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发展走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受众群.荆楚网在新三板挂牌了,这个是在国内的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当中敢为人先的好开端.湖北日报的电子阅报栏也成了规模,微视频等等都有很好的进展,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我觉得完全可以评判目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新媒体方面取得了很积极的进展,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张凯茜  韩鸿 《青年记者》2016,(17):90-91
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地处偏远的康巴藏区新闻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势不可挡的媒体融合发展新形势,甘孜日报社在2014年创建了全州首个新媒体编辑部,创立州内第一家手机报、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户外电子屏,形成“两报一微一端一屏”的新媒体格局.然而,尽管报社的新媒体发展速度已经走在全州前列,但甘孜日报仍缺少强有力的新媒体宣传平台,在康巴地区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产品,报社在媒介融合的实践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3.
关于网络社区是否属于媒体的问题,社会上有一些讨论.在天涯社区内部,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我们有强大的影响力,有优质的内容,当然是媒体,是新媒体;另一种看法是,我们是社区,是在线生活平台,是一个虚拟社会,我们并不采编任何内容,也没有自己的特定立场,所以不是媒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执政过程中积累了对媒体的丰富领导经验.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党和政府积极探索,形成了新时代对新媒体的领导体系.本文从中国共产党新媒体领导力的概念内涵界定入手,认为媒体创新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媒体融合能力和网络治理等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新媒体领导力的突出特色,同时,对如何提升党的新媒体领导力提出了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5.
石翠琴 《今传媒》2016,(7):74-75
新媒体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媒体形态,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点,而与新媒体融合是广电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媒体的概念和其七个主要的特征,然后从受众基础、广告市场、人才分流以及媒体格局的角度详细讨论了新媒体对广电媒体发展的巨大影响,并分析总结出: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最后阐述了广电媒体发展与新媒体融合时应该实施的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姜桂同 《青年记者》2016,(20):36-37
当今时代,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介入媒体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被称为新媒体的媒体形态.面对新的媒体生态,我们应当理性对待新媒体,正确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新媒体与自媒体:无限参与的可能 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在1998年5月年会上正式把互联网称为第四媒体,也就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新媒体.为了定义新媒体,Vin Cmsbie首先引入两个概念--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  相似文献   

8.
媒体融合之路,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体发展热潮,无论是传统媒体的过来人,还是新媒体的新手、新面孔,在你、我、他的周围已经越来越多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玩家和高手.他们是如何“玩转”新媒体的,他们在冲浪新媒体的探索中有什么心得体会、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9.
认识『新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名词。但对于什么是"新媒体",一直比较模糊,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要么涵盖面过宽或过窄。导致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新媒体"产生和发展摆到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中加以认识,没有把科技背景和媒体属性结合起来加以认识。 "新媒体"概念对新媒体概念,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作过这样的解释:"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就成为了第一大众媒体,发展的速度和影响力都令同时代的其他媒体难以望其项背,但是,电视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其他媒体,广播、报纸、杂志和电视共生共荣.但是,最近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其爆炸性的成长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使得电视媒体和其他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骤然减小,大有取代传统媒体之势.本文将从广受热议的制播分离、向新媒体转型和内容为王三个方面来探讨电视媒体未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相毅 《记者摇篮》2008,(11):32-33
新兴媒体对报业带来强烈冲击,但是,我们消极地认为纸媒体行将消失并没有完全可信的依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面对媒体变局,新媒体时代的报纸必须探讨白身的发展战略。在充分发挥纸质媒体的竞争力的前提下,利用新媒体作为新的传播渠道,延伸触角、取长补短,才能突破困境找到新的平衡点。本文以大连晚报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报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主流大报办新媒体,摸索前行,充满不确定.第一批创办主流媒体网站的《中国青年报》在新媒体道路上已走过11个年头.同样面对资金、技术、人才、机制匮乏的困境,《中国青年报》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以"中青在线"为主轴的新平台.近期我们在走访中央媒体过程中,与《中国青年报》常务副社长、新媒体发展中心主任张坤有了较深层次的交流,并试图通过这位在传统纸媒中进行新媒体探索的报社领导,了解《中国青年报》新媒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新媒体凭借其及时性、互动性和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优势不断向传统广电媒体发起挑战.面对这一媒介市场格局的变化,广电媒体究竟应该秉持何种应对策略?本文试图从新媒体与传统广电媒体的关系分析入手,提出广电媒体在新技术环境下应当坚守与变通的要点,进而深入考察传统广电媒体在新媒体技术运用过程中存有的机遇和将要面对的挑战,期盼广电媒体在与新媒体的“共生”中实现“新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新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该如何应对,是坐以待毙、不进反退,还是应对挑战、取长补短,这是所有媒体从业者特别是广播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分析当今新媒体和广播媒体各自的优势与不足,阐述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体发展及创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媒介融合是学界和业界的热点话题,尤其是面对异军突起的新媒体,传统媒体何去何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媒体冲击下,媒介融合成为一股热潮.本文以上海报业集团媒体融合为例,分析、思考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该如何转型.  相似文献   

16.
庞艳  刘杨  祎伊 《采.写.编》2016,(5):112-113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技术正在兴起,并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新媒体的开放性、多元化等特点,传统的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媒体已经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之处.本文就当前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媒体带来的冲击做了分析,提出了新媒体形势下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传媒业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发展模式,但媒体传播的本质是为大众服务,向社会传播有价值的内容。在媒体环境发生颠覆性变化的前提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需改变原有的发展思路,从品质上、传播上、服务上做好宣传工作,加快融合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本文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入手,谈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有效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媒体不好干了”,原因恐怕不仅仅在于经营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媒体形势下的舆情,越来越难把握了.放在十几年前,媒体老总最怕的是什么?最放心的又是什么?最怕的往往是舆论监督报道,一个拿不准,就容易惹上事儿;最放心的,是各个口上的通讯员来稿、正面报道.  相似文献   

19.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目前人们对新媒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就现有的多种定义来看,有两个内涵是确定无疑的,即新媒体是新出现的媒体,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的媒体。那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有什么不同呢?第一,新媒体以用户为核心,传统媒体以内容为核心。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内容的生产是精英型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说新媒体,但究竟什么是新媒体,大家总是说不清楚,因为不断会有新的媒体形式出现,而一些媒体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总会成为传统媒体。大量的特点不同的媒体形式,也使人无法对于新媒体进行界定和研究,如楼宇广告和博客,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研究媒体,新媒体这个概念并没有多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