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源对晚清中国的深切忧虑,自小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尤其是湖湘文化和江浙文化对他的影响,这些都促其"经世致用"思想的产生。魏源个人品格及其亲身经历则进一步激发了这一思想的形成。魏源的师友大都主张"经世致用",他们有力地推动了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魏源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是近代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先驱。对魏源的社会改革、经世致用、哲学、经济、文化、学术、易学、教育、人才等方面的思想作一综述,有利于促进魏源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3.
从《皇朝经世文编》看魏源的经世致用编辑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史学家和经学家,也是晚清率先树起经世致用思想大旗之人.他为贺长龄所辑<皇朝经世文编>集中体现了他的经世致用编辑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今天仍具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实学与西学的互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清道光同治年间兴起以魏源为代表的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对晚清的思想文化转型发生重大影响;于此同时,魏源因其事先倡导"师夷长技",同时引发了一场绵延后世,并遍及中华大地的西学思潮.由于晚清的实学思潮与西学思潮有着内在的联系;并且是一个互动的思想文化现象,故而也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魏源的实学与西学思想为切入点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魏源生活在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转化的时代,祖国急切呼唤革弊振衰的经世人才.魏源的家庭教育、个人生活经历为魏源忧国忧民和求真务实的个人品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魏源从小受湖湘文化的熏陶,后又深受江浙文化的浸润,其经世致用的学术渊源深远.魏源师友大多是主张"经世致用"的时代精英,他们有力地推动了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之际形成的一种提倡学术与治道相结合的治学方法 ,魏源恢复、光大了经世致用的学风。文章分析了魏源经世致用的含义及其思想渊源 ,阐述了其经世致用的目标和原则 ,指出立言立功是魏源经世致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之际形成的一种提倡学术与治道相结合的治学方法,魏源恢复、光大了经世致用的学风。本文分析了魏源经世致用的含义及思想渊源,阐述了其经世致用的目标和原则,指出立言立功是魏源经世致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晚清名儒张之洞一生为清王朝选拔、培养、荐举和任用了大量人才。其选拔人才观经历了由"通经致用"向"中体西用"的转变。两种择才观虽有差别,但都统一于"经世致用"思想的内在品格中,这是其自身内在品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道、咸之世,学术思潮发生了激烈变化。有的学者,继承清初大儒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力反乾嘉汉学思潮,开启了晚清“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谋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的学风,魏源是当时这种学术路径的代表人物之一。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其为学淹博贯通,无所不窥”,毕生孜孜矻矻,勤于  相似文献   

10.
魏源是近代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政治家、文学家,他主张经世致用,坚持兴利除弊,改革更法,是近代经世致用派最杰出的代表之一。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既与魏源饱受湖湘学派经世致用思想和常州学派经学经世学风的熏陶和影响有关,也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学术背景,并与魏源坎坷的仕途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近人对魏源的研究和评论很多,并把他与龚自珍并列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导。魏源的著述面很广,对他的研究也是多方面的,有从他师承公羊学派,而专论其变易思想的;有从他超脱乾嘉讲求经世致用之学而探讨他对晚清学风影响的;有从他的名著《海国图志》论清王朝中先进人物如何开始放眼世界的;也有就其《元史新编》等著作论元史研究及其历史编纂学的见解的;还有从《圣武记》探讨魏源对清史研究的贡献的,等等。但是通过魏源对《明史》  相似文献   

12.
魏源作为晚清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都被放置在今古文之争的儒学思想史脉络中考察。但是,魏源虽受今文经学影响,其思想却杂糅了道家、佛家观念而有新的创见。魏源以"经世"思想为枢纽,试图重新理解传统思想中的"体用论",并以老子、《易》之"道"重新充实被乾嘉之学淘空的清儒之道统,进而发扬公羊学的"微言大义"精神。魏源的皈依佛教,并非晚年的消极隐逸,而是其寻"道"之路的自然结果。魏源所强调的净土观念虽然依托于华严宗的理事圆融观之下,但是,却因历史意识的限制,无法将净土思想中的乌托邦性格通过人类世俗历史的脉络加以展开,这也使得他无法像康有为那样,能够借助佛教的净土思想来发展出具有现代乌托邦性格的大同思想。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的经世致用思想代表了晚清学术发展的走向 ,在当时和其后都产生了影响 ;曾氏经世致用思想为晚清洋务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 ;曾国藩理学经世致用思想丰富了儒家修齐治平的内容 ,充实了“内圣”、“外王”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道德型领导力的研究是近年来组织管理学的一项重要理论探索,它主要研究领导力在道德方面的内涵。道德型领导力假定:领导者是管理活动的主体,领导者的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组织管理的成败。中国晚清时期的大思想家魏源基于“经世致用”这一根本原则,结合新的时空背景,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的修身、齐家和治国思想,其中包涵丰富的道德型领导力思想,这些思想对现代组织管理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树立 ,得益于湖湘文化的熏陶、江浙学风的影响和师友的提携。魏源将富强国家作为经世致用的目标 ,以兴利除弊为经世致用的主要途径。其思想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朱次琦作为晚清南海鸿儒,其学术思想博大精深。在晚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其治学思想主要表现出尊宋斥汉、崇朱黜王、申实复孔、尊经重史的特点,这些特点均是围绕"经世致用"、"资治明道"这条主线而展开的,在当时的条件下,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但也有值得辨正之处。  相似文献   

17.
魏源是近代中国转型时期的思想家,他在倡导经世致用、改革开放的思想同时,形成了自己的和善思想与理念。魏源指出,"仁善"是人的心性之物,但是需要培育。他从社会层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立平等、破贵贱是"和"的基础;从国家治理层面提出顺道以行、美利利天下的仁善之政,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如何聚天下之善、使天下归仁。魏源的和善思想,既根源于湖湘文化,又对湖湘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陶澍和左宗棠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而且关系密切,由"总督布衣之交"结为儿女亲家.他们是晚清经世致用思潮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经世致用、吏治行政、兴利除弊、用人育才、反对侵略等许多方面,有一致的思想与行动.陶澍非常器重左宗棠,并以后事相托;左宗棠对陶澍非常尊敬,并继承了陶澍的思想、发展了陶澍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魏源一生著述甚丰,也编辑刊印了多部经世致用的图书。魏源编辑图书以其经世致用思想为指导;在选择文章资料时以经世致用为原则,不注重文章作者身份高低,而只求文章质量;在编辑加工时讲究纲张目举,方便阅览查询;对书中所引史料敢于删减增补,查漏补缺;在编辑体例、史料引用等方面不囿于陈规定论,敢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编辑思想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海防形成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经世致用治学观的逻辑发展;其二是倔强刚毅的内在性格使然;其三是对来侵略冲击的应力回应。他提出的“师夷智”是近代海防论重兴的思想基础。曾氏在置办船炮、输入海防知识、推动海军建设、打造海防团队力量上作出了诸多努力,有助于晚清海防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