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丽 《成才之路》2014,(1):78-78
正【知识目标】①理解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和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有无。②会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及计算滑动摩擦力大小。③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方法,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预习案如下:问题导读(阅读教材58页和59页关于"滑动摩擦力"的部分,完成下列问题)①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②方向:总是沿着()面,并且跟物体的()方向相反。③大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对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同时在“制订计划”环节中认识控制变量的意义和方法。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诸多表现中让学生探索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体验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德范 《辅导员》2009,(10):29-30
摩擦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它有时对人们有益,有时对人们有害。皮带传动中,皮带与轮之间的摩擦是有益的,机器转动部分,轴和轴承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应尽量减小。众所周知,摩擦力是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中的一种,是力学的重点内容,亦是学习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难点内容。本文从摩擦力产生情况出发,对摩擦力的大小、方向、摩擦力的做功情况,摩擦生热问题逐一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对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同时在"制订计划"环节中认识控制变量的意义和方法.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诸多表现中让学生探索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体验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三维课程目标的均衡体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教学案例: 人教版新课程《物理》共同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3节《摩擦力》。 学生在初中定性地学习过摩擦,包括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等内容,并掌握了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还通过实验的方法定性地研究了滑动摩擦力与表面状况有关。高中物理《课标》在这里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相似文献   

6.
<正>一、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的改进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摩擦力一节中,为了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材的提议和我们实际所作的实验方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不同材料的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或高等院校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要提高实验精度、验证实验结果,首先必须解决好摩擦力(粘滞力)的问题,文章讨论了用打点计时器及气垫导轨、光电计时系统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如何平衡摩擦力(粘滞力)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的高、初中物理教材和实际问题中都涉及摩擦力的教与学问题,而摩擦力又是一个变化多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力。在课堂上要弄清楚摩擦力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借助有关的演示实验,但实验室却没有现成的仪器。为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笔者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组装了一套简单的摩擦力演示装置,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摩擦力演示装置结构有以下各部分组成:①底座(长×宽为120cm×40cm)②支架(长×宽为100cm×30cm)③带有定滑轮的立柱(长×宽为100cm×2cm)④重垂线(线长30cm)⑤木板刷(长×宽×高为12cm×8cm×4cm;…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中,“摩擦力”一节教材中没有设计演示实验,直接给出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大小:滑动摩擦力f=μN;静摩擦力0相似文献   

10.
摩擦分静摩擦(物体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摩擦)、滑动摩擦(物体间已经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和滚动摩擦(物体间发生相对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因而摩擦力相应地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相似文献   

11.
摩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摩擦力是初中物理重要的力之一.尽管初中没有给出有关摩擦力的定量计算式,但我们在很多情况下,还是能够根据题目条件来求解的.下面就介绍求摩擦力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摩擦力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在苏科版教材的编排上,第一节是滑动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探讨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第二节是改变摩擦力的方法。另外,介绍静摩擦、生活中的摩擦现象等。结合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的学习情况,文章重点探讨课堂导入、概念建立、影响因素、教学启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结构基本知识力力的概念 (理解 )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 (知道 )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 )力的测量 单位 (知道 )弹簧秤的使用 (会 )力的三要素 (理解 )作力的图示与示意图 (会 )力的合成 合力的概念 (理解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掌握 )重力概念 (知道 )大小与质量的关系G =mg(理解 )方向 (理解 )力和运动惯性及惯性现象 (知道 )惯性定律 (知道 )平衡力 概念 (知道 )二力平衡条件 (掌握 )摩擦力概念 (知道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知道 )滚动摩擦 (知道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知道 )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知道 )二、复习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课程中需要讲解两个互相接触物体之间的摩擦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 ,机器设计制造和运转中更是经常碰到摩擦现象 .本文就平面滑动摩擦和柔韧体摩擦中的力学问题作一分析 .1 平面滑动摩擦物体之间的相互摩擦是物理、机械和化学等现象的综合 ,要完全正确地解释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机理是比较困难的 .而且随着摩擦状态的改变 ,如干摩擦、液体摩擦、半干半液体摩擦等状态 ,其摩擦性能有本质的区别 ,其摩擦力的大小及计算方法差异很大 .其中最基本常用的摩擦力计算方法仍以在 1 781年由库仑实验所得的干摩擦规律———库仑定律为基础 .平面滑动…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解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逻辑推理,结合举出反例的方法,说明小球在光滑(这里的“光滑”不是指没有摩擦力的理想状况,而是指摩擦力相对很小的情形)的魔力筒内壁运动轨迹呈螺旋形曲线下降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可能增大,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小,具体结果取决于魔力筒母线的形状.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教材中,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都有类似这样的论述:“大量的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而加拿大的《Conceptual Physics》、新加坡的《Physics:A Course For“0”Level》、新西兰的《Physics》和美国的《Physics(PSSC)》等教材,只讨论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都没给出确切的结论。我国一些大学物理教材仅含糊地提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具体什么关系却没有详细介绍。针对教材中对这一问题处理方式的不同,最近我们…  相似文献   

18.
力的合成和分解是高一物理的力学的重点实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存在以下不足:(1)没有实验支架,不易固定橡皮条和滑轮;(2)不易准确的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3)下面绳子上的  相似文献   

19.
正摩擦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摩擦是有利的,比如人行走时鞋子与地面的摩擦。诸如这类有利摩擦,我们往往需要利用起来,并运用摩擦力的知识使其增大。而对于诸如机械轮轴间的有害摩擦,我们应该尽量想办法减小摩擦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知识点虽然简单,但每年的中考都不乏其身影。下面列举2014年中考真题给予解读,供同学们学习之用。一、增大摩擦力的方法一般而言,考查增大摩擦力时,主要针对增大滑动摩擦力。而由滑动摩  相似文献   

20.
万舒 《今日中学生》2007,(17):21-22
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遇到(看到)摩擦这一物理现象.可见,摩擦与我们息息相关,如我们用笔写字,笔尖与纸面就发生摩擦;走路时,鞋底即与地面发生摩擦,等等。总之,只要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作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即形成摩擦(图1)。这时在接触面上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挤压)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