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8年国内重大突发事件回顾 根据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2.
郭力华 《当代传播》2011,(4):117-118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往往来势迅猛,具有较大的社会冲击力,事件发生后短时间里能够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我国每年由突  相似文献   

3.
一、少数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特殊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突发事件不仅具有"突然发生"、"重大影响"、"严重危害"等特征,还具有敏感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是指由社会矛盾引发的,形成一定的规模、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危害社会稳定、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的事件。突发事件已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突发事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疏缓社会矛盾,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要认识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的特点,把握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面对突发事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客观公正报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和义不容辞的职责。所谓突发事件,又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的,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  相似文献   

6.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解释,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面对社会各类信息传输的快节奏,人们已经不再大惊小怪,反而是信息慢一步,会引起大众的不满,而突发事件的报道更是如此。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媒体愈发专业和成熟,而作为新媒体,应该如何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发挥其社会引导作用?如何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新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结合此背景,笔者详述了移动电视的媒体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8.
丁为 《新闻窗》2011,(3):18-19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危害性或危机性的特点,公众的信息需求尤为急迫,政府和媒体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信息显得十分重要。广播电视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把握新闻规律,发挥舆论引导主动权,是广播电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龚胜利 《新闻窗》2008,(5):37-38
突发事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通俗一点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天灾人祸”,但不论天灾还是人祸,突发事件都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突然性;二是具有社会危害性或潜在的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一、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  相似文献   

11.
顾黎 《军事记者》2011,(6):14-15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近年来,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从非典、禽流感、汶川特大地震,到拉萨“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等等,这些突发事件在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威胁的同时,也给新闻宣传带来了严峻考验。加强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不仅是对公民信息知晓权的尊重,而且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面对社会各类信息传输的快节奏,人们已经不再大惊小怪。反而是信息慢一步,会引起大众的不满,而突发事件的报道更是如此。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媒体愈发专业和成熟,而作为新媒体,应该如何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发挥其社会引导作用?如何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新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结合此背景,本文详述了移动电视的媒体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面对社会各类信息传输的快节奏,人们已经不再大惊小怪。反而是信息慢一步,会引起大众的不满,而突发事件的报道更是如此。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媒体愈发专业和成熟,而作为新媒体,应该如何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发挥其社会引导作用?如何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新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结合此背景,本文详述了移动电视的媒体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4.
陆应铸 《新闻通讯》2010,(12):52-54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往往都是新闻热点,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媒体便会立即作出反应,记者闻风而动,抢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获取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报道中纸媒现状 所谓突发事件,国务院在2006年1月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做出了如下的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具体来说,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6.
邹妍艳 《新闻窗》2011,(3):49-49
公共突发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特点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死伤、财产损失、生态破坏和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国务院对突发公共事件做了分类,认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或者可能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主要有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传染病疫情、社会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7.
肖成孝 《新闻窗》2008,(4):25-26
所谓突发事件,2007年8月30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同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定义为——“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我们今天所以要探讨“履行职责,做好突发事件的组织报道”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突发事件进入高发期,从2003年"非典"开始,我国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在危机中不断发展,本文着眼于政府,立足于社会发展现况以及新的媒介生态,结合具体的法律条文阐释该制度。一、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解释根据2007年通过的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20.
张阳 《新闻前哨》2012,(4):71-72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由此引发的各种突发性事件急剧上升。"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对于媒体,尤其是地方台来说,如何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找寻受众关注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