒,这是全球首份记录个人全部信息的"生命天书"记录着沃森本人基因组的所有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0年十大科学成就.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名列榜首。这十大成就是: 一、美国、英国等6国科学家合作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工作,基本上测定了人类基因组上的碱基序列。中国科学家承担了其中1%的测序任务。这一成就标志着人类在解读自身“生命之书”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3.
科学历程     
文西 《百科知识》2014,(3):20-20
正2001年2月12日——首次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2001年,由中、美、英、法、德、日6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6国先后参加人类基因组对23对染色体DNA大规模测序的国际合作,最终绘制了一张类似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人类基因组精确图谱。科学家经过初步解读,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包含3万多  相似文献   

4.
动态     
8月5日《Science》杂志内容精选研究人员用买来的现成设备和制剂,和比常规测序成本低得多的费用,测序了一个细菌的基因组。这个DNA测序技术是几个低成本测序方法之一,这些方法也许最终能使用低于1000美元的费用测量个人的人类基因组成为现实。这个方法每碱基对的测序成本约是传统方法的1/10,主要是因为设备便宜、小型化以及反应的“共享”。研究人员测序的是一个与已测出的大肠杆菌有明显遗传差异的大肠杆菌基因组,目的是为了研究遗传变异,这是不断增长的基因组“重新测序”趋势的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同时复制了上千个DNA片段,每个片段放…  相似文献   

5.
在上个世纪之交的1900年,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再发现成为自然科学发展史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现代遗传学的诞生。可以说遗传学的发展与20世纪是同步的。当人类步入了新千年时,在新的世纪之交,我们即将看到一个重大的科学突破——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阐明。这一突破也意味着遗传学乃至生物学新世纪的开始。在2000年的春天,人类基因组总DNA序列的90%将测完并公布于世,到2003年——发现DNA双螺旋模型50周年时,我们将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随着人类  相似文献   

6.
彭文 《百科知识》2007,(12S):17-17
美国科学家绘出了家猫的基因组草图,这一成果对寻找治疗某些人类疾病的新疗法可能会有所帮助。科学家初步完成了对一只4岁阿比西尼亚猫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的测定,这只名为“辛纳蒙”的猫的族系可追溯到瑞典。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家猫基因组与近两年绘成的人类、黑猩猩、鼠、狗和牛等哺乳动物基因组存在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白琴 《科教文汇》2005,(9):19-22
一、国际上基因检测的进展 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医疗实践 多国科学家经过1~3年的努力.已于2003年4月提前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目前,各国科学界正在加紧进行将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果应用于医疗实践的工作。在2003年为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600多位全球顶尖的科学家讨论后基因组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许多设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将人类基因组成果转化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8.
正1990年在美国科学家主导下,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启动,中国研究人员参与其中1%的任务,该计划到2003年基本结束,重点是对人的基因组测序,也就是让人能够"阅读"人类自身的基因组。今天,这种基因组测序也扩到多种生物,让人能对更多的动植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阅读。现在,美国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更为雄心勃勃的计划——编写和合成人的基因  相似文献   

9.
<正>在分子生物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基因测序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话题,因为人们的健康和疾病诊治需要基因测序。正式启动于1990年并初步完成于2005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曾耗资30亿美元,今天,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对一个人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只需要1000美元左右,时间只有一周左右。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进行精准医学计划后,个人基因组测序更是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但是,为什么要进行个人基因组测序以及这种测序有哪  相似文献   

10.
精准医疗包含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精准"是核心,基因测序是基础。基因测序是指通过测序设备对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进行的测定。基因测序为个体提供连续的基因大数据,结合大数据的存储和运算实现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根据BBCResearch的预测,2018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117亿美元,未来四年年复合增速将达21%,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增速将达20%以上,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全球基因测序领域的主要技术来源国和专利受理国均为中国和美国。从全球专利申请情况来看,有关基因测序的专利申请主要分布在C部、A部和G部,即关于DNA和蛋白质测序或检测的相关方法和设备的发明专利研发目前最为集中和热门。国外在中国的技术布局已经展开,美国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最多,其次为日本。国外主要申请人为美国人体基因组科学有限公司(Human Genome Sciences)和日本肿瘤疗法科学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基因测序领域的起步稍晚,浙江大学在基因测序领域的申请量位居第一,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申请数量紧随其后。目前国内在基因测序领域的研究仍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  相似文献   

11.
面对人类基因组,我们既是客体,也是主体,这种两重性将深刻影响人类自身.伴随着人类和其他一些生物种属(如模式生物等)基因组测序和作图的初步完成,以功能基因组为中心的探索已经大规模展开.结构和功能基因组学概念的提出,促使人们在全基因组的框架下,以全新的视角研究、认识和理解基因与基因组的生物学涵义及人类学的尊严.其中,人类基因组测序被称为这个时代最具突破性的科学事件.……  相似文献   

12.
正干细胞的发现是21世纪改变人类的一项重要成果,它的出现改变了许多疾病治疗的理念。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指出:"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持,也为我国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2017年,全国29个省同时出台相关干细胞行业的研发和临床治疗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青海科技》2014,(2):87-88
<正>一、发现人类基因组个体间差异人与人之间的DNA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差异。这是一个巨大的概念性飞跃,它将影响从医生如何治疗疾病到人类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保护个人隐私等各个方面。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生物学家便一直在绘制碱基上的小差异,即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些小差异成为近年来十余个研究项目的关键内容。在这些被称为广泛关联基因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数千名患病或无病个体的DNA进行了对比,以确定哪些小的基因差异会给人类带来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2003年9月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NHGRI)启动了DNA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ENCODE)计划以鉴定人类基因组的所有功能组分。其目的是寻求新一代DNA研究技术对人类基因调控序列在全基因组的水平上研究的应用。由于目前基因组研究中的重点——蛋白编码区仅占人类基因组中DNA的1.5%,全面了解基因组转录水平的调控成为系统生物学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23日说,他们已完成了牛的基因组测序工作,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生产质量更好的牛肉和牛奶。 在美国农业研究局和贝勒医学院的领导下,来自25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以海福特牛为样品牛,历经6年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工作。24日出版的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将刊登相关论文介绍这项成果。研究人员发现,牛至少有2.2万个基因,其中80%与人类共享。牛在遗传上与人类的相似性远远超过老鼠。这也意味着,牛可以替代实验鼠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DNA测序的革命性技术创新,具有同时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测序和一般的读长较短的功能。速度快、准确率高、成本低,实现了对物种基因组或转录组的深入研究。该文详细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种类和测序原理,以及各种测序平台的发展进程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田耕 《百科知识》2001,(12):11-12
“人类基因组科学”生物技术公司称,人类基因遗漏了50000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塞莱拉公司的果蝇基因测序与公立人类基因组公布的果蝇基因有一半的差异。塞莱拉公司也透露,他们正在研究人类基因组变体,不久将公布变体图谱以完善人类基因组图。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类基因组测序已进入第二阶段,将完全解析人类基因组30亿碱基对的顺序,使人类基因组整体排序的准确率提高到99.99%。到2003年,精确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将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9.
美国提出的“人类基因组作图和测序”的庞大计划,预计在本世纪末将完成其第一步目标,读出人基因组DNA(3×10~9碱基对)的全序列。下一步更为艰巨的任务是读懂基因组的工作语言——遗传语言的破译。人和动物基因组结构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其功能则需要在发育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基因组DNA荷载的遗传信息的特点是信息结构和物质结构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报告《促进跨学科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如烟 《中国软科学》2005,(10):154-156
数十年来,跨学科研究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很多“热门话题”都是跨学科的,纳米技术、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神经系统科学等比比皆是。同样,很多巨大的研究成就也是跨学科研究和合作的成果,如DNA结构的发现、磁共振成像、曼哈顿计划、眼科激光手术、雷达、人类基因组测序、“绿色革命”以及载人空间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