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广播利用电话开通热线直播,可以说是较早实践“互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掀起广播热以来,引起广播业界巨变的是广播节目直播,真正拉近主持人和听众距离的是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目前电台普遍存在的热线参与节目主要有音乐点播参与、社会话题讨论、热线漫谈、健康医疗等类犁。  相似文献   

2.
导播,是广播主持人直播节目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主持人节目进行中,导播肩负着参与听众的电话和组织听众参与电话的现场编辑任务。导播的现场编辑责任主持人直播节目与以往多类专题节目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听众可以通过电话参与节目,那么连结起交流双方的枢纽,就是导播。无论是点歌答题的娱乐类节目、导购咨询的服务类节目,还是关注新闻热点探讨社会问题的话题类节目,都缺少不了导播的现场编辑这一环节。娱乐类点歌节目进行中,寻播会向每一位打进电话的听众说明今天都安排了哪些歌曲,什么样的歌适合点给什么样的人等,以免出现…  相似文献   

3.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因可参与性强至今仍受到听众的喜爱,无论是热线节目还是点播节目,只要听众能通过热线电话进行互动,听众就会相当给力,并呈现出经久不衰的势头,在这里我简单地谈一下受众的参与心理。一、娱乐、消遣的参与心理无论是开办广播节目还是电视节目,除了满足受众接受教育和思想的启迪外,还要不断满足受众娱乐的需求,因此所有地市台都有各种贴近生活的娱乐节目,比如像点歌节目,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通过热线参与节目,点播自己喜欢的歌曲及文艺节目,让精神得以放松,另外,在节目中还能为家人、朋友送去一些祝福,通过参  相似文献   

4.
刘红玉  郑杰 《声屏世界》2006,(10):34-35
从目前广播热线节目的实践来看,广播热线节目可包括以下四种类型:娱乐类热线,生活服务类热线,情感服务类热线,舆论监督、政策服务类热线。从正在发生、正在播出到正在解决,热线参与类节目充分展示着广播媒体独特的互动优势。而在四大类热线节目中,由于舆论监督、政策服务类热线具有极强的政策性与导向性,因而对主持人的要求是最高的。因此,以下主要立足于舆论监督类热线谈主持人应当处理好以下五大关系:个人主持技巧与节目的关系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生活经济频率《百姓热线》节目为例,这是一档舆论监督型的政策服务类热线节目。节目热线一头…  相似文献   

5.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任汪澎 《新闻爱好者》2011,(12):116-116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热线点歌节目是颇受听众欢迎的广播文艺节目,它融听众参与、歌曲欣赏为一体。热线点歌节目产生于我国城乡电话普及的背景下,人们在听广播的同时,可以很方便地在家中、在就近的电话亭参与节目。这种电话与广播的结合,充分发挥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综合优势,而且将人际传播中的情感距离与心理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热线点歌节目应以创新吸引听众。但时至今日,它的发展滞后于听众不断变动、不断提升的收听需求,大部分点歌节目是以老形式、老面孔出现,难以对听众产生吸引力。要使热线点歌节目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加以改进,积极创…  相似文献   

8.
在广播节目形态中,谈话类节目是比较受听众喜爱的一种节目形式。听众之所以喜爱这一广播节目形式,是由其特点所决定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一是直接性。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参与对象是在节目播出中由导播接入播音室与主持人交流,因此,谈话交流的内容是未确定的。二是个体性。电视谈话类节目参与的嘉宾往往是多人,可以根据谈话内容和现场的需要来设定人数,而广播谈话类节目参与到节目中来的对象则往往是一人。三是主观性。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做节目前,与谈话对象彼此不熟悉,电视谈话类节目则不然,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与嘉宾对于选定的话题要做前期准备工作,节目中,围绕话题来作各自的阐述。广播谈话类节目中,由于主持  相似文献   

9.
提高热线电话节目的品位司徒彬近年来,各级电台都普遍运用热线电话做节目,有热线点歌、热线讨论、热线咨询、热线投诉、热线报新闻或跨地域性的电话联播等,使广播节目生动活泼,大大拉近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增强了亲切感和可听性,并适应听众求快、求新、求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热线点歌作为互动直播方式之一,用音乐和电波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得到听众热烈欢迎。但随着各地电台对点歌节目一哄而上,主持人对点歌节目缺乏理性思考,单调的“你点我播”的节目形式,使得点歌节目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热线电话铃声不绝,参与听众不见减少;另一方面主持人和听众对点歌节目越来越感到乏味,越来越缺乏热情。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广播最吸引受众的是热线参与类节目,但如何将热线节目打造成品牌,特别是用热线节目带动一个广播频率走上品牌之路,是广播编辑和主持人经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人民广播电台的编播人员在与众多媒体的竞争中。不与拥有优势资源的中央和省级大台盲目攀比,也不因其他广播节目的成功模式而跟风模仿,而是着眼于本土受众的文化经济现状和生活需求,倾力打造《听众接待室》(市民热线)、《行风阳光热线》、《天天说法》(法律热线)、《兰山夜话》(情感热线)等四档热线节目。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台热线直播节目以其时效性、现场感的“共时空效应”的显著特点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不但增强了节目的信息容量和播出的实际效果,而且使传统的单向传播成为一种双向的大众传播,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双向互动,这种全新的传受关系成为广播节目突出的亮点.但是,在热线直播节目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热线直播节目的定位不明、宏观容量失控、情感倾诉类节目格调不高、随意性大以及主持人驾驭节目能力弱等.如何办好办活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满足不同层面受众的需求?本文围绕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设置定位与运作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芳 《东南传播》2011,(11):133-134
广播热线监督类节目是广播节目最贴近民生、最贴近百姓的一种类型节目。而如何运作好广播热线监督类节目呢?很显然,就是广播人怎样充分抓住广播的自身优势(互动、快捷、服务、真实),在节目形式、内容等运作理念方面凸显广播独特优势。而如何把这些广播的理论优势转化为我们办节目的现实优势,避免“纸上谈兵”,本文试从广播优势的四个方面,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较为深入地阐述、挖掘,相信对运作好广播热线监督类节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广播热线电话节目中潜在的违法现象不容忽视尹中贵,李云朝把电话这个现代的通讯工具引入广播节目中,这是广播的一大进步。炙手可热的热线点歌、热线讨论、热线交流、热线投诉等节目,使曾一度冷漠的听众,忽地在90年代再度热起广播来。然而,既然是一种热,也就跳不出...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广播节目样态中,民生类节目以其实用性、贴近性、及时性成为深受各地电台听众欢迎的重要节目类型之一,西安电台新闻中心开办的、为广大百姓答疑解惑、提供生活帮助的节目《市民热线》,就以其互动、及时、实用的特点,在市场收听率、社会美誉度等方面表现突出,彰显出广播媒体独有的优势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广播健康类节目质量,节目组邀请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黄山市广播电视台健康类广播节目《健康养生堂》听众收听满意度调查。本文截取了其中节目互动问题调查数据,针对节目互动形式、过程与内容环节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广播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广播现象,即在广播节目中开通热线电话,通过电话把听众与广播联系起来,让广播直面听众、请听众参与广播,从而使广播迅速、直接地发挥更加广泛、深入的作用.广播热线一诞生便受到普遍关注,并迅疾传遍全国,形成“热线”热;沉闷多年的广播如同被注入兴奋剂,充满活力,“广老三”的地位亦迅疾提高,在热线节目中要求点播、插播广告者络绎不绝.广播热线如此受宠,与广播所独具的特点分不开.广播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通俗易懂、收听方便、参与简便等特点和优势——广播正是凭借自身的这些特点和优势,导入热线电话、开通广播热线,才造成了“热线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是联接媒体与受众的桥梁和纽带,而广播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更是节目的灵魂,在赢得听众信赖、增加收听率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听众有时因为乐于接受特定的主持人播音而喜欢一个特定的节目。许多名牌栏目,总和它的名牌主播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广播节目主持艺术对提高广播生活服务类节目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播节目采用热线直播方式 ,确实能极大地发挥出电子传媒的优势 ,可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信息通道畅通无阻 ,又使信息互动共同交流 ,从而达到人际沟通的最高境界。其原因在于 ,广播热线直播节目在电台与电话共同组成的空中信息通道中 ,人际的情感距离与心理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 ,使受众的参与感得到最直接的满足 ,因而传者与受众均可以获得即时的信息反馈。因此 ,广播热线节目从诞生之日起就为广播事业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一时之间 ,服务类、娱乐类、谈话类以及公众热线话题类的广播热线直播节目层出不穷。但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生命力来…  相似文献   

20.
杜刚 《中国广播》2007,(4):73-74
公信即公众信誉,是在一定区域人群中的社会威信。作为电台主持人,尤其是接听处理各种群众诉求的行风热线类节目主持人,公信力的强弱,是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虽然一个栏目由许多编辑、记者、导播在和主持人一起工作,但作为广播节目的末端表达者,主持人是听众和嘉宾心目中的代言人和知心朋友,只有信任你,才能信任你的节目。塑造行风热线类节目主持人的公信力,有利于发挥栏目沟通政府与群众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媒体“二贴近”的实现。本人从事行风热线类节目主持工作年多,对如何塑造热线类节目主持人公信力有一些心得体会,愿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