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据了解,我国地市级党报多年来大都沿用编采合一体制。一般编辑部设几个科(部),分别负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稿件的编、采和出版。所有编采人员都是双重身份:既是编辑,又是记者,即在家编稿是编辑,出外采访是记者。在80年代中期以前,党报“一花独放”,没有竞争,这种体制因适合地市报“三小”(即报纸版面小、编采队伍小、报道范围小)的特点,一直为地市报纸所青睐。  相似文献   

2.
党报作为传统纸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思想宣传阵地.作为中央级、省级、县级党报之外的地市级党报,却经常被忽视.华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文化的重要地带,探究其地市级党报的发展尤为重要.通过梳理我国华北地区地市级党报媒体融合的发展现状与现实问题,并由此提出地市级党报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对我国地市级党报媒体融合的观照.  相似文献   

3.
地市级党报在各级党报序列中区位最为靠前,与受众联系也最为密切。本文以辽宁为例,运用媒介生态学理论,全面呈现地市级党报媒介内、媒介外生态环境。认为,地市级党报与宏观经济状况、社会人口结构、媒介种群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互动关系;并得出地市级党报未来发展空间的基本判断:在当前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下,我国地市级党报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产业提升空间,机遇与挑战共存。  相似文献   

4.
如何改进党报的要闻报道?党报要闻报道如何贴近读者?近几年随着都市报的崛起、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强化交流媒体作用要求的环境下党报的编采人员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和探索。作为省级党报从事要闻报道的编采人员,我们自去年《辽宁日报》进行大规模改版后进行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创特色树品牌:地市党报的出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市级党报所面临的竞争压力 目前,全国报业竞争的市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扩展.维持了多年的地市级城市"一城一报"格局(即以地市级党报为龙头的办报格局)逐步被打破,地市级党报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张基层党报,在办报运行机制上是实行编采合一,还是实行编采分开?承德日报的实践表明,在目前办报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读者需要出现多元化、多层次、多变量的情况下,实行编采分开机制,更加符合新闻规律,也更加符合新形势的要求。一改革开放以来,党报办报的客观环境有了新变化。一方面,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报的报道应当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以娱乐性和刊发社会新闻为主的早报、晚报、都市报及互联网等新的媒体迅猛发展,对党报市场形成了冲击。新的变化,新的挑战,要求党报必须作出反应,在保持党报…  相似文献   

7.
随着报业体制的改革,地市级党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地市级党报,不仅受地域所限,而且还面对新型媒体紧逼以及大媒体集团的地方报(版)所困,处于困境中的地市级党报,只有勇敢正视现实,抢抓发展机遇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8.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对地方党报和编采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地方党报要圆满完成新时期新阶段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没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编采队伍是根本不可能的。加强编采人员的素质培养,是地方党报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加快事业发展的根本需要,是树立从业人员良好社会形象的内在要求,是广大读者获取高质量信息服务的可靠保证,同时也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拟结合自贡日报社近年来的实践,谈谈如何加强地方党报编采人员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9.
不敢做批评报道、舆论监督不力是不少地市级党报的“通病”。有些地市级党报只唱“赞歌”,“报喜不报忧”,甚至有的地市级党报取消了舆论监督专版,这也是一些报纸走不进老百姓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次的地方两会,是地市级党报的报道重头戏,也是对地市级党报的重要政治考验.  相似文献   

11.
围绕党报群众工作发展状况,笔者前段时间对30多家省级(含副省级)党报、20多家城市党报和地市级党报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虽然党报群众工作总体而言呈现弱化趋势,但是部分党报,特别是部分城市党报和地市级党报对群众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创新,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党报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增强地市党报内容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庆文 《新闻前哨》2002,(10):16-17
据权威统计,去年全国公开出版发行报纸2111种,其中党报689种;而地市级党报却有369种,占党报总数的54%,而且覆盖面广,是党报的主力部队、主流媒体。研究和办好地市级党报,是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3.
娄娟 《新闻爱好者》2003,(11):21-22
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已经把党报推向了市场,不少地市级党报在发展中感到阻力重重,举步维艰。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更加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地市级党报的出路、发展趋势和她的定位等问题,更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从近年来办报的实践看,我认为,地市一级党报她的根本出路在于平民化。认清形势,找准位置,以办平民报为突破口推进地市党报新闻改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党报在市场上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处于党报系列中下层的地市级党报感触尤深。近年来,地市级党报在发展中面临着五难:一是发行难。尽管各地都还在用行政手段抓党…  相似文献   

14.
杨浩然 《新闻界》2003,(5):40-4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完善,我国报业的市场化进程大大加速,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一党报体制得以突破,一个以党报为核心,多层次、多类型的报业新结构正在形成。随着读者选择信息自主性的加强和选择媒体范围的扩大,地市级党报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地市级党报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摆脱被动的局面,赢得市场,求得发展。一、找准地市级党报的定位点———强化主功能地市级党报和地市各级党政机关关系密切,在迅速、深入了解社会政治变动信息、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实施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加上党报多年来的…  相似文献   

15.
相比国家、省级党报,地市级党报的报道范围多受地域限制,稿件题材常现同质化,报道手法公式化、套路化,有损权威性的树立;相比地方都市报,地市级党报内容单调、“文山会海”云集,过于严肃呆板的面孔使党报与普通群众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6.
陈丽嫣 《新闻世界》2014,(7):227-228
21世纪,在新兴媒体的冲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平面媒体面临着生存发展和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地市级党报面临的生存发展危机日益显露出来,呈现出大城市的各类媒体包围中等城市,与地市级党报争抢新闻资源、广告资源,同时也挖掘地市级党报的"人才墙脚"的大趋势,地市级党报"垄断"经营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明显处于未来竞争的极其不利的劣势地位。因此,地市报必须积聚资本、打造报纸品牌,才有构建人才高地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相比国家、省级党报,地市级党报的报道范围多受地域限制,稿件题材常现同质化,报道手法公式化、套路化,有损权威性的树立;相比地方都市报,地市级党报内容单调、"文山会海"云集,过于严肃呆板的面孔使党报与普通群众渐行渐远。要想让地市级党报重新"活"起来、拥有更多读者的关注,就必须深入基层"找源头"、"抓活鱼",创新报道手段,保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以娱乐、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晚报、都市报、早报等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读者群,向地市级党报提出了挑战,给地市级党报的办报和经营带来了巨大冲击。再加上广播电台、电视、互联网、广告公司的竞争,更为地市级党报的广告经营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市级党报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作为媒体竞争的“主战场”之一的广告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地市级党报面临诸多外来因素的冲击,广告收入增长缓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目前,全国地市级党报有376家,广告年收入超过1亿元的只有17家,总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有l55家,而且还有一部分地市级党报仍靠财政补贴支持。  相似文献   

20.
李旸 《记者摇篮》2009,(3):19-19
作为中国报业体系中的地市级党报,是三级党报的最基层,却有着国家级和省级大报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地市级党报离区域经济发展的腹地最近,处于新闻事件发生的源头,有着其他类型报纸不可企及的接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