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奇的黑板     
现在许多老师都经常咳嗽,主要是他们天天擦黑板,一呼吸,就把粉笔灰吸进鼻子里去了,可不擦黑板又不行呀。别急,快使用我发明的黑板吧! 这块黑板是长方形的,旁边有一个声音感应器,老师只要对着感应器说出要写的字,黑板上就会出现书写整齐的字了。如果黑板上写满了字,只需要按一下感应器上的黑色按钮,会有一阵歌声响起,等歌声停止了,黑板也擦得干干净净了。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擦黑板时那纷飞的粉笔灰很令人讨厌吧?怎么办呢?我要发明一种不用擦的黑板。这种黑板是白色的,边缘处有3个按钮。用教鞭点一下第一个按钮,黑板上的字就不见了。如果你想消除一部分字,就用教鞭在字  相似文献   

3.
环保黑板     
为了省去擦黑板的麻烦,解决擦黑板造成的污染,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新型黑板:它是黑色特制帆布制成的,用上下两个滚轴固定在墙壁上。当黑板的一面写满粉笔字时,老师只要一按按钮,这面的黑板就滚到后面去了,黑板靠墙的那一面已被一排刷子刷掉粉笔字。黑板下面有  相似文献   

4.
黑板总擦长     
在我们班,老师规定由雨乐擦黑板,看见黑板上有什么就擦什么。雨乐每天都很认真地完成这份差事,且乐此不疲,我们便封他为"黑板总擦长"。那天下课,我和正扬在一块玩,老师在黑板上写了篇小练笔,准备下堂课讲作文。当时除了雨乐,其他人都在班里。我和正扬看了一会儿就继续玩儿了,这时,从厕所回来的"黑板总擦长"一见黑板上那么多字,二话不说,拿起黑板擦就准备给黑板"剃头"。我们异口同声地叫起来:"不能擦,这是老师刚写的。"  相似文献   

5.
擦黑板     
上课铃响了,可是黑板还没擦,值日生病了。不擦,老师会生气。怎么办?老师已在门口站住了,但仍没人去擦黑板。忽见一身影,冲到黑板前,三几下就把黑板擦干净了。“耍风头。”“又不是干部,普通‘老百姓’而已。”“真是会拍马屁,老师来了就去擦。”“唉,真是人心难测啊!”“潇洒,潇洒,够派头。”第二天,值日生仍没来上学。上课铃又响了,黑板仍然没有擦。老师又在门口了。可是,这回那个身影并没有冲上去擦。老师来到讲台前,看着黑板……擦黑板@陈琼$浙江宁波市职业教育中心97酒店班  相似文献   

6.
幽默的效应     
“铃……”上课了。我像往日一样,快步走进教室,猛然间发现黑板上字迹斑斑,我刚想发作训斥值日生,但转念一想,又抑制住了刚才的冲动。我和颜悦色又诙谐幽默地说:“唉呀,老师看出来了,今天的值日生给老师出了一道题,是想考一考老师会不会擦黑板好吧下面老师来擦黑板,咱们同学来做评委,看看老师合不合格。”于是,我拿起黑板擦,一边擦,一边说:“擦黑板,要有序;难擦处,板擦竖;干净净,字醒目。”刚擦完黑板,教室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身处此境的我,深深地感悟到这掌声意味着什么一句诙谐幽默的话语,不知要胜过多少次的呵斥…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黑板太不科学啦!擦黑板、写练习时,粉笔灰到处都是……我要发明一种产品,名叫自动多功能黑板。有了这种黑板,老师写字的时候,就不需要粉笔了,只要用一根线将老师的脑袋连通黑板,黑板在一秒之内就能把老师想写的内容显示出来,再也不用老师去费(fèi)力书写了。黑板还有其他功能呢!下课后,老师还要去擦黑板,太麻烦了!我发明的自动多功能黑板只要一听见下课铃声,就会立刻把那些字擦掉。不少调皮的同学下课后喜欢用粉笔在黑板上乱写,有了多功能黑板,下课后,同学们用粉笔怎么写都没用;只有上课后,同学们在黑板上做习题时才能显示出字来。多…  相似文献   

8.
我对黑板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敬慕黑板。幼时,老师课上时常提醒我们:“眼睛看黑板!”在那时,我的这颗童心,似乎就已经意识到:黑板是知识的宝库!黑板,它没有婀娜的身姿,也没有缤纷的色彩。它就是这样黑乎乎、硬梆梆,平凡极了。然而它从不自卑,象老师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尽着自己的职责,它是那样的脚踏实地。校园里的黑板报诞生了。人们总是对设计者的匠心赞不绝口。有谁想到,这一切若没有黑板的映衬,五颜六色能如此鲜艳?可黑板从不计较,它是那样笃实厚道、虚怀若谷。为了传播真理、传授知识。老师天天在黑板上吱吱嗄嗄地写了又擦,擦了又写。黑板耐心地接受每一次的擦写,它渴望老师在自己黑色的身躯上不断地写了擦,擦了又写,为了培育未来的建设者,确是做到了舍身忘己。  相似文献   

9.
高飞 《西藏教育》2008,(8):38-38
刚接手这个班级那会儿,学生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令我很是头疼。偶然一次跟一位有多年经验的班主任老师谈起,他给我支了一招:罚擦黑板——迟到一次罚擦两天黑板。这样慢慢的迟到现象总算有了好转,我一看这一招有用就推广开来,对班级里各种各样的违纪现象进行了分类并量化:上课说话一次罚擦一天黑板;迟到一次罚擦两天黑板;  相似文献   

10.
自动黑板刷     
《小朋友》2007,(10)
我们的老师上课可辛苦啦,除了讲课、写字,还得擦黑板,有时候粉笔末把老师的衣服都弄脏了。教我们语文的张老师才三十多岁,都有不少白头发了,可能是被粉笔末染的吧。我想发明一种自动黑板刷,它的长度和黑板一样,一摁按钮,  相似文献   

11.
宁愿做碳     
记得一次上化学课,老师走上讲台, 看见黑板上写着“韩信”等字,问: “今天没人值日?”同学们不敢出声。老师笑了: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这个当老师的,就不能代替值日生擦一回黑板?”说着,拿起板擦将黑板抹干净。同学们开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12.
<正>一般一些代"副科"的老师,需要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比较少,一节课下来也写不满一黑板,所以老师一节课一次黑板也不用擦。代"主科"的老师则不同,因为要在黑板上写的内容很多,因此,如果黑板已经写满了,就需要擦黑板,有时,甚至要不止一次地擦。尤其是教数学的老师,一些定理、定义需要写,一些公式不光要写,还需要在黑板上推算。更不用说涉及本节课内容的例题  相似文献   

13.
宁愿做碳     
记得一次上化学课,老师走上讲台,看见黑板上写着"韩信"等字,问:"今天没人值日?"同学们不敢出声.老师笑了:"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这个当老师的,就不能代替值日生擦一回黑板?"说着,拿起板擦将黑板抹干净.同学们开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14.
环保奇兵     
临近复习了,老师一节课得在黑板上写很多的字,有时写满了,就用黑板擦擦去,浪费了时间不说,还弄得教室里粉末飞扬,老师的身上也是白茫茫的一片。因此,我想设计一种新型黑板。这种黑板呈半圆形,在黑板下面有个像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那样的装置,其开关在黑板下方边缘上。当老师写满黑板时,按下开关的按钮,黑板下面的“雨刮器”就会左右摆动,三下两下就能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山东省临沂师范附小云出岫文学社二年级李勇指导老师:田树东今天课上,老师告诉我们不能乱丢电池。原来,电池用完后不正确处理,会有很大的害处!电池里有毒的东西很多,乱…  相似文献   

15.
钻石和碳     
碳变成钻石,到底需要多大的压力?记得一次上化学课,老师走上讲台,看见黑板上写着“韩信”等字,问:“今天没人值日?”同学们不敢出声。老师笑了:“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这个当老师的,就不能代替值日生擦一回黑板?”说着,拿起板擦将黑板抹干净。同学们开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16.
弟弟呀,在学校,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可勤劳了!每天早上,一到教室,他就扫地、擦黑板、擦玻璃。下课也是这样地忙碌着……弄得他气喘吁吁。老师经常表扬他:"同学们都应该向明明(我的弟弟)同学学习,他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每次受了表扬,他回家总会说:"老师表扬我了!哼!你被表扬了吗?"后来,他被选为劳动委员,回家后就更不得了啦。  相似文献   

17.
“擦黑板”可谓举手之劳,但教室里没人擦黑板却是老师们经常遇到的事情。当新的一课就要开始时,偌大的一个教室,满座的学生,望着黑板上上一节课老师留下的密密麻麻的板书,一个个无动于衷,神情泰然。面对如此“冷遇”,有的老师大为光火,忿忿然把学生批评一通;有的老师则站在门口与学生僵持,学生什么时候擦好黑板什么时候才进来上课;有的老师,干脆以不写板书或“见缝插针”草草应付;还有的老师干脆回头就走,这一节课不上了。……毋庸置疑,学生不擦黑板,是对老师的不敬,但教师若动辄拔出批评之剑,则容易引起师生间的矛盾冲突,恶化师生关系;而如…  相似文献   

18.
新型教室     
我理想中的教室比现在的先进多了!门窗、黑板、课桌,甚至墙壁,都不可同日而语。预防传染病是人类的大事,新型教室的门很厉害,只要传染病患者靠近半步,它就会发出警报。空气也有预防传染病的功能。我们再来看看窗吧!窗是自动的,只要一按“左”字就往左边开,一按右字就往右边开。通常黑板是黑的,而且用的是粉笔和黑板擦,擦时粉尘飞舞,老师、学生长期吸粉笔尘,对身体极为不利。而新型教室的黑板是电脑控制的,笔是电笔,就像大型“商务通”。这种黑板还会吸尘,老师、学生再也不受粉尘的危害了。桌子也许你也没见过,你只要把书放在桌下抽屉里,桌面…  相似文献   

19.
擦黑板可谓是举手之劳的一件小事,但教室里没人擦黑板却是老师们经常遇到的事情。当新的一课就要开始时,偌大的一个教室,满座的学生,望着黑板上上一节课老师留下的密密麻麻的板书,  相似文献   

20.
上课铃响了,我踏进教室,看见黑板又是没擦--这已是开学后第三次发生的事了.开学时我向他们的前任班主任了解到,这个班的纪律、成绩一向不差.因而,前两次,我都是以“尊重老师,不要浪费大家的上课时间“来教育他们要擦黑板,还说:“如果值日生忘了擦,其他同学可以提醒值日生,或是干脆做好事,自己上来擦.“总以为,如此小事,说说就行.可是,短短时间,竟然发生了三次这样的事,如此看来,简单的“说说“是不行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