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中的“陌生人”在北京朝阳区城乡结合部某庄,有一群来自四川省同一山乡的人,他们栖居在租来的平房内,生活环境类似想像中的“贫民窟”。他们从事的都是城里人认为最苦的、脏的、差的、重的、危险的活计。他们大多老实传统、安分守己,其口头禅是“三得”,即“干活要苦得,平时  相似文献   

2.
贫民窟是城市贫困居民聚居的区域。联合国人类居住规划署将贫民窟定义为"以低标准和贫困为基本特征的高密度人口聚居区"。尽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名称、土地使用权保障和建筑结构各有不同,但人口过密、不安全的居住状态、缺乏干净的水、电、卫生设施以及低标准的基本生活服务和贫困的生活状态是大多数贫民窟所共有的特征。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为城市居民提供物质产品的一种农业形态。是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业融合的农业综合体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协调统一,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融合一体。  相似文献   

3.
“我要活着并看到一所工人住的水泥房子能够在一周内建好的那一天,如果我成功了,就能让大家脱离城市贫民窟。”托马斯·爱迪生在1906年把他的计划公布于世。但用混凝土制造房屋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发明的奇才有能力把他所想象的任何形状制成混凝土模型。就是这些话,这些最好的动机,使爱迪生踏入艰难的历程。实践证明这比他发明白炽灯还难。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研究:基于国别经验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通过对其他国家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住房、治理贫民窟的经验与教训的分析,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应该是: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住房视野、大力推进公共住房建设并出台配套政策和长远规划、培育城市房屋租赁市场、改变农民工安置区的建设理念、妥善规划城乡结合部的发展、集合社会大众的力量等。  相似文献   

5.
西方通俗音乐中的“爵士”(jazz),绝非英国的某位爵爷Sir。它最早是加勒比混血儿(Creole)土语的一名词,指该地区民间流行的一种节奏规则(4/4)的舞曲。但关于这个词的来源,有不下十来种解释。一说它本发源于美国新奥尔良的所谓“烂污”居民区,也是贫民窟的黑话,暗喻男女性行为,又说是  相似文献   

6.
祝艳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55+75-155,75
土地资源规划配置是当前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合理的规划配置土地资源是确保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关键。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进行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最终可导致的结果是城市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的混乱装换,从而导致城市部分地区出现凋败现象,形成"贫民窟"的状况,从而形成土地收益的严重损失以及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农用地的非农化转换,大量的降低了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7.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户外空间环境的关系正随着人类生活观念的变革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得越来越密切。从“城市家具”与城市生活、“城市家具”与场所空间、“城市家具”与城市性格三个方面来阐述“城市家具”与城市景观环境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互动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鉴于国情约束,中国不具备一般性地模仿欧关现代化进程中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条件。1998年我国明确提出的“城镇化”战略,是对县及县以下城镇在国家没有投资的情况下仍然大量增加的客观情况的认可,但许多实际问题导致“城镇化”陷入僵局。中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避免其它人口过亿的大型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盲目扩张导致的大量贫民窟、黑社会犯罪等造成现代化进程中辍的不稳定问题。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农村社区土地和乡镇企业产权关系,优先发展中心镇,同时改革地方治理结构,理顺建制镇与村自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理念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城市”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作为巨大的系统,“数字城市”涵盖着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数字城市”不论从本身的建设架构、建设初衷,还是服务对象来说,都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数字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非技术层面上的人文因素,“以人为本”是“数字城市”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轨迹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数字城市”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决定“数字城市”建设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而决定能否“人和”的重要前提之一在于是否充分考虑“以人为本”。本文从“人本”的角度分析“数字城市”对未来城市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和这种影响对“数字城市”建设的潜在要求出发,提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数字城市”规划思想,将“以人为本”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0.
纵观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也就是城市化的历史。在资本的趋使下,劳动农民日益破产,他们不得不远离家园,到陌生的城市去寻找就业机会。于是,在高楼林立的同时,大片大片的贫民窟也随之产生。如果说,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产物,受历史必然性的驱使,还有其存在理由的话,那么这一历史在当今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1.
对生态城镇的规划建设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面临的“城市病”越来越突出,为了寻求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结合城市规划理论和我国国情,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并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及内容,探讨了“生态城市”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辨析智慧城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等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之间的联系入手,厘清了“智慧城市”中“智慧(smart)”的本义强调的是“灵敏、快速反应能力”,进而阐释了中国特色“智慧城市”的建设要领和易走入的误区:论述了智慧城市规划中信息化的“复杂性问题和不确定性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论述了规划智慧城市的战略视角、思维方法和战略重点;详述了智能城市的规划与顶层设计;指出了政府在智慧城市长远发展中的作用,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合乎逻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当前新基建的背景,借助中国2009—2017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提高了城市创新能力,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方法估计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能显著提高城市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而驱动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创新效应在东部地区城市、等级较高城市、规模较大城市以及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城市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中国进一步深入实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政策、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对城市产生多方面的社会影响.“智慧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张扬绿色消费模式、满足居民安全需求、提高闲暇生活质量、拓展人际交往空间和扩大居民社会参与.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家庭结构的多元化、推动社会阶层结构的中产化、实现社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促进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一体化和推动社会消费结构的高度化.为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升级“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的产业发展,加大对智慧城市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培养智慧人才,营造“智慧城市”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王泽斌 《百科知识》2009,(19):33-3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许多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而“生态建筑”,有人也叫它“绿色建筑”,则是“生态城市”建设中一个关键的要素。我们经常提到或者听到“生态小区”、“生态建筑”,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些东西,它们又是如何实现“生态”的呢?  相似文献   

16.
城市管网就像城市的“血管”,是城市的“生命线”,日夜担负着传递信息和城市的补给、排泄工作,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自己的实践,浅谈城市管网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美娜 《科技风》2023,(3):83-85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张,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凸显。文章在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海绵城市”理论及实践可行性,立足于城市设计层面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数字城市”及其认识与定位误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崇明 《科技管理研究》2003,23(4):13-16,12
本文从“数字城市”概念、特点及其对城市的影响出发,辨证地分析了对“数字城市”的一些认识问题,指出“数字城市”是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思路、方法与工具,“数字城市”不是城市建设规划高级阶段也不是城市建设规划的终极目标,而是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带来的城市建设规划中所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论信息化与"城市病"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信息化这一历史机遇与“城市病”这一历史痼疾结合起来研究,以“城市病”的病因为线索,以“城市病”的治愈为目标,较为系统地剖析了信息化对城市资源禀赋、产业更新、用地格局、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城市利用信息化优势进行“城市病”治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数字武汉总体框架与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城市”是当今信息化建设的热门话题,许多城市都以“数字城市”为旗帜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阐述了“数字武汉”建设目标和总体框架,论述了数字武汉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介绍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政务地理信息系统、三维数字地图系统等重点应用系统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