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宇清 《幼儿教育》2014,(Z1):81-83
在游戏中,教师的指导往往隐含在教师所提供的环境和材料之中。教师需追随幼儿的经验、兴趣和需要,动态地调整环境和材料,从而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推动幼儿的游戏进程,增进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交往与互动,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发展。下面我通过几个案例来谈谈近年来我园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案例一:照相馆"照相馆"是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而生成的游戏主题。最初,一名幼儿带来的玩具照相机吸引了众多  相似文献   

2.
杨超 《幼儿教育》2000,(1):13-13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但指导不是领导,更不是包办代替。教师只能是参与者,只能在尊重幼儿独立性、自主性的原则下进行间接指导。1.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丰富知识。知识与经验是幼儿从事角色游戏的基础,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从一定意义上讲,幼儿角色游戏水平的提高,也正是幼儿知识经验水平不断提高的反映。2.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气氛,会使幼儿产生遐想,从而萌发他们做游戏的愿望。在环境布  相似文献   

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注重幼儿实践活动,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区域活动是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获得认知经验。教师通过对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和指导能助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区域活动材料就成了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良好手段,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挥指导引领作用,通过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巧妙提问,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的学入思考,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介入幼儿自主游戏能否有效推进幼儿发展,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倍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中,教师的语言指导策略尤为重要。若教师运用的语言不当不仅不能起到指导作用,反而会打断儿童的游戏。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适宜的语言进行指导,我们进行了以下语言指导策略的尝试。策略一:"询问式语言"指导策略在"快乐的娃娃家"游戏评价中,我尝试采用三个递进的询问式语言,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我首先问:"今天,你有什么快乐的事告诉大家?"此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是幼儿由家庭教育走向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过渡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以游戏为主.通过幼儿园作这个平台与载体,教师设计游戏并且与幼儿进行互动,帮助幼儿获得知识与一些基本技能,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地相处的习惯.本文重点探讨当前教师指导幼儿园结构游戏存在的问题,总结有效的指导策略,希望对幼儿游戏的实践与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阶段,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游戏来帮助幼儿提升自身相应的能力。因此,所谓的游戏化教学,其实就是教师以游戏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幼儿能够通过完成游戏学会相关知识,以此提高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游戏化教学是在素质教育推行后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它涉及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必然联系。对在幼儿园当中如何运用游戏教学进行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通过“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问积极的相互作用”来学习知识、技能,而操作游戏是游戏活动中的一种,是以操作活动为主体的,重视幼儿感性经验的积累和发展,以操作学习为中心的综合性游戏模式。在操作游戏中,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提供各种丰富的操作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前,幼儿游戏中教师能否通过观察进行有效指导,仍是其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以幼儿游戏案例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行为为例,针对幼儿游戏观察前无目的、过程中观而不察、观察后无效指导等主要问题,教师可从读懂幼儿的行为观察、选准适宜的观察方法、解决幼儿游戏观察与指导等瓶颈入手,提出指导建议,进而转变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逐步实现“最大程度的放手、最小程度的介入”,促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自主性游戏就是幼儿园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 ,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 ,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 ,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 ,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那如何来指导自主性游戏呢 ?它的指导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 :1 .观察的策略 2 .介入的策略 3 .讲评的策略 ,具体如下 :一、观察的策略儿童是独立的个性 ,儿童是完整的个体 ,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因此教师要通过仔细观察游戏中幼儿…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教师明确结构游戏开展的价值和内涵,是避免陷入指导误区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要围绕游戏主题进行时间、空间及材料规划以做好游戏准备;在游戏过程中应把握时机,适时介入;组织好评价环节,通过幼儿互评等多种方式启发幼儿对游戏行为进行反思并逐步整合经验,从而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凸显结构游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通过自主游戏,能够帮助幼儿认识与观察社会,建构起丰富的生活经验,并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幼儿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那么,教师如何在自主游戏中为幼儿提供指导呢?一、材料准备唤醒幼儿生活经验学龄前幼儿对于事物的认知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不足,与生活实际相符合的自主游戏有利于幼儿深入理解与学习,让幼儿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增强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材料,作为现实生活与自主游戏的连接点,唤醒幼儿的经验记忆并将其转化为真正能为幼儿所用的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13.
于琪 《学周刊C版》2015,(4):62-63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突破游戏者身份的若干困境,建立教师作为游戏者指导身份的角色规范。从语言指导方式看:研究者认为教师运用语言指导方式时需要注意建议变指令、指令变独断、询问变质问、陈述变独白、鼓励变味和示范等问题,同时把握语言指导的层次性特点。本文主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通过对自变量角色游戏的控制,检测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变化,以期证明假设——角色游戏这种培养模式能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策略,为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角色游戏的价值,指导幼儿同伴交往策略提供可依据的实证性资料。  相似文献   

14.
于琪 《学周刊C版》2015,(4):62-63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突破游戏者身份的若干困境,建立教师作为游戏者指导身份的角色规范。从语言指导方式看:研究者认为教师运用语言指导方式时需要注意建议变指令、指令变独断、询问变质问、陈述变独白、鼓励变味和示范等问题,同时把握语言指导的层次性特点。本文主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通过对自变量角色游戏的控制,检测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变化,以期证明假设——角色游戏这种培养模式能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策略,为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角色游戏的价值,指导幼儿同伴交往策略提供可依据的实证性资料。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发展历程中核心经验是必须获得的。核心经验在特定学科领域至关重要,它将用于理解和掌握该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比较-讨论-运用"的方式来有效的建构教师的核心经验意识和前阅读核心经验知识,这为幼儿的阅读区活动带来了深刻变化:教师在幼儿语言区阅读目标的制定更具体明确;教师在语言区的阅读环境创设和阅读材料投放更科学有效;教师在幼儿阅读活动的观察中可以抓住关键点;教师对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会更有效。教师的核心经验意识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幼儿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游戏由于在主题的选择、角色的分配、内容的安排等方面反映了游戏者的意愿,所以它通常成为幼儿园所进行各类游戏中频次最高、活动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种游戏。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创造性游戏,使游戏的主题不断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积累而深化,真正达到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和谐全面的发展,乃是领导创造性游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游戏中教师指导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游戏这一最能体现幼儿社会性行为的活动为场景,通过对游戏中教师指导和幼儿活动的观察记录、对比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论证教师指导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幼儿社会性行为主要从游戏层次,想像性游戏中的社会性特征,幼儿游戏中的攻击性和亲社会性行为三个维度来观察描述。教师指导则是通过教师对集体游戏的组织行为,对幼儿批评和表扬的次数,以及对集体问题的处理方式三个维度来描述。  相似文献   

18.
教师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进行指导时主要运用语言指导.教师的语言指导可分为建议式、询问式、指令式、陈述式、鼓励式、示范式、责备式七种,而这七种方式根据语言表达的开放性程度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研究者认为教师在运用语言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应注意防止建议变指令、指令变独断、询问变质问、陈述变独白,小心鼓励变味,注意示范失范.同时教师应把握语言指导开放性的度.  相似文献   

19.
徐晶晶  陈青 《幼儿教育》2014,(Z1):38-39
笔者曾经观摩了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活动"椅子游戏"。在该活动中,教师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取相应的知识经验。一、"椅子游戏"案例描述该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协商与交流解决排椅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初步建构"用椅子排成的形状与所需椅子数量的关系"。该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一)活动引入,了解幼儿已有经验教师引出活动:"以前我们玩‘抢椅子’游戏时都是由老师帮你们排椅子的,这次我想请你们来排。"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2,(3):163-166
项目活动是幼儿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之下独立进行的一种活动,主要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载体,教师给幼儿提供更多"参与""体验""发现""建构""创新"的空间和机会,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实验、探索、调查、游戏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幼儿在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感知新的事物和知识,以此来丰富幼儿的主体认知。总之,项目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