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要有考试,教师就总有讲不完的知识,学生就总有做不完的习题."这是许多教师和学生的深切感受,我们如何才能做到:逃离题海、质高量少、低耗高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不久前笔者所在学校举办的"宁德市普通高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上所展示的课例《分步乘法计数原理(2)》为此研究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2.
对于素质教育,我们并不陌生,也能认识到其实施的必要性。但在学校教育实际中究竟如何才能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实施,这可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在此,结合本人学校管理的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供同仁们参考。一、建立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过去我们认为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保证有能力有水平的学生能够升学,尽量提高本校的升学率;学生的根本任务就是搞好学习,就是按照学校和教师的要求不断努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好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尽量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升入高一级学校。这便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办学理念。实…  相似文献   

3.
史丽芳 《成才之路》2012,(20):75-75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一切都那么新鲜,一切都那么好奇,总有干不完的事,总有使不完的劲。无论是体育课,课外活动,还是各种竞赛,都能认真对待、积极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走向成熟。去年暑假,市里和学校对教师们进行了新课程培训,以下就是新课程带给我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惠州市惠城区仲恺中学黄华章校长每次和前任老校长方文良老师碰到时;两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讨论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而最近,两任校长却把话题转到了学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上来。  相似文献   

5.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怎么了?吃的是精品,穿的是名牌,上的是重点校,请的是名家教,早晨送,下午带,晚上陪,还不好好学习,整天叫苦连天,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老师们也慨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充耳不闻,老师这边是煞费心计,学生那边是毫不领情。家长、老师的高付出、高期待换来的却是学生越学越痛苦,越学越厌学呢?我想下面这个童话故事可能会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有所启迪。故事是这样的:动物们为了应付日益变化的世界,决定创办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设有跑、跳、爬、挖洞、游泳、飞行等科目。学校为了培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柳永忠 《中国教师》2009,(12):44-46
<正>我们往往习惯于把学习成绩暂时落后、行为习惯不符合学校规范的学生称之为"后进生"。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就成了一个学校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7.
洪伟 《教学月刊》2007,(5):59-62
一、现状初中“科学”总复习阶段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总有布置、批改不完的习题,学生总有做不完的作业;教师疲于找题讲题,学生劳于做题听讲。“题海战术”是当前初中“科学”总复习中常见的习题训练方式。这种高强度大题量的训练方式使投入与产出很不相称,而且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真正实战时,许多学生做题时连题目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应试教育转化成素质教育,但并不是说就不要教学成绩了,教学成绩应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好的素质教育教学成绩也一定是高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就是要在课堂上处理完应该处理的问题,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所以学校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采用循环大课堂模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借鉴其他学校,如杜郎口中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又有所创新,用适合自己学校条件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儿子上小学了,每遇助残日或哪里有什么灾害,儿子的学校总号召学生捐款送爱心。捐完款,学校会按捐款的多少给班级记分,并会把捐款10元以上的学生名单写在一张红榜上,榜题赫然写着“爱心明星”。自然,捐款越多,名字的位置越靠前。鲜红的明星榜就张贴在学校门口,显要醒目,进进出出的教师、学生、外来人员都禁不住驻足观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推行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负担,但学生的书包还是越来越重.学生每天有上不完的课、背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作业,整日在题山试海中挣扎,很少能有喘息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我校原是河东区一所基础薄弱的完中校,近两年来,校风、校纪、校貌、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师们开始热爱这所学校,他们劲头足,在全力抓教育教学;学生中的学习空气浓了,秩序井然,过去那种“脏、乱、差”的现象,再也看不见了。学校出现了生机和活力……1987年初三学生的毕业率、升学率和高三学生的毕业率均达100%,还有13名学生考上了大学。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为什么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一、办好校办工厂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办好学校,就得添置设备,搞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职工福利待遇,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这一切,都要用钱。钱从哪儿来?我们国  相似文献   

12.
当令,教育有很多让人不理解的现象——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应试教育却抓得扎扎实实;对学生负担过重无不表示忧心忡忡。但教师们依然督促着学生挑灯夜游于题海……面对种种尴尬,学校、教师对此往往满怀委屈之情,众口一词称“被逼无奈”,大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味道。我们不禁要问,教育哪来这么多无奈?  相似文献   

13.
【正】对素质教育"推而不进"的现象,专家们分析出许多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应试教育"分数为上"的教学目的在掣肘。学校和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关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很多学校只提携成绩好的学生,对于中等以下学生持"放弃"的心态;中考、高考前,为了升学率,有的学校甚至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学校教育"低效"甚至"负效"的评议,有如潮涌,呼声不断。有对学校办学效能的质疑,有对学生基本公民素质奠基不实的忧虑,有对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强烈不满,集中到一点,就是对教育质量不高的痛心疾首。作为警示和鞭策,需要正确面对、敢于直面而不回避;需要冷静思考,探寻解决"低效"的策略。我们京口区教育局从深入调研入手,认真分析问题,积极征询专家意见。早在2003年初,即多次专程登门拜访华师大、江苏省教科院、南师大以及苏州大学的专家学者,求教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良方。多次邀请专家们来京口区学校现场考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指导。专家们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给予的理论引领和行动点拨,让我们思绪激荡、眼界大开。在区域性实施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努力摸清问题的症结,选择适当的抓手,为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拟定新的实施策略,逐渐形成了较明晰的焦点——提高质量必须研究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正>对素质教育"推而不进"的现象,专家们分析出许多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应试教育"分数为上"的教学目的在掣肘。学校和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关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很多学校只提携成绩好的学生,对于中等以下学生持"放弃"的心态;中考、高考前,为了升学率,有的学校甚至还要"劝退"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16.
董建梅  韩伏彬 《广西教育》2011,(26):34+45-34,45
在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的今天,有不少学校仍然无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灌输式教学依然盛行。许多学生学习方式是被动、机械、单一的,学习任务格外繁重,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此种现象令我们深思:究竟其原因何在?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我们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从内因人手往往是使事物发生质变的起点和突破点。因此,着力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而使学校的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不失为一种思路。那么,转变学习方式又应从何人手呢?以下几点看法,提出来与老师们交流。  相似文献   

17.
俞碧波 《班主任》2007,(12):37-37
我曾经在一位班主任的博客上看到这么一段话:"真的,我很辛酸。这一天,我不停地上课,批改作业,讲解试卷,我已经是声嘶力竭、筋疲力尽了。一下子觉得自己特别委屈!学生有困难可以向老师说,那老师呢,我向谁去说?"这位老师说出了我们班主任的心声。早上,最早走进教室的是班主任,傍晚,最晚离开学校的还是班主任。中午吃过饭想休息一会儿,却总会有学生敲门,什么"本子不见了""某某作业没交上""某某不打扫教室"……总有处理不完的事,让班主任时刻提心吊胆。这些,班主任们肯定是感同身受的。  相似文献   

18.
陈亦冰 《上海教育》2011,(17):44-44
招生考试题目不要越出越难,教学要求不要越提越高,教学进度不要越赶越快,要尽可能让学校、老师、学生、家长都能静下心来,认真地教,愉快地学,轻松地养,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才真正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9.
郦腊凤 《教育文汇》2003,(12):19-19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禁果”效应在我们的学校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有些学校总喜欢禁止学生干什么事,不准怎么样,其结果是越禁止的书学生越想看,越禁止的事学生越想干。有许多书,学生本来并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去看,  相似文献   

20.
<正>身为语文教师,每到作文课,如此景象我们一定不会陌生:总有学生愁眉苦脸,东张西望,难以落笔;也有学生独辟蹊径,急搬"宝典",临时拼凑;还有学生不假思索,动手就写,随意挥就……如此对待作文,质量可想而知。作文写不好,时间一长,学生们难免怕写,怕写就不想写,越不想写越疲于应付,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写作文也就似乎成为了学生们语文学习的一种负担!作文真的那么令人生畏,让人烦忧吗?其实,只要我们培养兴趣,注重积累,端正态度,掌握方法,用心去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