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任何事情不过是你自己跟自己叫板,跟别人叫板没有意思,跟自己叫板才有意思.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跟自己较劲的时候,那另一个自己总是比你高出那么一点,当你已经达到某个高度,那个和你较劲的自己又要比你现在高出一点,这样反反复复,生命就有了意义.心里总是有一些希望,一些梦想,它又总会走到现实的前面去,就好像人永远追不上自己的影子一样.对我来说,就是这样,我个性如此.我心中永远有一个战场,永远在给自己出题,然后自己去解,这已经是思维和行为的习惯了,所以做什么职业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当记者整整12个年头了。在这期间,有1篇作品获得1986年全国好新闻奖,两篇作品获得自治区好新闻奖,8篇作品获得《新疆日报》年度好新闻奖。回顾走过的这段路程,在好新闻的背后也常有苦恼和困惑。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即好新闻的三条边:苦恼+思索+突破。怎样才能想到、做到“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的”? 著名记者郭超人说过这样三句话:即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你想不到、做不到,就不能当记者;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你也能想到、做到,你能当记者,但可能是一般记者;唯有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你想到了,做到了,才可能当一个好记者。我始终把它奉为我做记者的座右铭。我自愧不是一个好记者,但总向往着郭超人所  相似文献   

3.
北京出版集团2002年就开始有阅读推广这个设想,2003年举办了第一届阅读活动,在当时,这样的推广还比较少,从此以后,集团每年会针对阅读设定一个主题,进行阅读推广.今年是第十一届,主题是"微时代的阅读". 阅读是一个特别宽泛的话题,如何将城市与阅读联系起来,我个人觉得,到欧洲一些城市都会看到那个城市的阅读风景,不管是在车上还是机场,那里的民众都是特别自然地拿出一本书来阅读;而在台湾,当你走进诚品就能感受到台湾人对阅读的热爱.当然,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无论进大学还是去图书馆,你会发现阅读是很普遍的,但从市民的角度或学生以外人群的角度来看阅读,我个人觉得北京还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廖亮  满方 《视听界》2004,(2):18-19
访者:以前你一直是做文艺类节目的,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活泼的,但这次的《环球新闻站》应该说还是比较严肃的, 你在主持风格上是有一个很大转变的,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比较关键的,或者说你自己付出努力最多的是在什么地方? 袁鸣:我觉得读书两年是最有帮助的,因为我读的就是这个专业,国际关系。为什么大家总觉得文艺节目主持人和新闻节目主持人完全是由两种材料造成?其实我觉得一个真正好的主持人,总是能够把自己身上的某种特质跟节目结合在一起,但结合得好与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好的主持人应该是有这种能力的。至于我自己,刚开始做谈话节目,然后做综艺,因为我年轻,当时从形象、状态各方面都比较合适;然后我再做像《飞越太平洋》这样的专题节目,1999年离开电视台  相似文献   

5.
微笑与文章“有人说你活得比别人累。你觉得呢?”“是吗?”詹国枢左眉微微扬了扬,略带川味儿地反问了这么一句,脸上泛着一种他所特有的微笑,几分憨厚,几分机敏,几分意味深长。他时常会这样微笑,连笑起来都好像是在做文童。他整个儿就是个文章迷。一说起做文章的事来,半点儿也不“内向”了,如同酒仙说起好酒般津津有味:“写作之乐,哎,那简直是一种享受!特别是当你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的时候,真觉得又欣慰又痛快……这种创造劳动,比春种秋收来得快得多,简直就是现种现收。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劳动!”  相似文献   

6.
问:我看过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写的一本书《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其中有一篇叫《唱出自己的风格来》,请你谈谈新闻报道怎样写出自己的风格? 答:我也看过这本书,从唱出风格到写出风格,隔行不隔理,有同感。做一个新闻记者,手中的这支笔,要有自己的特色。一个报社有几十、几百名记者,如果每个人都善做一样“风味名菜”,版面上就会是丰盛的“宴会”。所以说,当记者要培养自己的风格。问:怎样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呢? 答:我看有这样三点:  相似文献   

7.
问:什么原因让你开始创业的? 傅盛:我当时是因为一个我没有意料到的原因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我想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创业,但是我觉得我可以揣摩一下什么是创业. 问:什么事让你有了创业的勇气? 傅盛:我曾经做过一个项目,我们4个人一起在一张乒乓球台旁边开始自己的内部创业,从那时候开始我做的这款产品用户量从几千、几万到上亿,在这个过程中我每天晚上都反思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我每天都在想如何能让用户知道我的产品,我每天都在看用户的反馈.这样的经历让我相信只要做起来就会有机会,创业可以从非常小的点开始做.  相似文献   

8.
如今,当我想起青少年时代爱读的一些书时,就会下意识地审视起自己,想从身体的某一个部分发现自己是怎样被那些书塑造起来的。我相信,我的这个血肉之躯正是当年爱读的书一分一寸地逐渐塑造成型的。有些人说,好书就像一座花园;也有人说,好书是一个宝库。对于我来说,好书的好,在于它给我的是一个难以说得很具体,但又好像手可以摸得到、脚可以踏进去的无比广大深邃的世界。一旦进去了,你的呼吸,你的脉搏的跳动,你看事物的眼光,就渐渐地变了,在你笑的时候你觉得愉快,在  相似文献   

9.
对于怎样当好记者,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有几句精辟的论述:多数人能够想到、能够做到,你却想不到也做不到,你不能当记者;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你也能想到、能做到,你可以当记者,但那只是一般的记者;只有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却能想到、能做到,你才能当一个好记者。多年来为了当个好记者,我勤于实践,努力思考,虽无多大建树,却有相当  相似文献   

10.
皮卡丘,当我第一次在《宠物小精灵》这部动画片里看见你时,你的身影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你那可爱的外形,黄色的毛皮,闪亮的眼睛,长长的耳朵,红红的脸颊,形状像闪电般的尾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那软绵绵富有弹性的身体,生得那么小巧玲珑,让我总是觉得你身体里一定有什么神奇的液体。你有俏皮的声音。“皮卡丘,皮卡丘……”你总是爱对你的主人小智这样撒娇。高兴的时候,你的声音带着欢乐;难过的时候,你的声音又显得那么悲哀。有的时候,我的情绪低落,你的声音就会在我耳边回响,仿佛是鼓励,使我重新振作。皮卡丘,虽然您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可是我会永远喜欢你。可爱的皮卡丘$清丰县城关镇中学@郝铸  相似文献   

11.
听着,我儿: 在你睡着的时候,我要和你说一些话. 你在梦中的模样真是可爱极了:小小的手掌枕着红红的脸蛋儿,金色的卷发粘在微微出汗的额上.你在梦中甜甜地笑着……爸爸悄悄地坐在你的床前,凝视着你--几分钟前,爸爸一人在书房看报的时候,一阵懊悔的浪潮淹没了我,使我喘不过气来,带着愧疚的心,我来到你床边.爸爸想到了太多的事情.我儿,爸爸对你太粗暴了!太苛刻了!  相似文献   

12.
剪刀剪     
方伟 《档案天地》2009,(1):61-62
《圣经》上有这样一句话:要是有人打你的右脸.你把左脸也给他。我虽不是基督徒.但生活到现在,一些时候还真的是这么想、努力这么去做的。不过.前几天因为一伞剪刀的事情.倒也让我想起不少往事来,感受也是别样的了。  相似文献   

13.
正一天晚上下班在楼下的小店买东西,从店外进来一个小女孩,文文静静的,20岁左右,穿着一套西装,打着一条领带,还戴着一个笑脸牌,看到我穿的是皮鞋,便马上蹲了下来,也不容我考虑,挽起我的裤脚,帮我擦起了皮鞋,一边擦一边说:"哥,我是做鞋油销售的,我先帮你擦擦,你感觉一下,你觉得好,鞋油加光亮剂一共20元,你觉得不好,我给你鞠个躬,我谢谢你"。就在那一刹那,我惊呆了想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女孩会这  相似文献   

14.
<守望家园>的拍摄是很偶然的,开始策划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成熟的想法,也没有打算拍后来这么长,只是想做一期反映三北防护林建设的节目.但是,当我投入前期采访之后发现,在河北省北部的坝上地区,生活着那么多值得我尊敬的人,发生了那么多令人感动的事.所以后来我重新修改了拍摄计划,准备拍一个四集的系列,题目叫<守望家园>.  相似文献   

15.
假如我再从头当编辑,我决不会忘记做这样一件事:坚持不懈地积累资料。老编辑到了晚年,退居第二线,总想搞点研究,写点东西。可是到动笔的时候,有些同志手头缺少素材和原始资料,只好望笔兴叹了。这对从事编辑生涯几十年的老同志来说,不能不是一件憾事。因此,我想提醒年轻的同行,如果你立志当一名编辑,切莫忘记从头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我开始当编辑时,只知道埋头工作,忙于应  相似文献   

16.
一位朋友在看电视新闻时,对我说:“现在一些电影、电视剧是内容假、拍摄真,你看那烟火、死相。而一些电视新闻呢?是内容真,拍摄假。”乍一听,不禁纳闷,既然内容真,怎么会拍摄假呢?稍一想,原来,朋友所说的“拍摄假”,指的是观众对新闻的感觉失真。举个例子,前不久,一家市电视台播放了这样一条新闻:由市人大、政协等部门联合组成检查组对几个贸易市场突击抽查。但检查还未开始,电视台的录像  相似文献   

17.
31.什么也代替不了你在现场
  一个流行的电视剧曾经拍摄了一个明星在工作的场景,人家安排我做一个专访。现场应该是封闭的,但是一个朋友帮忙让我进去了。我亲眼目睹了拍摄中滑稽的错误。在中间休息的时候,我还碰巧看到这个明星,并趁机采访了他。身在现场给了我发表头条新闻的机会,而其他同行只能写一篇没有多少生活气息的一般报道。  相似文献   

18.
关于纪录片定义“我觉得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 ,那就是只要它不是虚构的 ,我们都可以当它是纪录片。”访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自己是在做纪录片的 ,你创作纪录片是出自于一种艺术的直觉吗 ?你所理解的纪录片又是什么样的呢 ?谈 :刚开始 ,对纪录片的内涵是什么 ,是没有认识 ,因为那时没有相关的理论书籍可读 ,没什么片子可看 ,基本上是说凭直觉创作。我拍纪录片受吴文光的影响比较大 ,1990年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工作。他 1988年的时候来北京 ,当时在中央台海外中心拍一个系列片《中国人》。我觉得这也是第一次有人开始关注个体 ,关注平…  相似文献   

19.
户口.择校费,房子……都只是浮云.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一个理由.然后和爱的人“我要带你到处去飞翔.走遍世界各地去观赏”。  相似文献   

20.
辰目 《传媒》2015,(16)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在政府工作的老乡朋友找到我说,要拍摄一部以《大国钢铁》为片名的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希望我参与其中一些剧本的讨论和修改工作,以为我的知识面比较宽、视野比较开阔.乍一听,觉得和我所从事的新闻出版行当有较大的距离,仔细一想,不是也有“隔行不隔理”的说法吗,兴许能为纪录片的拍摄做些事情呢,或许也能从中得到一些不曾有的教益呢.于是,就答应下来.光答应下来还不算,我还拉着我的中央党校中青班同学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同志一块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