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马法是现代民法的历史渊源,它对各国民法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经济法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认为罗马法是后世民法的根源,各国民法在不同的程度上都继承了罗马法,是对罗马法的发展。对罗马法与各国民法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完善现代设计经济体制下的法律体系,促进法律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配合法学专业本科生民法教学改革,促进民法课程的建设,应对罗马法教学进行改革,强化民法学教学与罗马法学教学的相互配合和促进.为此,不仅应对罗马法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定位,其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罗马法与现代民法的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现代民法理论,而且应以此为指导,对罗马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性质、开课时间以及课时量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3.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达到了古代世界法律发展的顶峰.可以说如果没有罗马法,就没有现代民法.罗马法为中世纪后期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原则和科学概念,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役权制度作为民法物权最古老的制度之一,其演变发展的历程是曲折的,时至今日,地役权制度不但被多数国家立法所继承或认可,而且日趋完善。透视地役权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性质与内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未来的中国民法物权体系,地役权制度应有一席之地。一、传统地役权制度(一)概述地役权产生于罗马法,它首先出现在乡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与意大利人对水的利用息息相关。①古代的意大利是一个于旱的国家,地役权(特别是引水权)之重耍,使之超越普通的债权关系而成为物权的一种。之后,随着对土地利用需求的日益增加,地役权制…  相似文献   

5.
传统和解立法矛盾之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罗马法以来,民法上之和解制度便存在着矛盾。在罗马法、德国民法上。表现为和解的契约效力与其纠纷解决的立法目的之间的矛盾;在法国民法上,则表现为和解的契约性质与其具有终审判决之既判力以及与此相应的直接强制执行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在未来制定民法典时,检讨传统民法上的和解制度,使和解的性质与效力取得一致而不至于导致其作为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目的落空,是一个不可不察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陆阳 《天中学刊》2024,(1):144-149
罗马法精神既包括罗马法的法律条文,又包括其立法原则、编撰体例、编撰流程等内容。罗马法精神的近代嬗变一方面体现在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依据国情对罗马法内容及其精神的改良中,另一方面体现在马克思对罗马法宗教神学因素的批判中。在近代西方国家对罗马法编撰流程、法律内容、编撰体例的借鉴中以及马克思法学观对罗马法的扬弃中,罗马法精神的价值得到了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合同是民法最重要的法律概念之一。但在民法领域 ,对合同的定义也有种种分歧 :大陆法系合同的定义来自罗马法 ,依罗马法 ,合同为当事人间发生债权债务的合意即契约 ,在罗马法中 ,契约被定义为“得到法律承认的债的协议”[1]。大陆法系民法基本上承继了这一说法 ,将合同定义为是一种协议。如《法国民法典》所规定的合同定义为“合同为一种合意 ,依此合意 ,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第1 1 0 1条 )《德国民法典》第 30 5条规定 :“以法律行为发生债的关系或改变债的关系的内容者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必须…  相似文献   

8.
缔约过失责任早在罗马法时期已有所认识。缔约过失责任理论首先在德国提出,并被德国民法确立为一般性原则。缔约过失责任理论不仅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也影响了英美法系。英美法没有产生缔约过失责任的一般原则,而是形成了源于判例、起着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相同作用的允诺禁反言原则。我国民法采纳了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并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商洛学院学报》2016,(3):84-88
罗马法作为现代民法的源泉,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其中,监护与保佐制度作为保护民事行为能力欠缺者的人身或财产权利的制度,为现代欧陆各国不同程度的采纳。在分析罗马法监护与保佐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监护制度规定,通过二者的对比研究,发现我国立法与实践中的不足。结论认为,我国在制定民法典之际,应结合国情,积极借鉴历史与现代各国先进经验,通过扩大监护对象的范围,增加遗嘱监护的方式,明确监护监督机构等方式,促进我国监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与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实信用原则产生于古代罗马法,现已成为各国民法领域的一项普遍指导性法律原则。实践证明,诚实信用原则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诚实信用原则作指导。为此,必须贯彻诚实信用原则,重塑市场经济主体诚实信用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1.
罗马法的复兴与中世纪西欧王权的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欧中世纪的法律体系呈多元化,庞杂不一。12世纪以来,随世俗化的兴起,以城市为中心掀起一股罗马法的复兴运动,市民阶层援引罗马民法中关于绝对的、无条件的私有财产权观念,为自己的活动寻求法律依据和国家的认同,城市商业法规冲击了旧的习惯法、庄园法,间接地打击了割据,加强了集权;而君主们则吸收罗马公法中伸张君权的原则来加强统治,二殊途同归,找到了相互为用的契合点,他们共同营造着一个更为现实和理性,并体现出民族意识的统一的国家政体。  相似文献   

12.
罗马法以其契约制度而闻名,近代民法以其法律行为制度而称著。但两者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法律行为是在罗马法契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方面,近代法学家抽象概括罗马契约制度,赋予法律行为制度现代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罗马法契约中的私法自治原则和设权性特征也为法律行为制度所继承。两种制度都是当时私法体系的核心;都体现出对个人自由、私法自治的保护;都是商品经济和资本社会的产物;都为各自时代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罗马法将浪费人列寿保佐的对象之一,受其影响,现代欧陆各国建立了禁治产人制度,以限制浪费人的行为能力。我国民法亦应效仿罗马法和欧陆各国的作法,将浪费人纳入被监护人范畴。  相似文献   

14.
取得时效制度是古罗马法确定的一项所有权取得制度,200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对取得时效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笔者认为,草案在取得时效制度设计方面有创新,但总体上条文过于简化,难具可操作性。本文在对民法草案相关规定评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取得时效制度的立法条文,以期对中国民法典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个人、社会、国家三者依次递进,密不可分,因而理念和路径的选择至关重要。“中国梦”的道路上存在惯性障碍、特权障碍和制度障碍。民法理论作为市场经济的运作理念,与“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不谋而合。民法理论的实践与“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利用民法理论确立的具体规则铺就“中国梦”实现的具体路径,推进国家的法治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清除障碍。  相似文献   

16.
论罗马法的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后世民法法典编纂的楷模,它建立在高度的理性基础上。罗马法的理性在于注重求实精神,崇尚理性抽象;在于衡平性的创法,使法律与时俱进;在于重视罗马法学家及其理论化的法学思想。高度的理性使得罗马法不断丰富、完善,富有生机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I第6个专题主要讨论了希腊民主和罗马法制两个问题,涉及三点具体的教学内容:一是希腊文明形成的历史背景,二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三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就罗马法而论,它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8.
优先权是指特定债权人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享有的就债务人的总财产或特定动产、不动产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它源起于罗马法 ,法国民法和日本民法继受颇多 ,并在大陆法系国家得到充分发展。优先权具备担保物权的本质特征 ,属于担保物权的一种 ,并简要分析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竞合时的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教会婚姻法是在罗马法和日耳曼法基础上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吸纳了许多罗马法和日耳曼法有关婚姻的规定.然而,由于基督教对婚姻的理解不同,教会婚姻法必然会与民法产生差异和矛盾.在实践过程中,教会婚姻法理论必须面对现实,因此在不影响社会秩序和基督教制度的前提下,青年人有选择婚姻的自由,否则个人的婚姻自由就要让步.中世纪教会婚姻法对家庭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破坏了家庭在婚姻对象选择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自古罗马法诞生以来,世界各国的民法就对遗失物拾取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立法的体例和具体的内容各有不同。我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此也作了规定。由于我国民法中有关遗失物的规定过于简略。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将在对大陆法系的各国立法例对遗失物拾取的法律效力进行详述的基础上。为我国拾取遗失物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