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怎样实施好“愉快教育” 1.根据教育要“三个面向”的要求,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中外教育家关于“乐学”思想的论述,在教育观念上来个转变,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思想理论中的精华,如“乐学观”,又要积极吸取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确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工作目标。 2.“愉快教育”的核心是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唤起学生的自觉性。因此,教师在实施“愉快  相似文献   

2.
“乐学”的误区湖北省松滋县农牧教研组覃章俊编者按:“乐学”、“愉快教育”、“快乐教育”,这些年在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有了一定的影响。虽说法不一,名称各异,但大同小异,意在选择适合儿童心理、生理的教学模式,以减轻学生求知过程中过多的负重,但在实施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关朝文 《双语学习》2007,(7M):59-59
教师要给学生打造一个愉快的世界——使学生愿学,给孩子营造一个活动的天地——使学生想学,给孩子建构一个学习的模型——使学生乐学。我国古代教育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好学、乐学”即“喜欢学,乐于学”才是治学的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愉快地学习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愉快教育”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性,从而使教学生动、活泼,学生身心愉悦。教师作为中心人物,怎样给学生插上翅膀,让他们在英语的自由王国中快乐飞翔?下面浅谈一下我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向树林 《教育艺术》2000,(12):11-12
学生是否乐于学习,与教师的“教”密切相关。先有教师的“善教”,才有学生的“乐学”。反之,学生就会视学习为苦事,甚至产生消极、对立、厌学的情绪。在“善教”与“乐学”之间,“善教”是前提.“乐学”是目的。没有老师的“善教”,何来学生的“乐学”?  相似文献   

5.
一、树立“乐学”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树立“乐学”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1) “乐学”与“勤学”。儿童的“勤奋”主要来源于对学习的兴趣,愉快的成功体验是产生力量的源泉。(2) “乐学”与“质量”。“乐学”的实施能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认知兴趣,有助于消除心理疲劳,调节生理功能,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体验到学有所得的愉悦感,进而使他们“爱学”。(3) “乐学”与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主张:“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日本等国家重视“快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我国近些年来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也对“快乐教育”、“愉快教育”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乐园中育人”的理论。“乐趣教育”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它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特色,以培养学生学习情绪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可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础英语》的作者埃克斯利说过:“凡  相似文献   

7.
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水平,使作文教学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就必须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 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一、变“苦学”为“乐学”这就要求教师着眼于引导。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作文课的教学尤其如此。现在 的学生怕作文,肚子里没墨水,找不到材料,怕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所以,要变“苦学” 为“乐学”,就需要提高作文教学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作文教 学 的全过程,使他们乐于上作文课,乐于动脑筋,乐于动口说、动笔写。如在讲授《凡卡 》后 ,笔者让学生根据当时沙俄时代的社会特点,以及凡卡爷…  相似文献   

8.
愉快教育的真谛在于让学生能“乐学”,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重视寓教于乐,使儿童的求知欲永远保持旺盛。而要让学生“乐学”,其关键又在于教师能否做到“乐教”。那么,怎样使教师从“苦教”的死胡同里走出来,向“乐救”的自曲王国迈进呢?我认为,校长应该从这几方面工作做起。一、激励教师具有心系教育、情系教育的情感。党的十四大报告极其深刻地阐明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教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是辩证统一的。实施“愉快教育“,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  相似文献   

10.
初中地理教学实施“愉快教育”初探邵国军一、“愉快教育”的含义“愉快教育”是在新形势下,为实现我国教育培养目标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要求而产生的。所谓“愉快教育”,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创...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否乐于学习,与教师的“教”密切相关。教师“善教”,学生才能“乐学”,反之,学生就会视学习为苦事,甚至产生消极、对立、厌学的情绪。在“善教”与“乐学”之间,“善教”是条件,“乐学”是结论。没有教师的“善教”,也就没有学生的“乐学”。 笔者在教数学课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在“教”上下功夫,力求做到“善教”与“乐学”的  相似文献   

12.
愉快、和谐的轻松环境,有助于学生快乐求知,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快乐教学法”就是在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中求乐,乐而好学,乐中发展,乐中创造”,是“善教与乐学”的统一,是“乐学与会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我们常说“以诚相待”、“以情感人”,我们教育学生也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课堂教学中当然也少不了“情”。我国古代就有“乐教”的说法,现在也有“愉快教育”之说,这里的“乐”、“愉快”,说到底也是讲在教学中要有“情”,以师之“情”,带动“生”之情,使他们乐学,愉快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握了这个“情”字,才能创设良好的氛围,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顺利地实施、完成教学目标;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去探索去创新。有经验的  相似文献   

14.
郭丽娜 《青海教育》2013,(11):64-65
乐学就是寓教于乐,既要乐中学,还要学中乐,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把学生从枯燥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变“苦学”为“乐学”。那么如何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把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呢?愉快教学无疑是小学英语课堂上可以善加利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愉快教育是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愉快教育",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从而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感受到学习的真正快乐。  相似文献   

16.
变“苦学”为“乐学”──小学语文愉快教学谈四川省云阳县关市镇白龙小学熊建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如今受到了挑战。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激增的时代,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对少年儿童不宜提倡一味地苦读,而应实施愉快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激...  相似文献   

17.
减轻学生身心负担,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本论文试图在回顾中国乐学思想及实践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及其对当今的愉快教育实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境,因此精心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做到乐中学,学中乐.当然,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乐”,是十分网难的,毕竟学习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感到“苦中有乐”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达到“学乐”和“乐学”的境界.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达到“乐学”和“学乐”的境界,将“愉快”贯穿始终,使课堂充满活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武侯区教委组织实施的“实施乐学教育,提高办学效益”研究,最近通过中央、省、市教科所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组结题验收,被认为在省内同类研究中处于前沿水平,对全国愉快教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建议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一师附小从1986年开始实施快乐教育改革实验。通过十几年的实践,他们认为,快乐教育是以儿童愉快发展为本的教育。“儿童愉快发展”中的“愉快”,是多种类、多层次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发展的情感动力,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快乐教育的特色具体体现是:乐于读书,勤奋为乐;乐于服务,助人为乐;乐于锻炼,健体为乐;乐于交往,合作为乐;乐于参与,实践为乐;乐于开拓,创新为乐。每句话的第一个“乐”字,强调学生要情趣盎然地、自觉自愿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各种教育活动;每句话的最后一个“乐”字,是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十几年的快乐教育的实践中,北京一师附小力求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效应,从影响学生成长的诸多因素考虑,构建了快乐教育的教育体系。它包含五个要素:愉快合作的课堂教学,多彩自主的教育活动,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统一协调的社区教育。“九五”期间该校还初步构建了“小学快乐教育的教学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愉快发展、教师的自主发展、学校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