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于喧嚣的孤独,[捷克]赫拉巴尔著,杨乐云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假如说我有什么成熟之作的话,这就是我成熟的顶峰"、"它大概是我最好的一本书"、"我为写这本书而活着,并为写它而推迟了死亡",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  相似文献   

2.
猜书     
这里说的‘猜书’,有的学者叫它‘悬测读书法’,有的叫它‘创造型读书法。’概括起来说,猜书是指的面对值得自己认真揣摩和借鉴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可以不必忙着看内容,而是合上书页先悉心猜测一番,设想这本书、这篇文章由自己来写,会提炼什么主题,选用什么结构,从哪些方面、以哪些观点和材料、用啥样风格的语言来阐述?然后,阅读全文,拿自己的猜测与其对照:看哪些地方不谋而合,哪些  相似文献   

3.
论百读不厌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讨论会.讨论赵树理先生的《李有才板话》。座中一位青年提出了一件事实:他读了这本书觉得好.可是不想重读一遍。大家费了一些时候讨论这件事实。有人表示意见.说不想重读一遍.未必减少这本书的好,未必减少它的价值。但是时间匆促.大家没有达到明确的结论。一方面似乎大家也都没有重读过这本书.并且似乎从没有想到重读它。然而问题不但关于这一本书.而是关于一切文艺作品.为什么一些作品有人“百读不厌”.另一些却有人不想读第二遍呢?是作品的不同吗?是读的人不同吗?如果是作品不同.“百读不厌”是不是作品评价的一个标准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索一番.  相似文献   

4.
一路向前     
<正>一本书,厚厚的一本书,摆在我的案头。封面上印着我的头像——这是我的书。508页,300多张照片,20万字。看着它,我仿佛又回到了难忘的旧日时光,二十年来栉风沐雨的奔波忙碌,充满苦辣酸甜。这是不是一个梦?两年来的殚精竭虑、夙兴夜寐转瞬即逝,当这本书真切地摆在我面前时,我反倒不能确定:它真的是我写的书吗?不是幸福来得太突然,而是梦想的种子已经埋藏得  相似文献   

5.
辰目 《传媒》2007,(5):1-1
动用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投入了那么多的资金,筹备那么长的时间,规格又是如此之高,汇聚上千计的期刊界精英,吸引上万计的参加者,世界期刊大会开幕在即。它将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未雨绸缪,认真思考一番的。如果是直接的参会者,就更应看重这个问题了,因为你那么大的投入,难道不需要预测一下产出?我以为关于“产出”至少有三个着重点:期刊,数字,世界。  相似文献   

6.
张君昌同志的新《超媒体时代》出版仅一年。便创下发行1万册的成绩,这对学术作而言.无疑是骄人的记录。是什么使它赢得读的青睐.我想缘自本书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创新却又不仅是话题,它更是我们工作的动力、目标。怎样创新,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方法问题,无疑是可以提供出很多方案的。这里我举一个常用的方案,也许举得不对,请大家指正。比如可以用“找缺陷”的方法来创新,《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儿出版界在出版科普读物方面的一个品牌,至今说起这本书名,社会上仍然是有口皆碑,那么它又有什么缺点呢?找出了它的缺陷,一个新的科普读物选题也许就可以诞生了。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创新”出很多的科普选题。然而,这样的创新方法,是不是太容易了一些?很明显,…  相似文献   

8.
一盎司忠诚等于一磅智慧。 已经记不清这句话出自何处,当捧读完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致加西亚的信》后,这句话由脑海自由泛出,一百年来,是什么魅力使得《致加西亚的信》能以相同的精神和主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影响到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国家?“这本书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说了!”这本书到底又有什么魔力,让傲视天下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发出如此喟叹!  相似文献   

9.
睁眼看世界     
睁眼看世界几年前,一位朋友带给我一本美国学者的著作,让我看看写得怎么样,有什么新观点。这本书是研究中国工业和工厂体制的。我自己从小在纺织厂长大,自以为对中国工厂很了解。读完这本书,我冷汗直冒,没有想到一个美国学者把中国工业和工厂分析得那么透彻深刻,许...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读了山北京晚报编辑、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微型报告文学选》后,心里不能平静。这本书收编了51篇短文,每篇不过千字左右。这些小小报告文学,不拉架势,只是娓娓道来,读起来亲切,朴素而且玲珑,大家喜欢这样短小、精炼的微型报告,它似乎更符合于新闻报道的要求,针对性强,能抓住要害。而又反映迅速。这是应当提倡,应当推广的,看了这本书,给我以下几点启示: 一、立意要深刻新奇。郭沫若说过,“黄金只有一点点,但还是有它的份量,牛类虽然一大堆,份量却不见得有多重”。微型报告文学就应当以最小的篇幅  相似文献   

11.
我面前摆着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趟过新闻那条河》。我奉劝年轻的新闻记者读一读这本书,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即使老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界领导干部也不妨看一看这本书,知道我国基层新闻界隐藏着多么可敬可爱的人物。这本书的作者周克冰,我以往并不相识。从什么时候起,我看到一张新闻业务小报《新闻桥》(四开四版半月刊)。这刊物上面每期都有一篇周克冰同志的两千来字的文章,首先是它清新活泼的文笔吸引了我,读起来如泉水般清澈。文章往往从一个小问题着手,从一个缺口插进去,引发出许多有趣的事实和议论,从小看大,作者从一个小问题阐发了一…  相似文献   

12.
当我快要写完这篇短文,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稍稍停顿了一下,想了想:它最打动我的是什么?是华丽的图画?还是一串串奇遇?嗯,是华丽与奇遇之上的甜柔的气息最让我感动,这气息一定来自旁帝的家。  相似文献   

13.
起先,是一位晚生代作家向我推荐这本书。接着,我先生逛书店时带回了这本书。他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的独特的装帧。后来,他在为我的小说集设计装帧时借鉴了这本书的特点。再后来,我才看完了这本书。时间已是1999年春节前夕了。书和人一样,认识了不一定立即阅读,好书更常会这样。它挤在家中顶天  相似文献   

14.
我以为,一本书,只要是诚实的表达,它的灵魂必然是和作者的经历和处境相关。一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可能不在于它告诉了读者什么有用的信息、深奥的道理,而在于它传达的作者的困惑、作者基于经验的思考的印迹。我以为解读这本书最隐秘的部分离不开作者这样的经历和处境:从校园到校园却不安心于校园,曾经向往学术现在却在学术体制内承受种种切肤之痛。其实,无论体制内体制外、媒体人还是学者,他们具体的经验虽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上海文化出版社送给我两本《中国禁书大观》。我很感兴趣,一口气读了下来,读毕掩卷深思,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值得回味,是应该读的一本书。主编是安平秋、章培恒先生,作者有陈正宏等二十五位先生。他们很下了一番功夫,很愿意为读者提供一份好的精神食粮,他们达到了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新华书店究竟是根据什么提出每本书的订数的?这是大家关心而又议论较多的问题,我想就了解所及介绍一点情况,目的是使社店之间相互了解,更好地配合工作。一年要看三、四百万字的目录  相似文献   

17.
在众多的鲁迅研究专著中,它也许算不上出类拔萃之作,但却不能不承认它是一本角度新颖、观点独到的书。有谁以“鲁迅名篇问世以后”为题写过文章、出过书么?这里就是。这本书动人之处,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玄而又玄的哲理,而是——生动的文笔、翔实的史料、严谨的态度、科学的分析,以及新颖、独特的论述角度和论述方法。我以为,对于鲁迅研究,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对于鲁迅作品爱  相似文献   

18.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访北京高立电脑公司总裁吴妙琳本刊记者刘茜茜面对滚滚商潮,你我都在想什么?面对市场经济,你我又想干什么?面对这个话题北京高立电脑公司总裁吴妙琳一番感慨地告诉我:“90年代是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也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一个潮头、一个...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地不明     
一次逛书店,只见柜台前簇拥着一大圈人,正在争先恐后地看一本名为《目的地不明》的书。拿到书的人,前边翻翻,后边翻翻,然后皱皱眉头,又把书放下了。一连几个读者都是这样。这倒引起了我考察一番的兴趣。我挤到圈子里,问一个刚放下书的读者:“不喜欢吗?”他的回答颇为生动:“没有前言,没有提要,没有出版说明,也没有译者后记,真是‘目的地不明’,不知是一本什么书!”我接过一看,果然前后光秃秃的,连目录也没有。面对着这样一本书,读者如坠入五里雾中。  相似文献   

20.
止庵 《中国编辑》2004,(4):28-29
一本书畅销,本身并不是普通读者读或不读这本书的理由。对读者来说,读书纯属一己之事,自有取舍标准;即便与别人所读相同,也是经过一番考量的。读书不是凑热闹,所以无所谓“畅”,只要“销”就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