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光伏发电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光伏微型逆变器作为能量传输的桥梁,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光伏系统的效率高低以及输出电能的质量好坏。基于STM32设计的一款光伏微型逆变器,其硬件电路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采样电路、驱动电路以及人机交互电路。通过MATLAB仿真和实物制作调试,验证了该设计,使其系统的输出能满足并网要求,并能迅速准确地追踪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电压,且当电网断电时,也能快速检测到孤岛现象并关闭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光伏矩阵的物理特性,在PSIM仿真环境下,设计融合了最大功率跟踪技术(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仿真算法的光伏矩阵仿真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单相光伏并网系统。测试数据表明,仿真模型可以模拟任意参数的光伏阵列,动态跟踪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的变化,为光伏发电系统动态仿真提供良好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作为优化光伏发电效率和更智能化的设备,现在已经得到了光大光伏电站的青睐,传统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架构连接方式是通过组件串并联组成光伏阵列后连接大功率并网逆变器,存在当有阴影时组件和逆变器功率不匹配、工作温度高、寿命不长、监控能力有限等问题。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独特的架构使太阳能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具有可以模块化设计、即插即用、安装方便、扩展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光伏发电作为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功率调节、电能质量、电压稳定和无功补偿问题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使光伏发电系统输出最大功率,一方面根据地理和气象信息通过物理跟踪时期使光伏阵列工作在最佳的朝向和倾角;另一方面通过对光伏阵列工作点电压的调节使其工作在最大功率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提出的光伏并网反激式微型逆变器系统框架,使用PSIM仿真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调节光照强度和温度这两个自变量,建立基于扰动观察法的MPPT模型、基于SOGI-PLL锁相环的光伏并网控制模型,以及反激拓扑电路模型.通过对各个模型,以及整体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各部分输出特性能够实现最终的安全并网,对光伏发电并网微型逆变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光伏发电产生的直流电能要想并入电网使用,就必须要经过逆变器的逆变。有源滤波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又十分相似,因此可以根据有源滤波和光伏并网系统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上的相似性,将二者统一起来共同控制,这样既可以实现光伏并网作用,又可以达到滤除谐波的功能。这样可以通过比较和分析LCL滤波电路在光伏并网和有源滤波上的不同工作方式,然后拿出一套可以满足二者共同需求的LCL滤波电路设计方法,达到逆变之后滤波的目的。阐述了LCL电路相比其他滤波方式的优势,并且对LCL电路的设计以及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仿真,使其达到优化光伏并网逆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光伏阵列是光伏系统的发电设备,光伏阵列中的最大功率点追踪影响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对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几种传统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的适用范围和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将变步长电导增量法与牛顿插值法相结合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扰动观测法及电导增量法相比,改进型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可对最大功率跟踪点输出的功率波形振动幅度高效控制,具有追踪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准Z源逆变器是一种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逆变器.本文用Matlab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把现有建筑的一套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改造成基于准Z源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光伏阵列模块、主电路模块和控制模块.静态和动态仿真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宽电压输入范围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设计。在光伏并网发电中,为了实现并网,直流侧电压必须高于电网电压幅值,这就对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有所要求。为了满足复杂的现场要求,该系统前端有一个直流升压电路,扩大了光伏阵列输出直流电压的范围。该系统由DSP控制,通过电压、电流测量电路和电网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使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同频同相位,并将指令电流和并网电流的偏差通过PID控制算法使指令电流实时地跟随指令电流变化。另外,该系统有相应的通信接口,具有通信功能和扩展功能。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设计了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光伏发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通过Matlab中GUIDE指令设计构建人机交互界面,在界面中进行太阳能辐照度计算、光伏阵列设计、斩波电路及MPPT算法、逆变器设计等。使用实际工程案例结构、参数等进行光伏发电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的仿真,为高校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提供了不同层次需求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利用S函数建立太阳电池通用仿真模型。根据直流升压电路的特点研究Boost电路负载电阻对最大功率跟踪功效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比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电压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从设计、数学建模、仿真等方面研究了微电网仿真与实验系统,在微电网模型基础上,采用美国西部联合电网(Western Systems Coordinating Council,WSCC)3机9节点系统作为标准输电网模型,结合硬件仿真实验平台,开发出微电网仿真与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系统、模拟输配电系统、负荷和仿真实验平台。研制的仿真及实验系统能够稳定可靠运行,实验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应用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功能完善,各方面性能能够满足微电网仿真和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两阶段多功能光伏逆变器(QMFI),有功功率借助于该结构可以在一个功率转换器内从光伏阵列直接传输到电网或负载,从而提高转换效率。此外,考虑QMFI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实现和非有功电流的补偿,提出了QMFI的数学模型,从而获得有效的控制参数。在求解过程中,采用基于旋转坐标系的分析模型,并推导了QMFI的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策略,直观地揭示了非有功电流补偿对两阶段有功潮流的影响。最后,通过3 kVA样机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设计了一种测量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实时参数教学实验平台,本实验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实验过程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相关参数的仪器功能单一,不能自动记录下实时参数和绘制精确的趋势图等问题。该实验平台既可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相关特性设备,让学生加深太阳能利用相关知识;同时又可作为商业太阳能光伏检测设备,在高等学校实验室以及光伏发电企业中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校实验室电源或线路容量较小的工况,构建了基于双变流器的电力电子课程创新实验平台,介绍了平台的主电路结构和主要环节的设计原理,并对平台的整流、逆变、能量回馈、无功生成及补偿等多项实验教学功能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不仅克服了电源或线路容量有限的缺点,而且丰富了电力电子课程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可显著提升电力电子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与蓄电池充电特性,设计了一套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光伏充电系统。该系统以dsPIC30F5011单片机为控制器,采用Cuk电路为充电主回路,根据蓄电池端电压对蓄电池采用四阶段充电控制策略。在欠电压充电阶段,采用基于PI调节的涓流对蓄电池充电;在快速充电的阶段,使用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对蓄电池充电;在过冲与浮充阶段,使用基于PI调节的带有温度补偿的恒压充电。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功率点跟踪能快速跟踪外界环境的变化,并稳定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提高光伏电池的使用效率;过冲和浮充电压精度高,能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铅蓄电池充电的简易实验教学平台,由光伏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阀控式铅蓄电池和变阻箱负载构成。以近似梯度值计算代替一阶求导,提出了一种变步长的电压扰动观察法来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以STM8S105单片机为控制器核心,采用Buck直流降压斩波主电路,结合铅蓄电池四阶段充电方式,进行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测试表明,该实验平台具有MPPT功能,造价较低、结构简单、性能良好、易于操作和维护,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A novel direct-drive type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achine (HESM)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generator is connected to an uncontrollable rectifier, and a fully controlled voltage-source inverter is used to connect the system to utility grid. An intermediate DC bus exists between the rectifier and inverter. A new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which achieves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with the control of excitation current of HESM and stabilizes the DC link voltage with the control of inverter output current simultaneously. Specially-designed buck circuit is used to control the excitation current of HESM, and grid voltage-oriented vector control strategy is employed to realize the decoupling of the inverter output power. Simulation results and experiment in 3 kW lab prototype show an excellent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ystem.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中的逆变器、非线性负载以及变压器等器件产生的谐波,会影响电能质量和安全。为了抑制系统中的谐波,使输出电流很好地跟踪并网电压,实现输出电流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带锁相环和电压反馈双电流环的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对逆变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谐波,提高电能的供电质量,满足新能源光伏并网系统对电流谐波畸变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