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召峰 《内江科技》2009,30(3):22-22
21世纪的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趋向于世界性与民族性,奥林匹克文化是全球化的体育文化现象,武术文化则代表了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所以中国武术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将是未来武术文化发展的主流倾向。中国武术势必通过交流与融合在在广度和深度上将人类的体育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较长的历史,其传承及发展问题也是文化艺术界非常关心的问题。当前世界经济、文化、思想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民族舞蹈文化也可以拓宽传承及发展的范围,慢慢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的支柱之一,本文分析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语文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贵州民族调查中民族教育所提供的资料,结合民族特点,强调了民族语文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沉重的重要地位,阐述了贵州民族语文教育中对民族文化传承而言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而提出对贵州民族语文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2017年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整体的界定以及全面的部署。文章以此为契机,对河北省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从4个方面构建了河北省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的工程路径,即:(1)从政府层面构建政府主导的传承发展机制,为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大力加强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高质量传承与发展的队伍建设,为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必需的高素质的人力支撑;(3)构建河北省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教育路径,打造文化传承的主阵地;(4)开发河北省优秀传统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旅游产业路径,在提升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促进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见证,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作者从居所建筑的历史演革到文化修养的精神追求,探究其中蕴含的民族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传承发扬与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备受重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自信”,自此“文化自信”与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变得同等重要,并上升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最小集合。文化自信始于乡土文化自信,而乡土文化传承面临着危机,教育的属性之一是对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兴国实验小学利用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将乡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实践中,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解决了乡土文化传承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侯江红  唐崧 《学会》2013,(10):11-17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需要多元的参与,以研究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在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方面无暇顾及亦无力顾及的领域.本文分析了云南民族文化社团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促进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对其生存困境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过程中,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经历了从一般性到区域性的研究,这对于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而对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在较长时间内,以分别研究藏、羌、彝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主流,2015年整体研究才开始受到关注。应当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整体研究,可以突出藏羌彝民族文化的紧密联系与比较特色,推动藏羌彝文化资源的整体、协同保护与传承;而且应当将藏羌彝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与藏羌彝走廊的扶贫相结合,作为文化扶贫、脱贫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传承下来的活态文化,也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明得以延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因素.吉林省作为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铸就了许多历史文明,传承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萨满文化作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支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萨满文化是我国北方历史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北方各族人民历经时代变迁留存延续的智慧结晶.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大力扶持,萨满文化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萨满文化对北方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经济的影响与推动产业价值链整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不断同化,萨满文化不断地萎缩、离散,处于正在消亡的遗存文化地位.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体现其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价值、带动文化产业链的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建筑设计和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的精神与物质的层面可以从建筑设计中表达出来,而建筑设计需要通过文化来让人理解意义所在。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民族文化在本民族的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的现代主流生活的推进,促使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同化,使得各民族独有的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断层,并有逐渐消亡的趋势。民族文化该如何延续与传承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考虑如何使民族文化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建筑设计民族的思想,以民族的特征被大家熟知与传播,可以将建筑设计作为民族文化延续和传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体育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基础萌芽时期,广大中小学生更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新鲜血液,在这个时期选择什么样的体育项目可以积极的孕育和培养我们体育的"新鲜血液",并丰富我国体育项目的内容,展现体育魅力,对推动我国"全民健身"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当然成了不二的选择。中国武术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其蕴含着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它集健身、修身和娱乐为一体,符合了大众体育的发展要求和全民健身的战略要求,再者它内容丰富、民族特色强,且受地域限制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将武术纳入中小学体育的课堂,既满足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要求又促进了我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是向世人展现本民族人文历史、地理环境及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窗口,具有民族性与独特性。文章从三个角度来阐述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在新时代如何发展,才能更好的利用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实现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包装设计是-种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如何利用包装设计将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已成为当代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立足于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包装设计艺术,才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突出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沈勇 《大众科技》2013,(11):184-187
在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传承和发展中,有所创新和突破,又不损伤其“根性”,是传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层次重大问题。《印象·刘三姐》旅游观光式传播模式、实景原生性传播模式、活态生活化传播模式和诗意化传播模式创新了传播生态,带来了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和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从民族文化看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进光  刘静 《科教文汇》2008,(36):255-255
民族文化深厚内涵的养料孕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着点,浅论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文化中形成的文化价值体系,并讨论民族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俗旅游又称民族艺术文化旅游,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作为民俗文化重要载体的民族艺术旅游性的开发进行研究,使民俗旅游能为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旅游社会学角度。以广东省乳源瑶族旅游发展为例.对旅游目的地传统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变迁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对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现代化的矛盾进行解读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内在发展的一致性.探讨基于传统民族文化开发的旅游发展与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21,(1):130-131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体育进行传承和弘扬,能实现传统体育的价值,促进传统体育运动事业在现代社会得到良好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广西苗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研究对象,对苗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发展对策和发展价值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形成对广西苗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全新认识,有效促进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现代社会的良好传承和传播,为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能够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使命。积淀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方式。研究高职学生思想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积淀状态,能够清晰发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传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促使我们从根本上反思形成的原因,进而探索提高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传承效果的理想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与发展的根本,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由此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之时,必须要融合当下文化特征,以文化视野对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加以进一步创新,在尊重学生文化传承主要载体地位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能够以通过对文化的深刻认知,以文化为隐性教育基础,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今主流文化观念,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路径加以不断创新,以此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效用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