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负荷力量训练对举重运动员造血机能、最大耗氧量及运动后血乳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25名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完成为期5周“二大一调整”式力量训练,其中,第1、2周为大负荷周,第3周为调整周,第4、5周为大负荷周,第4周冲击最大负荷。大负荷周为目标总重量30000kg/d,每天2次训练课,调整负荷为目标总重量小于15000kg/天,每天1次训练课,每周训练6天。于训练前、训练第1、2、3、4、5周取周训练结束后次日晨基础状态静脉血测定红系指标,于试验前、后测定最大耗氧量(V.O2max)及.VO2max测试结束后0、5、10、15min血乳酸变化趋势。结果:训练期间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均较试验前显著性下降,但在第5周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出现回复性变化;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减小,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呈增加趋势;调整周内血红蛋白不仅没有回复,反而呈显著性下降。训练期间外周血网织红细胞(Ret)先增加后回复。5周训练后,V.O2max较训练前显著提高,.VO2max测试后0、5、10、15min血乳酸低于训练前对应点。结论:一定量的大负荷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红系造血活动及V.O2max;一定量大负荷力量训练改变定量负荷后血乳酸代谢的动力学特征,其可能的机制是机体清除乳酸的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武术套路运动员6周比赛应对策略积极心理学干预进行试验研究,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心理能力;促进积极心理学在运动训练竞赛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控制组而言,干预组运动员经过6周积极心理干预后,比赛临场预备时的应对策略中"比赛准备"的句子比例显著高于控制组;干预组前测与后测对比:竞赛策略量表中的"自我谈话"策略和"自动化"策略的得分显著提高,控制组没有显著性变化;干预组运动员比赛成绩平均总分显著高于控制组.对运动员比赛应对策略的积极心理干预可以启发运动员建立比赛行为程序,有效调节心态,稳定发挥运动技术水平;人格特征和认知的积极干预启发运动员认识自己,明确目标;面对问题积极评价,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成分、血乳酸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手段,目前在很多运动项目进行了尝试。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及生理机制,在我们以往多次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这次赛前在昆明(海拔1890米)的高原游泳训练计划。通过比较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前3周、高原训练3周、高原训练后3周共9周训练期间,高原前、高原期间和高原后的血液学参数包括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液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醛含量等的变化,和高原训练前后4mmol/L血乳酸运动强度的游泳速度与心率,发现运动员无氧阈游速增加,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乳酸耐受能力增强.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表明此次高原训练提高了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运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同时进行爆发力训练与有氧耐力训练所产生的效果,本研究以14名耐力运动员为实验组(E)、14名耐力运动员为控制组(C)进12周的训练,实验组除15%爆发力训练代替传统耐力训练外,其余训练内容相同。结果发现:5 km跑成绩与RE在实验组明显提高(P<0.05),控制组无差异;5 J在实验组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控制组下降显著(P<0.05);VO2max在控制组显著性提高(P<0.01),对实验组变化不明显。混合控制组与实验组数据发现:5km跑时间与RE存在中度负相关(r=-0.54)。结论:同时进行爆发力与耐力训练在不改变VO2max的情况下可以提高5 km跑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研究优秀运动员一年训练周期中血睾酮的变化规律,分析运动性低血睾酮的发生与训练周期安排的关系;总结优秀运动员一年训练周期中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在不同训练周期的表现特点。研究方法:以一年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训练周期,分为春季赛前(3-5月份),赛季(6-10月份),赛后与冬训期(11-1月份),测试江苏省田径、游泳、体操、划船、自行车、篮球、排球、柔道、手球、现代五项等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血睾酮、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运动员血睾酮值均表现出明显的训练与比赛周期特点,冬训后和大赛后较低,赛前较高或一般,出现低血睾酮的运动员不少,且所有项目中都有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低血睾酮,恢复较慢。同样证明了训练周期安排是影响血睾酮的最重要因素;运动员训练中血红蛋白的降低与训练周期无明显相关,在春季赛前血红蛋白低于13g/dl的女运动员比例较其它训练阶段多,达到20%,其它阶段低于10%;在春季赛前血红蛋白低于14g/dl的男运动员比例较其它训练阶段多,达到11%,其它阶段比例较小;除个别女运动员外,未发现发生贫血的运动员;除个别女运动员外,未发现运动员铁营养缺乏;血红蛋白含量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探讨运动表象时训练不同大脑活动强度对老年人肌肉力量增长的效应。将26名健康老年人(平均年龄:74±8.3,7名女性)随机分为3组:低强度身体训练(30%最大自主收缩)结合高强度大脑活动组(HME组),低强度身体训练结合低强度大脑活动组(LME组),无训练控制组(CTL组),整个训练持续12周(10 min/天,5天/周)。在训练前后分别测试研究参与者右肘屈肌的肌肉力量、表面肌电图(EMG)以及运动相关的皮层电位(MRCP)。训练结束后,HME组的力量显著性增加(13.8%,P=0.002),而LME组的肌肉力量只增长5.0%(P=0.045),控制组的肌肉力量没有显著性改变;只有HME组的MRCP出现显著性增加(28.6%,P<0.005),但LME组(-2.9%,P=0.803)和CTL组(4.9%,P=0.539)均无显著性改变。因此,研究者认为与肌肉最大自主收缩相关的大脑活动强度在老年人肌肉力量的增长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对游泳训练小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的消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邻相 《体育科学》2005,25(2):70-72
观察葛根素对游泳训练小鼠血液成分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将 4 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葛根素对照组、游泳训练组和葛根素游泳训练组。游泳训练小鼠分别进行 6周每天 80 min的游泳训练 ,葛根素实验小鼠游泳训练开始后第 3周腹腔注射 6 0 m g/ kg葛根素 ,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连续 3周 ,于游泳停止后 4 h进行尾静脉取血 ,测定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等指标 ;次日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结果表明 ,游泳训练组小鼠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血小板数都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P<0 .0 5 ) ,而葛根素游泳训练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葛根素游泳训练组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与游泳训练组比较明显延长 (P<0 .0 5 )。说明葛根素可降低因运动训练引起的血红蛋白的升高、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的增多 ,降低血液的粘度 ,延长力竭游泳的时间 ,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国家跳水队备战2021年东京奥运会集训期间运动员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VR场景干预改善运动员睡眠质量。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对备战东京奥运会国家跳水队14名运动员(22.3±6.1岁,包括10名参赛运动员和4名替补队员)备战期间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运动员睡眠问题的原因。使用VR场景干预方法在赛前对运动员进行睡眠干预,结合PSQI、身体活动记录仪Actigraph和心率变异性指标,观察VR场景干预对运动员睡眠的干预效果。将14名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等待控制组,对实验组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每周3次,每次20 min的VR场景训练,在此期间不对控制组进行干预。结果:(1)国家跳水运动员备战东京奥运会期间,睡眠问题检出率高达85.7%,且女运动员睡眠问题的发生比例高于男运动员;(2)国家跳水运动员备战东京奥运会期间,睡眠潜伏期较长(4.51 h),总睡眠时间偏少(475.2 min,约为7.9 h),且入睡后觉醒时间偏长(75.9 min);(3)VR场景干预后,运动员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总分显著低于控制组(F=14.39,P<0.01,ηp  相似文献   

9.
樊云彩  盛蕾 《体育科学》2006,26(5):53-55
目的:确定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高原训练对于游泳运动员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用Bayer Adia 120血液分析仪检测14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人)男子游泳运动员在训练前后网织红细胞厦其参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运动员网织红细胞厦其参数在平原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原训练前后只有MCVr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下高原训练2周后,MCVr、CHCMr、%RETIC与上高原前相比,均有了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原训练对于游泳运动员的骨髓造血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这种作用需在下高原2~3周方能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血象参数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邢卓  麻正茂 《冰雪运动》2008,30(3):56-59
研究目的:探讨采用血象参数和血尿素监控男子冰球冰上训练负荷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利用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血尿素(BUN)等指标,对训练过程进行监控。研究结果:中等负荷量训练前后Hb、Hct、MCHC和RDW无显著性差异,BUN较训练前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大负荷量训练后Hb和MCHC仍无显著性差异,Hct较训练前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RDW和BUN较训练前显著增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Hb和MCHC对男子冰球冰上训练负荷量监控不敏感;Hct和RDW可作为大负荷量冰上训练监控的敏感指标;BUN可以用来监控男子冰球冰上训练负荷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研究长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红蛋白及其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影响,旨在发现训练引起的血红蛋白降低时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特点。22名专业游泳运动员参加了本次试验。所有受试者参加正常游泳训练,试验期14个月。在观察期内,大多数运动员Hb的变化在1 g/dL以内,变化大于1.5 g/dL、特别是大于2 g/dL的人次较少。在运动训练引起的Hb降低过程中,早期网织红参数中的不成熟网织红细胞比例增大,成熟网织红细胞比例降低,红细胞参数中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也降低,未发现铁缺乏引起的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究18个竞技体育项目1558名运动员间红细胞(RBC)及相关指标的差异。研究方法:采用Symex KX-21N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运动员血液RBC及相关指标参数,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偏差(RDW-SD)和红细胞体积大小-变异系数(RDW-CV)。研究结果:不同项目运动员间RBC及相关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N-K子集分析得出:(1)橄榄球运动员RBC相对偏低(P<0.05),举重、射击运动员RBC相对偏高(P<0.05);(2)橄榄球运动员HGB相对偏低(P<0.05),举重运动员HGB相对偏高(P<0.05);(3)橄榄球运动员HCT相对偏低(P<0.05),自由跤、空手道、古典跤、击剑、射击、举重运动员HCT相对偏高(P<0.05);(4)跆拳道、田径、射击、拳击、柔道、手球、水上、橄榄球、举重、体操运动员MCH相对偏低(P<0.05...  相似文献   

13.
在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尽管运动员贫血的发生率并不高,但在运动实践中,往往运动训练引起的血红蛋白(Hb)浓度明显降低、仍未达到贫血标准的现象却多为常见。这种现象使Hb运输O2和CO2的能力及物质能量代谢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尤其是对体能类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影响极大。本文分析了竞走中长跑运动员五周训练过程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发生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时,前一周网织红细胞参数与后一周Hb水平的相关性,为预测正常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低血红蛋白的出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观察了10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高原(海拔1917m)训练前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液RBC、Hb、网织红细胞(RC)、血球压积(Hct)的变化。结果发现:(1)高原训练能显著增加运动员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但EPO水平在上高原1周后下降,4周后下降幅度更大;下高原3周后又开始回升。网织红细胞的变化趋势与EPO的变化保持一致;(2)高原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并且高原训练产生的影响效应,可能至少保持3周;(3)高原训练对女运动员产生的影响效应,比男运动员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血液全血和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影响,并探讨2,3-DPG与运动性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国家跆拳道青年队和北京石景山运动技术学校中长跑28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运动员的性别和血红蛋白指标结果分为女性贫血组(n=8)、女性对照组(n=10)、男性贫血组(n=4)和男性对照组(n=6).应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HiCN)和紫外测定法用于测定运动员血红蛋白和2,3-DPG水平;结果:运动性贫血男女运动员表现出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运动组的特点(女性对照组134.40±6.74 mmol/l,女性贫血组119.75±6.48 mmol/l,男性对照组144.00±7.04 mmol/l,男性贫血组109.75±11.50 mmol/l,P<0.01).无论是分性别还是不分性别,全血2,3-DPG和红细胞2,3-DPG均未表现出贫血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血和红细胞2,3-DPG的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性贫血运动员不比正常对照运动员具有更高的2,3-DPG;水平,说明从氧分离曲线右移的适应性角度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动力性与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在青年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旋转力量及稳定性的训练效果差异,为其提供针对性训练策略。方法:采用实验法将20名(男女各10名)上海羽毛球队一级运动员随机分配到动力组(n=10)和静力组(n=10)进行12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等速肌力和生物反馈动作控制测试。结果:(1)干预后,动力组在60(°)/s的等速测试与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静力组相比,躯干向左、向右旋转的最大力矩显著增加(P<0.05),平均功率和最大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尚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180(°)/s的等速数据中的平均功率、最大力矩和最大功率指标与干预前以及与干预后的静力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干预后,静力组的60(°)/s和180(°)/s的等速测试中3项指标与干预前、干预后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干预后,最大稳定角度与干预前以及干预后2组对比,动力组在45°、135°、-135°、-45°方向上优于静力组(P<0.05),静力组在0°、90°、180°、-90°方向上优于动力组(P<0.05)。结论: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不能显著提升青年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旋转力量;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升青年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慢速旋转力量的最大力矩,以及快速力量的最大力矩、平均功率、最大功率;静力性和动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分别在某些关节角度增加核心稳定性,两者结合是提升躯干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可根据运动员的个性化需求选择。  相似文献   

17.
抗运动性贫血剂对运动员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以及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本实验在动物实验基础上,从运动训练时间较长运动员的红细胞相关指标角度出发判断运动员的运动与贫血关系,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运动性贫血组和对照组的红细胞形态变化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贫血组运动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MCHC指标显著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对照组运动员(P<0.05)或(P<0.01),红细胞异常率显著高于同年龄和同性别对照组运动员(P<0.05)或(P<0.01);抗运动性贫血剂不同程度地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MCHC,红细胞异常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抗运动性贫血剂通过改善红细胞形态,有效减少红细胞的老化,从而达到治疗运动性低贫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网织红细胞在低氧训练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低氧训练中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网织红细胞参数及血红蛋白的变化规律,旨在筛选预测和评价低氧训练效果的指标。研究表明,在26天的低氧训练中,高住高练低训组网织红细胞参数在不同时段显著增加,说明骨髓红系造血功能增强;高住高练低训组训练效果优于低住高练组;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是低氧训练的敏感指标,并与血红蛋白变化存在一定关联性。提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可作为低氧训练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训练在预备役人员军事及体能训练过程中减少疲劳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预备役军官54人,随机分成心理训练干预组(27人)与控制组(27人),心理训练持续进行4周.心理训练方法主要包括渐进放松训练、呼吸放松训练与音乐放松训练,采用MFI-20问卷与选择反应时实验评价其疲劳程度的大小.结果:(1)MFI-20测量结果显示,心理训练干预前后,干预组的疲劳总分前后差值要显著大于控制组的前后差值(t=5.85,p<0.05);(2)反应时测量结果显示,干预组与控制组被试选择反应时呈现逐渐减少趋势,且干预组的反应时前后差值显著大于控制组的前后差值(t=4.68,p<0.05);(3)干预组在选择反应时任务中正确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控制组之间差异不显著(t=0.79,p>0.05).结论:随着心理训练的持续进行,预备役人员体能训练产生的疲劳程度逐渐减缓,选择反应时也逐渐缩短.总之,心理训练在减缓预备役人员军事及体能训练疲劳感方面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心理疲劳的减缓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试评价高住低训和高原训练等方法对现代五项运动员运动能力和机能状态的影响,提高训练的科学性,保证运动员的体能和训练水平不断提高.方法:通过有氧能力、无氧能力等结合血液生化指标测试,对比分析4周高住低训低氧训练、高原训练对优秀现代五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高原训练期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均值非常显著地高于高住低训期,高住低训后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较前均有一定比例增长;高原训练对男运动员有氧能力有显著提升,女运动员在中低负荷有氧运动时肌肉缓冲能力有所改善.结论:高住低训和高原训练4周均能促进现代五项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增强其有氧代谢能力;对现代五项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对技能性项目的影响仍需通过一系列专项指标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