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从人自身即人格和谐、人际关系即社会群体和谐、人与宇宙自然整体和谐、人类和睦世界和谐四个方面阐述朱熹的“和”思想,指出朱熹“和”思想是儒家一贯提倡的道德和谐、群体社会和谐、整体和谐、世界和谐的辩证和谐观,是以“不同”为前提的多元和谐观,是积极有为的“仁爱”和谐观,故朱熹“和”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鸢飞鱼跃”的其理学意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朱熹在彻底完成了逃禅归儒的转变,实现了一种质的飞跃后的表露;二是随着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的架构的完成,他以此来解说他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本体论。其中蕴含着朱熹丰富的理学思想,是其理学本体论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为了使他的深奥的理学思想更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朱熹在此采用了借“诗”(《诗经》)说“理”的方法,体现了朱熹以“理”解“诗”、以“诗”释“理”,即以哲学解说文学、以文学象征哲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晚年自称晦庵,江西婺源人。他是孔子以后,我国封建社会博学的学者之一。朱熹生在福建,所以后人称他的学派为“闽”派。宋代的理学有“濂”、“洛”、“关”、“闽”四派,作为“闽”派代表的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的理学思想被封建统治者视为“正宗”,对后来的各代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倩 《教育学报》2007,3(1):89-93
朱熹的“《诗》教”思想,经历了从广泛学习前人成说,到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不断加以琢磨、深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朱熹“《诗》教”思想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博采众说、删繁从简、以诗说《诗》、不断深化这样四个阶段,从而从一个学者、教育家的成长历程的角度,来把握朱熹“《诗》教”思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朱熹对《诗经》“淫诗”的解读是在继承、汲取前辈时贤说法的基础上,断以己意,而提出并大倡起来的。朱熹是想以“淫诗”解经的途径来实现遏“情欲”、修心性的理学目的。朱熹儒学大师的思想活力赋予了“淫诗’’丰富的文学想象空间,反倒促使了《诗经》文学性质的回归。而以理学看待《诗经》的眼光和思想所暗含的内在隐患,是朱熹对“淫诗”说劝戒功能强辨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6.
在朱熹的教育思想中,“为学”的基础就是要穷理,而要想穷理就必须读书——朱熹坚信“天理”就蕴涵在圣贤书中,读圣贤的经典之作,是穷理的主要途径。他有关读书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朱子读书法”之中。“朱子读书法”是关于读书方法的阐释,其中包含了前人智慧的结晶以及朱熹本人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制约闽南梨园戏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是来自于社会和心灵的“思想禁锢”因素。闽南历史上出现的“礼俗犹蒙面”习俗、“鸟巾戏”现象和“西厢风波”事件,正是这种“思想禁锢”的反映。它反映出朱熹理学思想和精神对闽南大众的深远影响。朱熹理学思想和精神在历史上如同“细腰蜂”一般毒害和麻醉着闽南大众,也制约着闽南梨园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儒,其教育思想对于南宋以后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朱熹以“明人伦”作为教育目标,期望通过明人伦,改变当时“风俗日蔽,人才日衰”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朱熹高度重视道德教育,他是中国教育史上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第一人。朱熹把人的教育划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并就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这是朱熹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朱熹的读书六法,分别阐述了读书的不同方面,是朱熹教育思想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9.
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又是一位教育家,其理学教育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朱熹以“明五伦”为道德教育目的,将道德教育分为儿童、小学、大学阶段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知行合一的践履法、教师的指导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和强调“博学”、“忠恕”、“内省”的道德修养法等,朱熹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有不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洛学到闽学,是宋代中国古代文化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过渡。在这期间,杨时、游酢到河南拜洛学大师二程为师,“程门立雪”、“载道南归”,三传而至朱熹。朱熹创立闽学,集理学之大成,在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形成新的文化重心。杨时道南学派在洛学到闽学中的主要作用:其一是传续洛学,沟通二程与朱熹思想;其二是为朱熹思想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作了准备;其三是为朱熹的代表作《四书集注》成书提供了思想资料。杨时道南学派的思想是宋代中国文化南移再兴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1.
廉德思想是朱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未引起充分的关注。朱熹在理学的视域下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传统的廉德思想,他信奉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倡导节欲修身;掘发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内涵,主张以廉养民;坚守“以天下为己任”的基本立场,提倡廉洁政治,惩治贪官。这些廉德思想在他的为人处世、为官为政上亦有所体现。目前,我国正在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探索廉政建设的正确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朱熹的廉德思想对当今的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熹理学对当官“为民“思想的阐发,丰富了儒学“民本“、“为政以德“、“官为民役“的内涵,一朱熹的“为民“思想和为官实践,闪现出朱熹理学的人民性光辉,是朱子思想精华之一,它对徽州出为仕宦者的影响,造就了一大批当官为民的理学名臣,成为徽州文化的又一个亮点.朱熹“为民“思想至今仍有借鉴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熹作为程朱理学的实现和完成,其思想规模宏大。比之于“北宋五子”,朱熹对道家(道教)的习染历时更长,内容更杂。他注老评庄,辨别儒道,又旁及道教。通过一系列整合与改造,完成理学体系的系统建构。章从两个方面探讨朱熹早期教育环境的道家影响,“以儒名家与三教整合”说明朱熹早期教育的背景,这一特点形成了影响朱熹终生的学术和性格特色;“出入老学阶段的道家心态及思想转变轨迹”说明朱熹由弛心超世脱尘的道家玄境转向“理一分殊”的儒家理想的思维历程。  相似文献   

14.
朱熹主要精力用在阐发圣贤之学上,他著述宏富、弟子众多,平生讲道之功目不暇接。然朱熹自幼喜好书法,凭借渊博的学识修养和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朱熹成功地构建了其理学家的书法理论。朱熹对书法的认识闪烁着真知灼见,对后世的书法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朱熹的书法声名远播,“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不啻鸡墙圭璧”。其书“意致苍郁、沉深古雅”,为南宋著名的书法“四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安徽省朱子学会、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朱子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朱子学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就朱子理学思想内涵及其教化作用、朱熹的教育思想与书院建设、朱子学及相关的文献学研究、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朱子学的源流与海外传播等专题进行研讨,丰富了朱子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朱熹的理欲观既继承了先儒关于“理欲之辨”的思想,又适应时代的需要对其作了阐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欲思想。具体而言,朱熹提出了人在“明天理,去人欲”上的理性自觉,“人欲中自有个天理”,“天理人欲,同行异情”,以及“以理节欲”的修养论。朱熹的理欲观对于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熹,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在我国有深远影响。“理一分殊”是朱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它、实事求是地估价它的历史作用和理论意义,对于全面掌握朱熹的思想和宋明以来的中国哲学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双遗产地。自然遗产的完美保护与文化遗产的精神浸润具有内在的契合。选取“逝者如斯”、“鸢飞鱼跃”和“智动仁静”这三方具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来揭示朱熹的生态思想,并认为朱熹的生态思想是一个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三者内在统一,亦即真、善、美完美结合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对“中和”思想的探究是朱熹真正建立其哲学体系的开始.朱熹的“中和”思想历经了“中和旧说”与“中和新说”两个阶段.旧说以“性为未发,心为已发”论之,新说则从心统贯“未发已发”角度来论之.虽几经曲折,但逐渐确立了以“心统性情”来融摄“中和”思想的哲学体系.然朱熹虽以孟子的心性、道德思想作为其理论依托,但最终成就的则是与孟子不同的一套为学路向.  相似文献   

20.
朱熹一生所拜求过的老师很多,其中从学于李侗是他一生的转折点,李侗将朱熹引领到“道学”的正确轨道上来,改变了他的学术方向,为他以后创立庞大的以“理”为中心的理学思想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朱熹师事李侗也具有学术思想史、哲学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