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将综合性学习作为整组推进单元教学的切入点第六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继承前期编写思想,在呈现方式上,突出两个特点:1.主题不“特立”,不“独行”,不“另起炉灶”,而是与单元专题保持一致。2.提示与要求不是整体呈现,而是分散在整组单元中。以“保护自然”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例,它散点分布于第5课、第7课课文之后以及“语文学习园地”之中。这两个特点不仅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长期进行、持续探究、逐步深入的特点,更说明了综合性学习和整组语文教学互为融合、互为依存、互为推进的关系。但是,我们更要意识到,整册书只有两个…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数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大领域。新教材没有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单元,而是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这两个内容出现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或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单元。笔者比较过苏教版一至四年级新、老教材上的这些内容。如老教材四年级上册集中学习三步计算应用题和相遇应用题,新教材四年级上册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安排部分三步计算实际问题,而四年级下册在“混合运算”单元中又安排部分三步计算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安排相遇问题。由此看来,取消了独立的应用题教学单元,取而代之的是分散的解决问题的教学。虽然两者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法有所区别,但教学内容的核心却是相同的。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客观存在,也不可能消失。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细化课时活动与作业设计,并形成一些方法,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师较为困惑的问题。依据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科学教研团队提炼的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单元教学设计路径,围绕单元教学设计的“结构化设计”与“可检索呈现”特征,以沪教版《科学与技术》“水和空气”单元中“找空气(2)”一课为例,阐述课时活动与作业的设计方法,呈现单元教学设计对课时教学设计起到的联通作用。  相似文献   

4.
翻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邀游汉字王国》,我们不禁为它全新的内容和呈现形式所吸引——它不是以课文为主体安排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而是以“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为主题,开展单元整体化综合性学习。它的特点是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  相似文献   

5.
茅旦华 《教育学报》2003,(10):32-35
《课程标准》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 ,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 ,而是在分学段目标中将“解决问题”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及“情感与态度”并列 ,分学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实现解决问题目标的基本课程渠道之一是应用题的教学改革。本文旨在阐述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是如何教学问题解决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以学生为本的“单元学历案”逐步被一线教师所熟知.但在实践教学中,“情境教学”如何在单元学历案中合理出现,并以怎么样的形式呈现,仍然是一线教师的痛点.笔者对高中数学情境在单元学历案中的应用与呈现进行研究,总结了高中数学情境分别在单元学历案和课时学历案中的类型、区别和联系,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整合是必然的方式,但教学整合并非只是抓大放小。只有缩减缺乏单元指向的“小”,融合具有活动价值的“小”,创生呈现情境意义的“小”,才能建构单元整体教学的“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茅旦华 《学科教育》2003,(10):32-35
《课程标准》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而是在分学段目标中将“解决问题”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及“情感与态度”并列,分学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实现解决问题目标的基本课程渠道之一是应用题的教学改革。本旨在阐述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是如何教学问题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周玲 《物理之友》2023,(12):41-44
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教学为例,在大概念的统摄下将学习要素按需求和规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阐述单元整体教学的要素、结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对教学的启示:一是“大概念”的涵义可以是宽泛的;二是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三是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否定之前的教学,而是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精准化,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笔者以五年级“田径:发展快速跑和跳跃能力综合活动”大单元为切入点,通过“挖掘项目关联,完善大单元主题”“统筹单元整体,构建结构化体系”“创新课堂教学,学练呈现有效果”这三个策略进行呈现,从而有效促进课堂“四化”转型。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大单元设计与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理念契合。本文探究“教为不教”理论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内涵,阐述“教为不教”理论视角下大单元设计四个基本原则以及小学语文“教为不教”理论视角下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2.
胡盛生 《教师》2014,(9):45-46
小学篮球单元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学内容取舍的矛盾、学生学习兴趣高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矛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篮球教学单元的教学计划进行改进,使每个单元不再是点滴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知识链”“知识块”,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知识技能。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以水平一(一年级上册)小学篮球原地拍球单元为例,通过分析单元计划和教材,科学把握了拍球教学的作用,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单元教学建议,为小学阶段其他学段的篮球教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总体规划一个单元的知识脉络与教学安排,具有一定的统领作用。针对“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单元在单元内容解析及教学目标等分析的基础,重点呈现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体现整体联系,统筹安排,落实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新的七年级思想品德课课本,新颖、活泼、语言朴实、准确流畅,适合青少年阅读。思想品德课不再是说教课,我认为新旧课程有三个方面的转变。一、培养论向学习论转变以前新生入学的第一堂思想品德课,就是学习校纪、校规,学生听得无精打采,自觉不自觉产生抵触情绪,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心里埋怨,怎么是对牛弹琴、滴水不进,这样一来老师与学生之间无形中就有了距离。而新教材充分呈现了“培养论→学习论”的理念,我设计了“创设情景→体验生活→提出问题→有所感悟”的程序。在学习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时,我一改坐在教室里的“笑迎”,而是带着同…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数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大领域。新教材没有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单元,而是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这两个内容出现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或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单元。笔者比较过苏教版一至四年级新、老教材上的这些内容。如老教材四年级上册集中学习三步计算应用题和相遇应用题,新教材四年级上册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安排部分三步计算实际问题,而四年级下册在“混合运算”单元中又安排部分三步计算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  相似文献   

16.
大单元教学存在三大认识误区,应拨乱反正:第一,大单元教学一定不是传统的单元教学,因为此“单元”非彼“单元”,大单元教学的“单元”是课程单元,是最小的教学单位,是学习单位;第二,大单元教学不是要求一次性整合单元全部课文,大单元的“大”不是指整个单元,而是指大概念(大观念)、大情境、大任务,根据实情、学情组织一次或者数次大单元教学;第三,单篇教学也可实施大单元教学,只要是以大概念的理解为核心,把诸多元素统一在一起的一次完整的学习事件,也是大单元教学。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大单元教学强调一个“大”字,即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学不局限于一篇文章,同时也不局限于这篇文章所在的单元,甚至不局限于整本语文教材,而是将教学目光着眼于与知识点相关的所有元素。简单而言就是课内与课外有效结合,以指引学生将学习范畴有效延展,拓展学生见识,开阔学生视野,加深知识层次,以激励学生勇于探索语文,研究语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大单元教学要确定核心知识教学目标大单元教学强调一个“大”字,这就意味着其涉及的内容较多,广度较大,程度较深。  相似文献   

18.
孙晓伟 《山东教育》2004,(34):54-54
五年级下学期了,又开始学习国际音标了。现行教材《新标准英语》(NSE)不同于以往的人教版英语教材,音标没有集中学习,而是分散到每一模块,在每模块第三单元以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的面貌呈现。众所周知,音标学习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硬骨头”,在小学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9.
我们现在所研讨的,是“主题单元”的阅读教学。“主题单元”四个字,散发出一种新鲜气息。在课改以前,人们很少运用这个短语。“主题单元”四个字,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有多种含义。一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命名。它们主要出现在学生的课外读本与中学生报刊的阅读版面上。编者选择一定数量的彼此之间由某个“中心词”联接起来的文章,形成一个阅读单元,供学生自由阅读。二是教学实验的课题命名。这种研究课题主要是围绕着课标教材进行的,如小学语文界就有《小学语文学科中主题单元式阅读教学的研究》的课题。三是课标教材编辑思想、编辑思路的呈现方式。现在几乎所有的课标教材都在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制教学单元。如人教版课标教材(7-9年级)共由36个单元组成,36个单元就有36个主题;如七年级上册就有这样6个主题的教学单元:感悟人生、理想信念、自然景物、科学世界、人间亲情、想象世界。在教材的这样一种呈现方式下,我们有必要研究探讨符合教材编排特点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这就是“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研究。下面,就是对人教课标教材八下第一单元——“人生轨迹”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属于自传体小说,编入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该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内在的情感,往往不是直接呈现,而是蕴藏在文本之中,寄托在字里行间。作为一篇经典课文,《祖父的园子》传递的教学价值丰富多样。教师要在单元要素的观照下,注重文本自身特点的凸显,充分彰显教材课文的范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