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红 《成才之路》2010,(36):51-51
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法指导。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指导学生"思"的方法,渲染学生"议"的气氛,培养学生"练"的能力,从而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审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发现,"以学生为中心"存在认识偏差。甄定"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价值方向,应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下"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五动"语文课堂: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心动";多角度朗读,让学生"口动"。创设问题,让学生"脑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动";读写结合,让学生"手动";从而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相似文献   

4.
关育红 《成才之路》2010,(11):64-64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愿"学,让学生"乐"学,让学生"喜"学,最终帮助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5.
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本文论述了处理好学生管理中"严"与"宽"、"刚"与"柔"、"约束"与"鼓励""、日常管理"与"全面发展"等关系,归纳总结学生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点,提出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保证学生管理的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通过训练学生观察"雨"、"燕子"、"白杨树"等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欲求解决中年段学生习作顺序问题,力争达到"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的目的,使其学生的习作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分明。  相似文献   

7.
王小燕 《考试周刊》2011,(84):171-172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能力真正得到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为学生的体验创造环境,让学生去体验,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在"设问"、"猜想"、"实验"、"观察""探究"、  相似文献   

8.
语文思维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但在当今课堂,有些教师只是一味"走教案"、图热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发展。其实,学生思维是以"读"为途径,以"想"为特征,以"悟"为核心的。教师应留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价值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碰撞,促动学生深思熟虑。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有效教学有效益的目标,必须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学生发展三个"维度"探讨其基本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学生发展具有"主动性";着眼于学生的情绪体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学习具有"愉悦性";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发展能力,学生发展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汽车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学习团队"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即教师点拨与"学生知道",学生实操与"学生悟到",成果展示与"学生做到",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与"学生得到".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各成一家。本文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现状,提出在外语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在创新精神的指导下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激励机制。提出运用"提出问题"、"开展讨论"、"付诸实践"三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思维成为"种子"、"土壤"、"果实"不断丰富和滋养着高职高专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浅谈班主任在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主任在国际化石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由"中学"到"大学"的思想转型,培养学生由"自我"向"集体"的团队协同意识,增强学生由"了解"到"热爱"的专业认知,提高学生由"国内"到"国外"的国际化视野。实践证明,班主任制度不仅使教师贴近学生生活,成为学生的知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学观,也使学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及时认知专业并培养专业兴趣,更能使学生提高国际化人文与业务视野,这些均为国际化石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用接受美学来观照"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我们会发现,从认识论来说它可以"兴"学生本体,从方法论来说它可以"兴"学生的学习。它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对话、创造与构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起"艺术兴学"的学习语境,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动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期待",有利于让学生由"实际的读者"顺利地靠近或变成"隐含的读者",让学生在学习时多些"顺向相应",少些"逆向遇挫",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师及知识之间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学生在"解决问题"领域存在的问题 2010年6月,我市组织了一次面向四年级学生的"解决问题"专项检测。为客观检测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我们把握了"基于教材,适度变式"的命题原则。结果表明,当前学生在"解决问题"领域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内功"缺失。  相似文献   

15.
王玮 《考试周刊》2011,(84):210-211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一直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那么,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家庭"有哪些类型?如何教育"问题家庭"中的"问题学生"?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因素之一,了解学生的满意度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在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对"教师教学"、"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学校环境"、"教学条件与利用"、"学校社会声誉"六大方面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自主课堂"理念的实施,我逐步认识到,以往的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个个看似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问题,其实是在给孩子"搭桥",其实是扶着孩子过桥,而要想让课堂成为真正的"自主课堂,"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建桥"。怎样教学生"建桥"呢?理解一:了解学生"建桥"的能力只有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8.
高校的"问题学生"一般来说个性特征比较突出,"缺陷"与"特长"并存,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使然。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看待"问题学生",在实践中认识"问题学生";通过提升"问题学生"的"软实力"、加强跟进性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个性成长档案袋等路径来有效转化"问题学生",发挥潜能,促使其全面发展,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教育公平,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陈为强 《辽宁教育》2014,(11):33-34
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不缺少"平静"的事情,但缺少的是让学生感到"惊动"的事情;常常不缺少"平凡"的事情,而缺少的是让学生感到"惊奇"的事情;常常不缺少"平淡"的事情,而缺少让学生感到"惊喜"的事情。过多的"心平气和"的教学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沉默、静止和学习上的麻木和麻痹,让学生的表现越来越平庸。  相似文献   

20.
当前科学课堂的心理环境在教师课堂心理素质、教师教学行为、学生课堂心理素质、学生学习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不够和谐的现象,需要从人格魅力"感"学生、敞开胸怀"爱"学生、巧妙机智"激"学生、恰到好处"评"学生、陪伴学生"享"成功等方面倾注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科学课堂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