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文化具有显著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和融合作用,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内趋力。近几年来,我们科技实验小学在文化建设方面重在“三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上狠下工夫,形成了鲜明的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2.
一、学校文化力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师生在学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明总和。学校文化不等于学校文化力.“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只有它转化为力量时,才能称之为文化力。”也就是说,一所学校即使拥有良好的文化要素,也未必会形成良好的文化力。只有当文化要素通过学校管理者的有效运作后,其“正能量”助力于学校、社会的发展,才能称之为“学校文化力”。  相似文献   

3.
能够在明天立足的学校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据网络调查,“学校文化”排列在10条核心内容的第’二位,由此可见其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学校崛起于“众校之林”的核心要素。一般来说,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共同坚持的一整套信念和行为方式,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和习惯,而且大家都认为这就是一种顺理成章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文化是学校历史的积淀,属于“昨天”的范畴,但是学校要发展,其文化不能一成不变,也必须与时俱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相似文献   

4.
陈林 《江苏教育》2023,(2):26-28
“文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词。中国的学校无论进行怎样的文化建设,都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无论进行怎样的文化叙事,都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一种“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与阐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中形成学校文化认同;应用与洞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照中演绎学校文化叙事;神入与自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中实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超越。只有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根”的作用,学校才能准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反学校文化”是指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一种文化现象,现阶段其在文化行为上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统”的学校教育文化及其精神的反叛、挑战与抵制。青少年“反学校文化”既具有消极影响,但同时也是学校教育自身变革与发展、学校文化改进的潜在推动力量。在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下.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评价与选择,提高他们的文化批判意识及文化判断能力,既是引导青少年文化合理建构的基本策略,也是现阶段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快乐是人因需求得到了满足,于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当快乐与学校文化相遇,就形成了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快乐学习和终生幸福为基点的“快乐教育”学校文化理念.“办快乐教育,使学生是最幸福的”,这就是我们迁安第二实验小学的“快乐教育”的目标,也是家长们、孩子们的心愿.  相似文献   

7.
学校质量是学校提供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习成就与教育目的相符合的程度.学校质量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对学校质量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学校质量文化建设存在“绩效本位”和“学生本位”两种取向,需要在吸取两者优点的基础上,在质量领导文化、质量战略文化和质量保障文化三个维度上推进学校质量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的选择功能始于学校文化之间是有等级的,学校文化之间的等级性是总体社会结构的反映.此为学校文化的一种逻辑.此种逻辑会引发两种意外后果:其一是制造“帕累托最优”之障碍;其二是造成帕金意义上的“社会排斥”.学校文化的另一种逻辑在于其同化功能.学校文化的同化功能根基于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它将社会系统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传...  相似文献   

9.
杨爽 《辽宁教育》2010,(7):17-18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之教师文化内隐于教师心灵,外显为学校的校风、教风。教师文化的打造非朝夕之功,它需要学校始终如一的密切关注,合理有效的氛围营造,步调和谐的共同提升。近几年来,在西岗区教育局“让每个学生都进步、每位教师都成长、每所学校都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第七中学通过构建文化阵地推动教师“过三关”,让老师们在这片洋溢着激情与活力的热土上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的基本主题。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少地方政府及学校都提出了“打造学校品牌”的口号。应审慎对待品牌概念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如果全盘照搬企业中的品牌概念,会给学校发展带来不良后果。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提升学校品质应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努力方向。学校品质是“学校品位”和“学校质量”的统一,核心是从师生的视角来发展和提升学校。“学校品位”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学校课程”和“学校建筑”上,“学校质量”可视为由“学生学习质量”和“师生校园生活质量”构成。要强化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课程教学的深度变革,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彰显学校建筑的“场所精神”,通过这些策略来有效提升学校品质。  相似文献   

11.
刘红 《江苏教育》2010,(11):34-36
在“文化立校”。追求学校内涵发展的今天,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方式上仍处于孤立的、封闭的状态,即使出现了问题和困难。也忽视交流研讨,更谈不上合作分享。秦淮区则将区域内的学校组织起来,构建了“秦淮区学校文化建设共同体”。以共同的愿景、协进的策略,加强区域穴各所学校的交流与互动,分享教育资源,引领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发展,推动区域教育品质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文化如水,虽无形,却无所不能。一所学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以至成为优质的品牌学校,靠的就是优秀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办教育,就要在文化影响上下功夫,从“文化自觉”达到“文化实现”。教育传承文化,文化滋养教育;文化支撑管理,管理塑造文化。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建设专业发展学校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不能只停留于介绍层面,“一厢情愿”地谈论“启示”也不能使域外经验转化为真实的实践力量。从内在契合性上讲,专业发展学校与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冲突。消解冲突的关键是重构学校文化,建立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这个词发源于“企业文化”。近几年来,许多教育专家借鉴“企业文化”,提出“学校文化建设”一说。企业文化强调的不是企业去谋多少利,而是去寻找企业管理层与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强化教职员工构建学校“精神家园”的追求。学校文化不同于过去所理解的校园文化,不是简单的学校文艺活动或课余生活,不是单纯的教育理念和学校形象设计。学校文化内容包括观念文化、物质文  相似文献   

15.
透视学校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有关学校文化的研究在我国理论界已持续多年,研究成果令人欣喜。本文拟从形成因素、基本特点以及衡量指标等方面对学校文化作一透视。一、学校文化的涵义“学校文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华勒最早提出的。1932年,他在其《教育社会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学校文化”这一表述,并把“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后来,各国学者对“学校文化”的表述缤纷不一。我国学者近年来对“学校文化”的定义也有很多,其中朱颜杰在其《学校管理论》中辟有“塑造学校文化:一个生存战略…  相似文献   

16.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有着很强的现实必要性,无论在体现学校的教育性本身,还是在强调学校个性化和提升学校影响力等方面都是重要的动力源泉.学校文化建设将会在支持品牌形象提升、强调连续发展规划以及引领先进文化风尚等方面体现出其深刻的价值内涵.当然,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从理论描述走向实践构建,只有践行从“主外”到“主内”、从“强化”到“感化”及从“重物”到“重人”等转变才可以说学校文化建设在实践策略上取得了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柳梅 《吉林教育》2006,(1):42-4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学校发展的摇篮。”因此,创新发展思路,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唯一出路;创新和培育学校文化,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8.
职业学校文化特质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文化概念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校园文化到学校文化的发展过程,而且人们在职业学校文化方面的研究也较为薄弱,对职业学校文化特质的认识,也还停留在对一般意义上学校文化特征的理解上。职业学校文化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基础上的组织文化;是一种以科学知识为主要线索的相对稳定和独立的文化;是一种“为了生存”的实用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兼具积极和消极功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反学校文化”现象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其概念的内涵仍然很模糊,人们在界定“反学校文化”时存在诸多困惑,在实践中的引导策略也存在诸多缺失。从多学科视角有利于深入探索“反学校文化”的内涵,“反学校文化”有多层涵义,不同层面“反学校文化”的性质及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从多层面构建其概念体系,有利于针对性地引导“反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20.
对“学校文化场”的建设与作用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文化场”是学校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精神 ,学校管理模式、学校的形象对“学校文化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学校文化场”一旦形成 ,就具有激励和凝聚、熏陶和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扩散与辐射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