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补性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长期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化思想的主流儒家学说不包含人主义精神,加之排斥科学技术,致使中国教育至今留下人精神与科学精神严重不足的痕迹。虽然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引进了科学教育,但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影响,强化了科学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分离和削弱了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在我们的教育中充分实现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同一而同补,发展教学工具的合理性,淡化工具主义倾向,加强人主义导向,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
当下流行文化中充满娱乐主义的低级趣味倾向.文化趣味的意识形态性必须值得重视。大学人文教育中的健康文化趣味培养是培养青少年具有健康人格摆脱奴役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已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而我国高职院校的兴起是关系到我国当前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大事.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当前发展的现状,提出三方面构想:1.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切入点;2.实施“双证书“的意义、理论依据及具体步骤;3.就业导向促进教育强势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职教育存在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倾向,过分强调以市场与就业为导向,忽视了职业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种"近视症"。正确解读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把理论知识的拓展、技能的提高和工作身份的提高整合起来,同时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才能切实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日本学校教育荒芜的表现有形式上的和实质意义上的.前者的主要原因在于"少子化",后者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包括有增无减的学历主义风潮、学校的管理主义、德育的工具化倾向严重等.我国近年也开始出现类似的教育荒芜迹象,其原因也与日本有着类似地方.通过了解日本学校教育"荒芜"的表现、成因与对策,可以帮助我国学校教育寻找规避荒芜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着过多强调追求优秀的精英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在德育上以培养社会楷模为导向,智育上以培养学科专家为导向,体育上以培养运动健将为导向。其根源在于从“理想的新人”中寻找义务教育的目标。实际上,义务教育培养的是现实社会中的公民。因此,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应从过多强调追求优秀转变为“合格优先,兼顾优秀”,从期待培养少数精英才能达到的优秀标准走向必须培养大多数能够批判性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公民都能达到的合格标准。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为了防止后现代社会条件下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技能而呈现出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教育倾向,立足于全面发展,坚持独立、真理、正义与自由精神培养的和谐教育.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三方面内容,在课程设置时,课程内容要少,要体现学科精髓,有独立的价值系统,文理交融.  相似文献   

8.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培养有用的职业技术人才,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首先要着重解决好定位问题。目前,高职教育的定位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一些学校在教育中强调学科型的倾向,或仍然沿用本科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教育分流制度是进行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分流制度在精英主义倾向递减、平等主义倾向递增的维度上呈现出精英主义、竞争主义、课程主义、自由主义、平等主义五种类型。我国教育分流制度系统属于东亚型竞争主义教育类型,强调权威主导、能力本位与成就导向,属于强制分流的“学术型—晚分流”模式。当前我国教育分流制度面临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尚未有效改善弱势群体在教育分流中的不利地位;二是教育系统的人才选拔机制容易引发过度教育竞争;三是缺乏使教育体系保持适度弹性的“软分流”机制。构建平等而卓越的教育分流制度,需要在价值诉求上达成制度正义与社会效率的深度耦合,在实践路径上协调好国家意志与个体需求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技术、工作与劳动组织、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三个维度互相依存并同时进行,构成了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中的三位一体。参与技术和组织的设计,不仅对企业经济,而且对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参与技术设计的任何地点都是进行职业教育和获取劳动资质的场所。职业教育和资格培养通过工作这种媒介得以完成。设计导向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劳动者在工作中实现从新手向专家的转变。设计导向职业教育的实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对技术和工作组织进行设计,以实现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