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国时期,燕国在其南部疆域沿南易水修筑了一道长城,史称“燕南长城”,也称“易水长城”。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发现,燕南长城从西至东贯穿今保定市的易县、徐水区,雄安新区的容城县、安新县、雄县和廊坊市的文安县、大城县。燕南长城从初设、修筑到扩建,其军事防御功能与燕下都的确立有着重要关系,也与其南部的中山国、赵国和东南部的齐国密不可分。燕南长城遗存墙体、沿线城址以及遗物特征与风格,反映出战国时期燕国社会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和文化风貌。燕南长城已经成为燕文化的特定符号和遗产,也是历史上“燕南赵北”文化交融地带的文化象征。在当今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金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郭隗所筑之"宫",其名称经历了由"宫"到"台"的演变过程,在南朝时正式称为"黄金台".关于黄金台的位置,学界分歧较大,较为重要的有燕上都蓟城说、河北定兴金台陈村说和北章村说.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分析各方观点,可以肯定黄金台应兴建于燕国都城附近,但不可能位于燕上都蓟城,而燕下都附近金台陈村与北章村两座台基遗址也非燕昭王为郭隗所筑之"宫".事实上,《水经注》的相关记载与考古资料基本一致,郦道元所记"金台"即为历史上的黄金台,其原址位于燕下都城内张公台附近,但如今黄金台的地表遗迹早已无存.  相似文献   

3.
燕下都作为西周燕国的都城之一,在燕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燕下都发生过很多重要事件,对燕国历史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燕下都发掘的大量遗物有重要价值,推动了对燕国历史和燕文化的研究。随着燕下都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对燕下都和燕文化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4.
瓦当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常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张家花园的瓦当以植物纹、几何纹、抽象纹为主,纹样图案寓意吉祥,当面图案简洁、对称、抽象,体现出清末滇南地区建筑的古朴与典雅,也反映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5.
《周易》是由我国上古先民的迷信占卜巫术逐步演变形成的,至夏代为《连山易》,到商代为《归藏易》。之所以称为《易》,是由于源于易水,易水流域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周易》的许多《卦爻辞》与易水流域的社会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是易水人文物像的综合反映,是夏商及以前时期易水先民的文化创造。  相似文献   

6.
易水位于汉代以前的黄河古道下游,是传说中的黄帝、上古尧帝时代政治活动中心和尧帝的出生地,也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以及海洋文化的交汇点.特定的地理风貌与人文精神,形成了古易水勤劳质朴、任侠勇义、礼贤重士、慷慨守信和兼容淳厚的文化内涵.小河大流,在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文献流传形式和保存形式来划分,我国古文献可分为世传古文献、出土文献、民间古文献、域外古汉籍四大类.世传古文献的整理已受到普遍重视,但其中"古佚书"的整理尚未全面展开,应开展前人所辑古佚书的全面整理和古佚书新辑工作.近百年来出土文献约百七十余批,原文披露者和整理发布者尚为少数,应加强出土文献的基础性整理和研究工作.复制、整理域外古汉籍应不断加强.民间古文献数量众多,收藏分散,急需抢救.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汉字的图形化已经成为现代汉字设计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很多汉字设计作品不免过于注重图形的现代感,只流于表面的形式因素,而忽略了汉字作为中华文明传播载体的特殊功能和内涵。瓦当文字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装饰文字形式,无疑为现代汉字的图形化设计提供了极为丰富和直观的传统素材,使得在对瓦当文字的研究中发现汉字设计的新思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杞麓湖位于北纬24°08′—13′,东经102°43′—49′之间,在云南高原西南边缘的通海县境内。它东西长约10.4公里,南北宽约4.8公里,呈新月形横布于通海东北部。湖岸线全长约32公里,面积约36.68平方公里。最大湖容量1.7亿立方米,在一般水位(1796)时的湖面面积为36.1平万公里,相应的湖容量为1.22亿立方米,最大水深6米。它是云南高原上韵“明珠”,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历史上从来就是人民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的摇篮,通海县人民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1新亚欧大陆桥的战略地位.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本文所探讨的经济带开发即指这部分)东起江苏连云港市,西至新疆阿拉山口.长约4123公里,以铁路为轴线南北100公里宽,作为大路桥沿线经济带的范围.大陆桥沿线经济带从东向西跨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1个省区.共有38个地级市、53个县级市、412个县,人口约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0.8%,面积约88.6万平方公里,占全面总面积的9.23%.自1990年九月中苏铁路在阿拉山口接轨后,贯通新亚欧大陆桥在国际国内显示出了重要的经济地理意义,新亚欧大陆桥继是世界上美国美洲大陆桥、俄罗斯西伯利亚欧亚大路桥、加拿大美洲大路桥之后建成的第四条大陆桥.他与俄罗斯亚欧大陆桥相对,冠以“新”,出中国境内接土西铁路至荷兰鹿特丹,将比海上运距缩短约5000海里,比绕道印度洋运费可节省20%,时间可节省70%,它与前三条大陆桥相比,有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