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搜热词:虚假广告网络诈骗一篇《虚假广告傍上"鸡汤文",朋友圈有偿转发1至6分钱一条》的报道,揭开了这样一个地下产业:"鸡汤文"大多由专门的微信公众号转发平台进行分发,注册人员再通过转发此类附带广告的文章来获取分成。然而,大多此类广告有虚假宣传嫌疑,广大微信用户需提高辨别能力。随手打开微信朋友圈,总会读到不少危言耸听的"鸡汤文",如《人生不得不提的30个忠告》《这五种食物千万不能吃》之类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不少学生作文脱离真实生活,容易出现"假大空"的倾向,缺少"地气"和"人气",让读者读来味如嚼蜡。然而同样的学生,他们的微博、微信却经营得人气旺盛、写出的小文字也嬉笑怒骂饶有趣味。其实,写作文和写微博、微信文字本质上都是写作,应有共通之处。学生作文也可以借鉴一下微信的"朋友圈"。微信上流行的"朋友圈",其实包含了两个步骤:"晒"和回应。首先是  相似文献   

3.
一、事件概述"千呼万唤始出来",1月25日晚间,微信朋友圈首批广告正式亮相,包括宝马中国、vivo智能手机和可口可乐。朋友圈广告以类似朋友的原创内容形式进行展现。"微信不是营销工具"的口号,也瞬间成为历史。据悉,微信的朋友圈广告采用了在Feed信息流中内嵌,与正常的单条朋友圈完全一样,由文字和图片构成,点击之后进入广告的完整H5界面。用户可以点赞或者评论,还能看到自己的好友的点赞和评论。这能够让你看到自己的朋友中谁和自己看到了同样的广告,因此迅速引爆了朋友圈。  相似文献   

4.
根据微信朋友圈真实、即时、交互、形象的特点,能实现作文教学的平等性、真实性、交互性,有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提高和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在小学高段进行"朋友圈"式作文教学研究,即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把学生以朋友圈形式分组,形成"作文朋友圈",学生分组合作写作,分组交流讲评,分组展示,共同提高,以此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获得作文学习上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一些人利用微信朋友圈散布谣言,被依法查处。一石激起千层浪,朋友圈传播谣言的案件引得人们纷纷吐槽:"是该管管了!""别让谣言污染朋友圈!"面对大家的呼吁,我们不免要思考:在微信时代,我们该如何对待谣言?近几年,即时通信工具异军突起,刷微信、看公众号、逛朋友圈等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元素。然而,在信息大潮下,也有暗流涌动;情感交汇之  相似文献   

6.
<正>在子女看来,父母进入"朋友圈",犹如多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监督者,让自己和他人的互动交流处于被压抑、被限制的状态。无论是害怕父母担心,还是不愿意让父母知道隐私,抑或不希望父母过多地干涉私人生活,"微信拉黑父母"也有子女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利害考量。面对"微信拉黑父母",只有在尊重父母和子女各自的利益诉求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搭建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7.
1月25日晚上8点45分左右,真正的商业广告在朋友圈出现了。但是,谁也说不好微信广告的首位客户是谁。因为,不同的人,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了不同的品牌——"可口可乐"、"Vivo智能手机"或者"宝马中国"。还有一部分人,甚至什么广告也没看到。在朋友圈上看到了什么,甚至成为人们自我调侃的一种新方式。没有刷出宝马广告的人,自嘲道:"看来我穷爆了这件事,已经惊动了系统后台。"  相似文献   

8.
<正>微信微资源,教学新助力。自媒体时代,网络课程资源无"微"不至。若能睿智取舍、匠心独运,此类课程微资源定能助推我们的教育教学不断实现质的飞跃。一、微信朋友圈,"圈"住资源皆是宝时事焦点,朋友圈火热速递。党的十九大报告刚发布,朋友圈就涌现各种关键词: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新战略……"两会"期间,修宪、税改、监察体制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等各种议案纷纷亮相  相似文献   

9.
"主权民主"反映了俄罗斯对当今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主权民主"既是防止"颜色革命"、对西方民主攻击的回应,同时也强调了俄罗斯民主道路的"独特性".虽然,"主权民主"体现的是权威主义的实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是一种符合俄罗斯历史、国情和民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新京报》刊登了一则消息:"朋友们快点赞,集满28个赞就能免费获得港澳游。"最近微信朋友圈流行一种点赞活动,只要用户转载商家的信息并获得微信好友一定数量的赞就可以免费旅游。经旅游部门证实,此类活动多涉嫌虚假宣传。有道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现实中,因为垂涎免费午餐,一时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的微信用户比比皆是。只需微信集赞,便能换取价格不菲的免费旅游,如此好事儿,实则闪烁着  相似文献   

11.
人权是主权的基础,主权是人权的集中和保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不允许一国侵害别国的主权;所谓“人权高于主权”,是美国借以实现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手段;美国对内坚持“主权高于人权”,对外坚持“人权高于主权”,背离世界历史潮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狂轰滥炸,在国际关系中开创了一个军事集团明目张胆干涉主权国家的危险先例。而西方一些国家为掩人耳目,还抛出了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为北约的侵略行径辩护。这种以所谓"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推...  相似文献   

13.
开学之际,微信朋友圈、各类群、QQ空间中频频出现"快开学了,请严肃告诉孩子……"。有的要告诉孩子"学习肯定是辛苦的,全世界都一样",并附有一篇文章的链接;有的要告诉孩子龙应台女士的一段话……种种诸多,饱含着诸位家长和老师的期盼、爱和美好愿望,但也反映出他们对  相似文献   

14.
“主权”概念是政治常识韵一个重要概念。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的本质决定了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性、主权性和普遍的约束性等特点。其中主权性就是指国家权力不依附于国内外任何其他权力,具有至高无上性和独立性。它表现在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但“主权”一词在具体应用时,有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正>搜热词:陪伴亲情成长一篇题为《我的爸爸》的日记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这篇日记情真意切。日记中的爸爸被形容为"工作狂",很少有时间陪作者。其中"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一句,不知让多少个正在为工作打拼、为生活奋斗而缺少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潸然泪下。比起丰富的物质生活,父母的陪伴与良好的亲子互动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相信日记中的父亲也想多陪陪孩子,但他总是被工作所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在一次访谈中,汤敏、郑也夫以及陈向东三位专家均提到慕课在应对大学扩招带来不利影响中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笔者在微信上转发了相关访谈内容,但"朋友圈"中几位研究职业教育的"大咖"均不大看好慕课的发展。他们甚至提出,如果2012年是"慕课元年",那么2014年就是"反慕课元年"。未来究竟会怎样?慕课,究竟是刚刚拉开序幕的"幕课",还是如昙花一现的"日暮之课"?这里笔者结合职业教育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没想到短短几个小时,臣才骨髓移植治疗缺的30万元就凑齐了。"26日,浙江大学一位寒门学子骨髓移植所需的手术费用,依靠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传播,以"光速"募集成功。在募捐活动发起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筹集了将近60万元的善款,而且后续捐款还在源源不断地到来。这时候,韩臣才和他的家人、同学经过商量之后决定,对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喊停",其同学除了要求大家帮助转发"请暂  相似文献   

18.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免费聊天软件。"微作文"指字数在150字以内作文片断训练的一种方式。本文分析基于微信的群讨论组、微信订阅号、微信朋友圈、群发信息等功能,在手机、平板上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教师引领学生"微指导,掌握写作方法"、观看"微课程,巩固课堂知识"、鼓励"微积累,让文章锦上添花"、指导学生"微练笔,鼓励自由习作"、带领学生"微评价,激发评价动机"五方面进行微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该报告数据显示,57.8%的中学生使用微信沟通,但有25%的中学生选择在微信中屏蔽了家长及老师,23.5%的人的理由是不想听父母唠叨,更有甚者直接把父母“拉黑”。
  这个报告一经发布,立即引来轩然大波,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朋友圈“拉黑”父母的行为可以理解,毕竟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隐私和思维方式,需要有自由的空间,父母要学会放手。也有人认为微信朋友圈是一个父母和子女交流平台。通过微信,父母不仅能及时得知孩子的最新动态,也能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多多地了解社会,而子女“拉黑”父母无疑是一种拒绝亲情交流的表现。
  作为高中生,你对子女在微信朋友圈中“拉黑”父母一定有着自己的看法,请写成文章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科技通过无所不能的智能终端,以及无处可逃的社交关系,正在把人类改造成与工业时代完全不同的新物种。对于这个新物种,"单位时间内个体被动强制接受的信息量,以及其可以主动选择接触的信息量",已经成为了一种有重要意义的"生化指标"。你每天接收到的邮件、短信、电话、微信、私信,各种应用的信息和动态推送等类型的"强制性提醒"和"打断型信息",以及你每天可以根据自主意愿去按需观看的APP或Web内容、各种微博、微信朋友圈,甚至是主动搜索和浏览等等,其实与你的能量、健康,甚至是幸福感都紧密相关。实际上,如果在这个时代的信息压过低,对于信息化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