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华的先锋小说是中国先锋小说的巅峰之作。先锋与传统看似两个相悖世界,其实不然。我们试从余华小说所表达的“性恶论”与“神秘主义”中探寻传统性在余华小说中所具有的无处不在的蔓延性和无孔不入的穿透性。余华的小说创作之路正是他反抗传统又皈依传统的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2.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家,他的小说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他个人的创作风格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变。首先,是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先锋代表的余华从冷酷、暴力、血腥的“零度情感叙述”转向了温情默默,平淡自然的现实主义风格:到了21世纪,余华开始注重故事情节性,细节铺陈和强度叙述,并用庸俗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写作风格转向了通俗。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当代小说领域,以马原为开头的先锋小说作家进行了一场叙事革命,他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中国小说由"创作"向"写作"的转换.余华、格非的前期创作反映出了中国先锋小说叙事革命的主要特点:暴力主题,开放时间、感觉的叙述方式,以及临界叙述.  相似文献   

4.
余华是当下中国作家中能够与世界文坛平行对话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存在着由书写暴力、书写苦难到书写超然的人性的嬗变过程,这个过程涵括了先锋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他的作品主题的流变勾勒出了余华小说创作中心的位移轨迹,体现了不同阶段的文学追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主题流变体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先锋文学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5.
余华是当下中国作家中能够与世界文坛平行对话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存在着由书写暴力、书写苦难到书写超然的人性的嬗变过程,这个过程涵括了先锋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他的作品主题的流变勾勒出了余华小说创作中心的位移轨迹,体现了不同阶段的文学追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主题流变体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先锋文学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6.
莫付欢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9-21,39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余华的创作历经了20多年,作品产量丰富而且影响深远。作为先锋小说的主将,余华的早期作品充满了暴力和血腥,人与人之间严重缺乏亲情与温情,更多的是绵绵不绝的仇恨与源源不断的残杀,上演的几乎都是一幕幕人间悲剧。90年代以后开始由先锋写作向现代写实转型,笔触开始转向民间,用朴素简洁的叙述话语来呈示小人物在面对苦难时的自我救赎,用无边的悲悯和温情来融化暴力。  相似文献   

7.
作家余华的创作经历了从早期先锋写作到后期现实主义写作的成功转型。余华的转型是值得肯定的,从揭示"人性恶"回归到"人性善",体现了人性的回归和价值。本文将以余华小说的转型原因和体现为主题,对余华的创作转型进行总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一批年轻的先锋小说家登上中国文坛,特别是余华,他以血腥的暴力叙述、颠覆性的语言、令人绝望的意境和黑色幽默情节,挑战着读者的视觉和感觉机能。九十年代,余华由先锋向写实转变。这种转变并非人们所认为的先锋作家在中国当代遇到了写作困境和精神危机而转向而实现的自我救赎,而是在借鉴西方写作模式和传统精神而实现的写作方式的成熟转变。所以,纵观余华创作,外国作家、理论及写作方式对余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作家中,余华以其极具先锋性而著称.在他的创作中,暴力、死亡、生存构成了余华先锋性倾向的关键词.通过对余华创作中的暴力叙述和死亡叙述以及对人的生存困境深层次的追索,去追寻余华创作中的先锋性,可以从中得到让我们思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余华用看似简单的故事和风格完成这部不简单的作品,为当代小说创作特别是先锋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拟分析本小说的三方面成就:他采取的民间立场以及余华九十年代转向民间立场的内外两方面原因,先锋文学的困境及先锋作家的自救性思考和探索,余华个人对暴力的厌倦和对现实的新认识和新理解;小说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中国农民坚韧的生命力的发现和推崇,对温情的叙述;小说使用的双重情境,即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和作者叙事情境,使作品富有张弛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以其冷酷的叙述着称,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是阴暗怪诞,充满血腥与死亡意味的世界。死亡和暴力是他早期创作的两大主题,也表现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余华在小说《现实一种》中以独特的冷漠叙述对人性进行冷静的剖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在独特的场景里面,作者以不带感情色彩的语言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冷酷的世界。人所受到的暴力是来自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暴力。每个人既是施暴者又是受害者,暴力的实施具有双重性质,即非理性和计划性。暴力最终引导人们走向死亡,生命的终结让人们感受到世界的无边黑暗。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先锋派作家开辟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文学创作之路,代表人物余华在小说创作中通过独特的暴力叙事将现实生活中的暴力现象凸显,并对这种现实暴力进行多层次叙事表达。文章从约翰·加尔顿的三个暴力层次理论阐释余华小说暴力叙事的深度,从余华前后期作品暴力叙事的嬗变挖掘其暴力叙事的温度,从而揭示余华小说暴力叙事的本质与内核。  相似文献   

13.
余华早期以他对暴力、苦难的自然主义描述和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态度在读者心中留下了特有的"余华标签",之后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余华的小说创作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建构形式和人文境界。但是运用俄国托马舍夫斯基关于母题分类理论探析余华小说后,发现其无论怎样改头换面,"弑父"、"宿命"、"肢解"这些先锋标签都如影随形,余华就是从这些角度窥探世界,表达自己所见和理解;同时这些母题类型也处于不断的变化重构之中,后期随着客观态度的偏移,人文感情的投注,与先锋渐行渐远,反而与时代主题共鸣产生了暧昧不明的游离关系,人文内涵更加蕴藉。  相似文献   

14.
余华初期的作品呈现出的是先锋姿态,其作品大多描绘的是荒诞的世界、残酷的人性和不可捉摸的命运.这样的先锋小说解构了人类的道德和尊严,也解构了人类抗争命运的必要性,往往迷失在暴力血腥之中.以《活着》为分水岭,余华后期的小说呈现出了从先锋向现代的回归,赞美人性的坚韧、人类对爱和尊严的追寻.余华的小说风格从先锋转向现代,也标志着其小说风格走向成熟,小说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厚.  相似文献   

15.
余华的先锋作品包罗了丰富的声音,其中值得关注的声音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小说人物直接发出的对白声、由叙述者描述的喊叫声以及因为暴力行为而产生的"暴力之声"。这三种声音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分别起到了解构人物形象、重造时空和修饰语言的作用,推动了余华的先锋小说冲破叙事成规,因此对声音的摹写是余华在小说中运用先锋叙事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从余华的长篇小说看其创作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余华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内容上,他改变了以往那种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不再沉迷于暴力和死亡,而用悲悯的眼光注视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发掘出他们身上具有的人性魅力。他抛弃了先锋小说贵族化的叙述方式,完成了向传统艺术回归。  相似文献   

17.
从第一篇余华研究论文《一月清新的风》到2007年5月,对余华的研究已有23个年头。到目前为止,余华研究大体上从五个方面展开:1.在对余华创作观的探讨方面,余华主张的"精神真实"及其文本背离现状的"虚伪的形式"是研究热点。他以决绝的姿态对不可信的现实进行反叛和颠覆,往往把生活提纯后放在自己的逻辑框架中,结果阉割了生活的原生态,给批评者留下了把柄;2.在先锋精神与创作转型领域,研究者难以达成共识,怀疑者认为余华从1980年代愤怒地写作到1990年代虚伪地活着;肯定者认为余华与现实的敌对关系并未根本缓和;3.在其作品的表现世界里,批评家相继发现了暴力、死亡、苦难、欲望几个关键词,指出这缘于他对暴力形式的迷恋,也缘于其童年在医院长大的经历;4.在关于余华"怎么写"的文本形式研究中,对其作品的叙述语言、文类颠覆、重复叙事等层面的研究经久不衰,而且呈现出"细化"倾向;5.在关于本土和外来影响层面,余华和鲁迅的许多小说都因关注了人性的阴暗残忍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至于川端康成如何影响了余华的创作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相似文献   

18.
余华的小说写作风格从先锋实验到现实,从现实到通俗,这种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发展趋势随之转变,余华面对读者的要求作出让步,完成了从先锋到现实,从现实向通俗的两次转变。另一方面,余华个人的经历,造就了他的写作风格,而西方文化的影响作为催化剂也推动了他的再次转型。  相似文献   

19.
自92年以来,作为先锋小说领军人物的余华先后推出了《细雨与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中长篇小说,其写作风格令坛大跌眼镜。各种评论纷至沓来:有人认为这是作为先锋小说的余华从先锋小说中溃退的表现,也有人评论说是余华对自身写作形式及内容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20.
余华是上世纪80年代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他在创作伊始,就走了一条与当代作家完全不同的叙述路线。风格转变之后,依然不同流俗,沉迷于暴力、鲜血、死亡等冷色调的意象。他笔下的死亡叙述蒙上了一层宿命和暴力的面纱,残酷又在劫难逃。同时他不专注于人性美的挖掘而执迷于对人性恶的暴露和揭示,是当代别具一格的小说创作家。本文将从作品解读的角度来探讨余华笔下的死亡叙述,并借助于余华独特的死亡描写来探讨他创作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