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技风》2020,(17)
面向对象方法多以图像分割技术为基础,受噪声和预处理影响小,利用地物的光谱、纹理等图像信息,挖掘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上地物的形状、大小、位置、属性等信息,有效改善人工目视解译高分辨率影像建筑物及其动态提取效率低下、精度难以控制等问题。本文主要开展面向对象的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专题研究,分析多时相组合分割模式下城市规划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以青海某地区ASTER影像为例,利用ENVI4.6、PCI9.1等软件对影像进行处理。利用ENVI的DEM-Extraction中提取出了该地区的DEM;利用PCI的正射模块制作了该地区的正射影像。以上实验表明,采用ENVI和PC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可以方便地制作ASTER影像的正射影像。  相似文献   

3.
在遥感影像处理中,植被指数提取广泛应用于定性和定量评价植被覆盖及其生长活力。本文利用高光谱数据介绍了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植被指数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光谱特征的遥感图像信息提取方法存在分类精度和效率低的不足,在ENVI软件下采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纹理特征的方法,将纹理特征参与到光谱特征中进行分类,并与基于光谱单源数据分类进行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纹理特征参与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遥感图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5.
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是利用卫星遥感获取的具有一定分辨率的全色影像及多光谱影像,经几何纠正及相应的图像处理后生成的影像数据集。本文以SPOT 5卫星遥感影像图为例,应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从遥感影像的正射校正、影像融合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正射遥感影像图的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线状地物提取是遥感影像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针对传统低层次单个像元纯光谱的信息提取方法的不足,构建了一种基于Canny边缘检测的面向对象提取方法。并针对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割容易受到噪声和其他地物干扰导致提取精度不高的问题,运用Canny算子对遥感影像进行高斯滤波,降低噪声影响,采用高低双阈值法细化边缘有效检测出地物的边缘信息。最后结合面向对象的原理,通过基于规则的方法提取线状地物,得到包含线状地物信息的二值图像。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基于Canny边缘检测的面向对象方法提取线状地物的欠提取率平均为6.3%,比数学形态学方法提取线状地物的欠提取率下降了22.6%,可以有效提高线状地物提取的精度,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线状地物信息提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遥感影像处理是通过利用一系列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图像融合、投影变换、图像镶嵌、特征提取、分类以及各种专题处理的过程与方法。文章结合林芝县地区的遥感影像,主要介绍如何利用ENVI软件进行遥感影像的影像融合、影像镶嵌、影像分类及分类后处理。  相似文献   

8.
将GoogleEarth影像引入到土地资源分析领域,基于GE影像,利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以及去噪等预处理和增强处理,然后根据武汉市矢量地图裁剪出武汉市行政边界;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非监督分类得到初步处理图像,将获取的分类结果结合具体地形图再进行后续处理,最终得到较理想的武汉市遥感图像分类结果;最后对武汉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监测区域GF-1号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二类调查样地以及DEM模型等数据,通过布设一定数量的遥感判读样地,借助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编程实现自动提取小班的蓄积量,以便加快小班调查和林地更新的效率。研究结果:基于GF-1号8m多光谱遥感影像对监测区域进行的森林小班二类蓄积量自动提取技术得到的小班蓄积量总值为1466739.02m~3,人工调查得到的小班蓄积总值为1131158m~3,计算其精度为77.12%。  相似文献   

10.
基于像素的遥感图像融合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的水质遥感检测试验中,基本上采用的是单幅TM图像数据,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考虑到现有的不同遥感图像产品在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方面存在着互补性,遥感图像融合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将多光谱图像和高分辨率图像进行融合,可以获得一幅同时具有多光谱和高分辨率特征的图像,提高环境监测的范围和精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拱效应的筒仓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波  应宏伟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5):624-627,632
对筒仓小主应力拱形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的小主应力拱形状较充分发挥时平缓。根据土拱形状的理论分析计算平均竖向应力,由此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以及筒仓侧土压力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服务成熟度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借鉴CMMI技术上,构建了信息服务成熟度模型。通过引入证据理论方法评价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成熟度,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判断矩阵一致性难以满足、以及专家对指标属性值和隶属度值难以确定等问题。经算例研究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可靠的评价信息服务成熟度,亦可作为用户评价或选择信息服务提供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薛捷 《科学学研究》2016,(7):1111-1120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尹春华  周西平 《情报科学》2005,23(4):568-572
复杂科学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然后从其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internet所呈现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从而说明了internet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所呈现的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适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6.
要培养面向未来,能参与竞争的各级各类人才,学校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全体教师主人翁的作用,在学校创建有序而又自由、紧张而又宽松的工作氛围。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数据表示和交换的工业标准,XML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论述了XML及XML的相关标准,对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实现原理进行了重点分析,并采用Java编程技术提供了简单的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基于领域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重构性差、与企业资源计划软件集成的灵活性差等不足,在领域工程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发过程,建立了基于领域工程的开发模式。结合统一建模语言与领域构件的优点,提出了基于统一建模语言的领域构件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是21世纪教育所呈现的新特点。网络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这一媒体手段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赢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从为什么要建设课程资源管理平台,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研究内容、系统功能设计与分析,以及研究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MVC结构的信息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  王继娜  王素立 《情报科学》2008,26(10):1451-1454
信息多视图分析与设计是文献信息个性化服务技术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采用模型-视图-控制体系结构的编程技术体现了数据维护与数据呈现分离的思想.这种结构既可以用于一个完整的可视化应用程序的设计.也可以用于一个具体的可视化组件的对象中.本文从完整的可执行程序和可视化组件对象两个角度.讨论MVC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信息多视图设计实例说明这种体系结构在信息可视化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