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理念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 要途径。目前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面临着乡村教师对专业发展主观认知不足、学习共同体合 作文化缺失、学习共同体年龄代沟制约、学习共同体支持性条件不足等问题,可通过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认知水平、创建教师团队合作文化、塑造教师“带头人”身份、提供完善的机制保障等途径来破 解困境。  相似文献   

2.
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多重困境,如何由“入乡”走向“扎根”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提出首先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在结构的更新提供了精神引领,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能、专业服务精神及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更新;其次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拓展提供了新思路,体现在基于素养提升的培训体系、基于自我理解的自主学习管理体系、基于生态转变的共同体体系;最后为国家和社会支持与保障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城乡教师高质量发展、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教师公共精神匮乏、协作交流机制受阻、科层管理体制桎梏、利益最大化的追逐等现实困境。因此,为充分发挥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的作用,在加强教师德性修养的基础上,需要健全交流协作机制、重构组织管理制度、完善监督评价体系,引导和规约共同体成员的行为,共同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乡村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难点与重点在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更需要激发乡村教师的内生动力.本文聚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本源,探讨内生动力生成系统的关键要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培育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基本路径:重构乡村教育文化生态,涵育乡村教师教育信念与专业情怀;健全教师多元评价机制与保障机制,唤醒乡村教师"生命在场"主体意识;构建城乡教育互惠发展共同体与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智慧;重塑乡村教师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与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乡村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难点与重点在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更需要激发乡村教师的内生动力.本文聚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本源,探讨内生动力生成系统的关键要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培育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基本路径:重构乡村教育文化生态,涵育乡村教师教育信念与专业情怀;健全教师多元评价机制与保障机制,唤醒乡村教师"生命在场"主体意识;构建城乡教育互惠发展共同体与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智慧;重塑乡村教师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与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乡村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难点与重点在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更需要激发乡村教师的内生动力.本文聚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本源,探讨内生动力生成系统的关键要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培育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基本路径:重构乡村教育文化生态,涵育乡村教师教育信念与专业情怀;健全教师多元评价机制与保障机制,唤醒乡村教师"生命在场"主体意识;构建城乡教育互惠发展共同体与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智慧;重塑乡村教师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与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名师工作室肩负着乡村教育振兴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名师要了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基本诉求,名师工作室要强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使命担当,名师的专业发展要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美美与共。为了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应基于乡村振兴与走向卓越的语境审视乡村教师的专业理想,基于人的完满与知识融合的维度重构乡村教师的专业知识,基于核心素养与有效教学的视角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名师工作室需要通过以下实践路径落实其使命:一是以乡村学校为研究基地,以乡村学校现实问题为驱动,融合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二是开展名师工作室的城乡双向互动、名师走教驻校活动,实现教师共同体的多元化;三是形而上与形而下并重,经验改造与专业重塑并行,行政推动与文化自觉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乡村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的一环,而乡村教师的素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教育的质量。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的队伍结构、整体素质与城市教师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信息技术既可以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资源,同时也为城乡教师建立教学共同体创造了条件。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建设方面,美国在实践中发展了虚拟督导、视频俱乐部、推特聊天等多种模式和方式,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即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与保障、提升城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充分利用多种社交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9.
当前,赋能增效成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命题。突围传统教师培训思维,学习共同体为撬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支点。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包括:明确组织愿景,加强城乡联动,强化自主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改善乡村教师整体素质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过程中仍存在着组织结构松散、价值认同危机和运行动力不足的困境。突破此困境,要构建能够统合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个人理性、集体行动和公共理性的方案:即精准抱团,组建小规模异质性的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价值共识,加强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的意识形态融合;发挥协同优势,促进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内部的“权力点”流动。  相似文献   

11.
教育均衡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教师。充分利用校本研修、城乡支教和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等工作载体,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和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引领着教师走向卓越,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有效促进农村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城乡学校结对互助,校际之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建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临安市域层面的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为例,站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发起的源起、构建策略及面临的课题,探索了促进城乡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城乡教师融合发展是未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但从实际情况看,城乡教师融合发展面临着城乡教师缺少关联、忽视乡村教师实际、教研训一体化建设力度不够、教育资源单项构建的现实困境.实现城乡教师融合发展,关键是遵循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的逻辑机理.其主要路径是:良性对话、互联互通,构建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聚焦乡村...  相似文献   

14.
农村幼儿园教师质量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的关键。山西省芮城县作为一个普通的农业县,在推进"四位一体"的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改革中,通过城乡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一体化培训机制以及城乡教师教研一体化,有效提高了全县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芮城县的经验表明,通过建立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幼儿园学习共同体以及培养农村本土幼儿园教师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的建设对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对于振兴乡村教育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对于加快农村教育现代化及推进全国教育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重点是要打造教师资源城乡共享联合体、教学研究城乡交流分享体和学校文化城乡互鉴融通体。在建设过程中,可考虑以“双向共享”推进教师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对话沟通”搭建城乡教育研究平台,以“文化互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共同体建构对于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中存在合作意愿不强、协同共建氛围不浓、共同体成员结构单一、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构新时代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需从强化教师合作意识、创设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转换组织方式、注重骨干引领等方面去改进和完善,使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更有实效,从而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现实困境,诸如优质课程资源匮乏、教师学习动力不足、教师交流机制与鼓励政策不健全、学生生源持续消退等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稳定的城乡教育教研共同体,盘活优质资源,完善并落实城乡教师交流鼓励政策,以进一步提升他们教育教学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基于网络的以城带乡小学校际课程共同体,能弥补校本研训的不足,是对校本研训的丰富与拓展.建构校际课程要达成共同体理念共识,形成校际联盟,统筹教师培训,坚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这样的校际共同体能有效拉近城乡学校、教师、学生距离,推动城乡学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中小学教师研修共同体是推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载体。建立城乡教师基于共同目标和共同使命的共同体,城乡教师平等对话的协商和合作的共同体,以彼此的承诺和责任感及使命感的共同体,以相似经历和共同情感为内核的共同体,农村教师从边缘参与人到中心主体的实践共同体,以城乡教师共生理念指导下的共生体,等等,是构建城乡中小学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城乡教师流动有利于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城乡教师流动的实效性。但是,现阶段城乡教师流动亟需从"量"均衡向"质"内涵转变,提升城乡教师流动内涵关键在于需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价值取向。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取向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有三大具体策略供参考:关注教师流动过程中的专业共同体的建立、合作文化的形成和问题的境域性是教师专业发展取向下城乡教师流动的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