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整体、不同类型学习者以及相同类型学习者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结果表明:学习者语言能力中听译较差且跨文化交际知识较少;英语专业学习者比非英语专业的语言能力高、跨文化交际知识多;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知识随着年级的增加而提高和丰富;男生在听、说、读和跨文化知识方面好于女生。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中国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差异敏感度开展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并归纳了现阶段我国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特点;通过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文化差异敏感度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行性,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找到新的出口。  相似文献   

4.
从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以及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探讨了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即从市场、师资、学生、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实践的构建模式,以期建立适合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衡阳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总体很低,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语用失误严重,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其非语言交际能力反而低于英语成绩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口语课作为高师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重视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深入探讨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交际性原则贯穿整个口语教学"这个核心,根据新形式下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口语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时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课堂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更好地帮助非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汤仁云 《考试周刊》2011,(32):112-114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国内与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普遍。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何具体有效地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特别是口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意识,是外语教学尚未解决的问题。针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作者表达了对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的一些意见,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交际意味着吸纳和传播.因此,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不仅要教授西方文化,还应该注重导入与渗透中华文化,使学习者能用英语表达中国特色的事物与现象.  相似文献   

10.
外语院校主要学科为语言专业。本文探讨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类语言学习者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与英语专业学生不同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开始学习其专业之前,都有英语学习的经验,其对英语国家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猎。因此,对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其对中国文化,目标语国家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之上的。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有效地学习和运用目的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广大外语研究者的极大关注.该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入手,分析了在大学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并针对大学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渗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非言语交际误解是人们之间跨文化交际的严重障碍之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将其认为是一种不可接受或不可原谅的行为。笔者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及现在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根据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阐述培养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针对性地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点已经成为众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何具体地、有效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意识,是外语教学尚未解决的问题.以英国学者Byra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为依据,对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一个英语自然班)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实验结果印证了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文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展开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指出了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中原因。阐述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前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必要的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发展他们的语用能力。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和教授学生语用知识。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听说课具体特点,介绍了在听说课教学中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在近年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高校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由于课程针对的对象不同以及不同教师对这一课程的理解不同,该课程在各高校中呈现百花齐放的世态,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本文以提高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出发点,立足于实践教学,探讨了大学英语选修课《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内容设置。  相似文献   

20.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开发、培养非常重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社会文化能力,话语能力,交际策略能力。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因素。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客体文化与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