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3月7日公布总统选举正式结果,普京当选俄新一任总统.这是他继2000年首次当选总统、2004年成功连任后第三次当选总统.而在大选进行的整个过程中,西方媒体像是彼此对了音调,奏响了唱衰普京的和弦.  相似文献   

2.
“你们是不是冻坏了?能不能给我一分钟时间?” 在得到台下肯定的回答后,麦克风前的普京继续说:“俄罗斯今天举行了总统选举,我们的候选人——梅德韦杰夫一定会领先!”此刻,台下“普京!普京!”的欢呼一度让普京不得不中断讲话,一贯以硬汉形象示人的总统眼睛湿润了。  相似文献   

3.
只要有反对派的存在,就会令普京更加努力。从这一意义上讲,任何一个政党都应珍视"反对派"莫斯科当地时间3月5日凌晨1时,大雪过后,零下10摄氏度。但寒冷阻挡不了人们涌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马涅什广场,为"新总统"普京欢呼呐喊。毫无悬念的俄罗斯大选以普京的高票胜出而结束。面对大约11万支持者,普京未语泪先流,"我曾向你们保证,我们会胜利。现在,我们赢了。这是俄罗斯的光荣!"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布什4月6日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举行会晤。普京将于5月初结束总统任期,而布什的任期将于明年初结束,这是两人最后一次以总统身份举行会晤。  相似文献   

5.
环球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13,(21):12-12
谁嫁普京这样的人? 在第三个总统任期上,俄罗斯总统普京近30年的婚姻走到了终点。此前,总统的婚姻状况,一直是俄罗斯人暗自揣测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14,(46):13-13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俄总统普京的爱恨情仇,如同一出肥皂剧,回环曲折。近日。由于法国总统奥朗德的加入,更加一波三折。 12月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结束了对哈萨克斯坦的48小时的访问后,突访莫斯科。法国官方承认说,是法国总统奥朗德主动提出了与普京会晤的请求,随后得到普京的认同。这意味着奥朗德成了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首位到访莫斯科的西方领导人。  相似文献   

7.
画中有话     
"美国总统奥巴马戴的手表价值才200美元,法国总统奥朗德戴的也只是150美元的手表,我们的普京总统却要6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钱买名表。"俄罗斯总统普京拥有多只名表,总价值约70万美元,是其年薪的6倍。前副总理涅姆佐夫调侃道。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06,(11):10-10
俄罗斯总统普京2006年3月21日抵达北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这是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6年以来第4次访华。  相似文献   

9.
普京既强调巩固政治体制,也表示要扩大民主基础,继续私有化改革。他还宣布将投入1700亿美元用来改善民生,但这笔巨额资金尚不明来源从1月16日开始一个月之内,普京连发7篇施政纲领,从民生、经济到国防、外交,都展现了俄罗斯的雄心壮志。"普京感觉到有必要向精英分子解释他的政策。2004年总统竞选的时候,则根本没有这个环节。这些文章同时也是对总统辩论环节的代替,因为普京拒绝进行总统  相似文献   

10.
普京领衔的党派毫无悬念地赢得了俄罗斯杜马选举,普京锋芒毕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世界》2007,(4):38-38
俄罗斯总统普京自上台后,曾多次沦为敌人暗杀的目标,至少7次逃过了这些未遂的暗杀计划。上任不到两个月就遭到刺客暗杀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辞去了总统职务,宣布普京出任代总统。然而不到两个月后的2000年2月24日,普京就遭  相似文献   

12.
海云 《新闻世界》2007,(8):41-41
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双方互相猜忌乃至互不信任,最近更因为美国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弹系统的计划而剑拔弩张。但在普京建议美国将反导系统部署在阿塞拜疆或伊拉克后,局势即峰回路转。因  相似文献   

13.
4月6日,普京最后一次以俄罗斯总统的身份与布什会面。在过去7年里,普京与布什一共见了28次,只有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与布什拥有更高的会见记录。 为了这次黑海之滨的非正式会晤,布什在小城索契待了两天。普京发表了“乔治和我”的演讲,布什做了友好无拘束的致辞。在俄罗斯民间舞蹈的节拍里,两人的总统友谊曲终人散。  相似文献   

14.
作为独立候选人.雷布金的民意支持率尚不到1%,而普京的民意支持率为80%:但有分析认为,雷布金的背后可能是别列佐夫斯基——流亡英国的普京的政敌,所以这起失踪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5.
美、俄交恶始于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扩大于2000年普京接任俄罗斯总统宝座,爆发于2001年小布什总统上台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08,(1):71-71
美国《时代》杂志将俄罗斯总统普京选为2007年年度人物引发争议。2007年12月19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将普京当选称为“一个好消息”,并将此视为西方对普京政策的认可,俄媒体说普京对此也“十分满意”。但一些西方媒体马上出来唱反调,称这不是对普京的赞许,  相似文献   

17.
5月7日,现年47岁的普京就任俄罗斯第三任总统。几个月前还鲜为人知的普京,为何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堂堂一国之尊?让我们一起回顾普京的人生足迹吧。——编者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回击     
欧洲人真心相信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博奔已经于1991年落下了帷幕。而普京告诉我们,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仅仅是中场休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全套外交政策计划现在都取决于他制服普京的能力。然而,普京坚守红线,寸步不让  相似文献   

19.
赵永华 《新闻记者》2011,(12):15-19
普京是一位善用媒体展现自我的国家领导人,他在国内的高支持率与他的媒体公关不无关系,他通过媒体展演的良好形象使其赢得民众的信任和喜爱。但是,在多元的俄罗斯舆论空间也存在着对普京执政的批评指责。2010年普京挂历事件很好地证明了普京媒体政治公关的成功和由此产生的强效果,同时也呈现出人们对普京的不同看法,体现了俄罗斯舆论的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月11日,在参加哈萨克斯坦总统就职典礼期间。在阿斯塔纳零下30度的严寒中,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进行了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