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只归发文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为优化馆藏,最大限度减少馆藏档案重份现象的发生,本文提出了只归档发文的构想,并对只归发文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再论归档不宜只归发文——与李兴利同志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归档只归发文条件不成立、归档只归发文不能自圆其说以及结论不同的原因等方面看,<回应>一文只归档发文的构想仅仅考虑了避免馆藏档案重复的问题,而并未考虑到机关单位档案的实际利用问题.因此,其构想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只归发文"构想的提出及学者间就相关理论的探讨,对学者们的观点进行评论,从哲学上指出"只归发文"的不可行性,并肯定了"收文有选择归档"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归档不宜只归发文——与李兴利同志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李兴利同志提出的归档只归发文的构想.本文认为无论从政策上看.从实践上看.还是从理论上看.归档只归发文都是值得探讨的。归档应当“以我为主”,国家档案馆档案的适当重复是必要的、合理的重复。  相似文献   

5.
收文应该有选择地归档——与李兴利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李兴利同志提出的只归档发文的构想进行商榷,分析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内容重复的原因,提出减少馆藏档案内容的重复不能以牺牲馆藏档案的齐全完整为代价,馆藏档案内容允许合理(必要)的重复.只归档发文伤害档案存史功能,收文类档案有选择地归档.既是现实利用的需要,更是齐全完整地保存社会历史记忆的长远需要.  相似文献   

6.
太仓市档案局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电子文件归档的方法。一是调查摸底。对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条线单位的电子文件管理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发现大部分单位的电子文件处于散乱状态。机关内部文件(非正式发文)缺乏管理,无备份,只保存在相关科室的电脑硬盘内;正式发文的电子文件仅限于备份,未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归档;其它形式的电子文件如数字化的照片、声像、多媒体电子文件等散乱地保存于个人手中,没有纳入单位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二是确立试点单位。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针对各单位电子文件管理的特点,选择了…  相似文献   

7.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实施,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文秘工作者对联合行文的规范要求还有些困惑.文章对联合行文的发文主体、发文机关标志、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以及归档等常见病误进行分析,并提出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红梅 《云南档案》2012,(10):16-16
<正>为规范大理市属各单位文件资料年度立卷归档工作,确保应立卷档案的安全,大理市档案局近日专门发文,对此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市属各单位形成的文件资料立卷暂停包给档案服务中介组织立卷归档。各单位年度形成的文件资料,次年6月份以前由本单位组织档案专  相似文献   

9.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规定: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河南省档案局〈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规定:归档章一般应盖在每份文件首页上端右上角的空白的位置。这规定对发文来说一般是不会有问题的,很容易操作。而对收文来说就有问题了,不仅操作上遇到了麻烦,而且牵涉到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及我省贯彻意见实施以来,公文拟制和发文等过程管理日趋规范和科学。但也不容忽视另一个现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公文数量大幅增长,公文中雷同重复发文,照抄照转发文,言之无物的官样文章等也不在少数,其次,语法错误仍然不少。鉴于此,笔者从本局2004年归档公文中试举例并结合其内容进行一一剖析和勘误,目的是引起同行们探讨,以求对机关效能建设和建设节约型机关起一定的作用。一、雷同重复,照抄照转发文如每年发安全生产文件、元旦春节安全通知,去年这样说,今年也这样说。多个部门齐头并进发文…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档案界深入讨论档案工作改革,探索文书立卷改革之路。关于是否立卷的讨论汇聚成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论批驳,莫衷一是。笔者通过细疏离析,将二者均作分呈,后加深入研究,所得之论如是。  相似文献   

12.
论文对2000—2008近十年来的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研究进行了统计分析,试图从研究的角度清理出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发展的脉络,总结综述我国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研究的成果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文献与文件在产生源头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国古代,文献是指以书籍和文书为主体的一切历史性的文字材料.所有的一次文献都是原始文件,但并非所有的文件都是文献.这一结论是从对文献、文件的概念进行分析而得出的.而文献与文件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是记录型信息源.  相似文献   

14.
简帛文献中的校雠学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向典校文籍之义例,在出土简帛中几乎都有体现,说明其校雠工作渊源有自,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出土的简帛实物纠正了对"校雠"一词的错误看法;而古人所谓"大题在上,小题在下"的结论在简帛文献中也不绝对正确。出土简帛中所展示出的校雠学内涵对我们今天关于中国古代校雠学的一些定论有深刻的颠覆性,值得引起学者重视。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15.
奏议文书从唐前期通行的表、状、笺、启、牒、辞六种文书形态逐步扩充、分化,具体表现在书、奏日益兴起,与启、辞的上奏功能不断混合,状、启、书三类奏议文书兼具"公""私"性质,成为官僚士人阶层在制度内外彰显政治诉求的重要面向。从内容与功能角度,可将奏议文书划分为表状类、议类与疏类三种类型。一方面,三类奏议文书维持了较为稳定的书写程式与结构;另一方面,三种具有不同属性的奏议文书在各具职能的同时,又都与唐代的政治形势与制度转型相配合。  相似文献   

16.
张倩 《档案与建设》2020,(4):21-24,65
借助区块链技术,推动高校文书档案管理业态转型升级,这是发掘和释放高校文档资源潜藏价值的有效举措。基于此,文章通过深入探究构建高校文书档案区块链智能管理平台的可行性,提出文档"增量电子化、存量数字化、全量共享化"等核心功能模块设计的创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字化的规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数字化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如何对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字化进行规范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并对网络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字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高校图书馆迅速推进信息化建设 ,高校院 (系 )图书资料室在网络环境下应如何定位 ,笔者就这一问题 ,从高校院 (系 )图书资料室的发展现状、服务模式以及图书资料室的馆员在该环境下素质定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图书馆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及特色文献检索服务的问题,本文选取"辛亥革命"历史文献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TopicMaps技术整合了相关网络资源,分析了历史文献分类组织中的"主题"选取原则,定义了各"主题"文献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结合Ontopia主题图工具软件完成了历史文献资源的网络化、系统化组织,并展示了组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