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卫星广播发展之路,对于研究我国电子媒介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于1970年发射成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1984年发射成功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1988年发射成功第一颗实用通讯卫星。到1993年底,通过租用、购买和我国自行发射的卫星,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82.1%,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76.3%。1994年底,我国将发射自行研制的大容量通讯卫星一东方红3号。九五期间将使用Ku波段卫星。届时中国的受众将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电视和广播服务。  相似文献   

2.
最近,日本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使用通讯卫星电传报纸版面的试验,它表明日本在跨进报纸的宇宙电传时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次试验,是日本政府邮政省在取得日本新闻协会和电电公社合作的情况下,于今年二月二十三日到二十七日进行的。读卖新闻社和日本经济新闻社充当了这次试验的负责单位。试验是在这两家报社之间进行的。试验时,把排好的报纸版面通过通讯卫星传送到另一地方,而每传一页版面,只花费了四  相似文献   

3.
美国媒介集团的大兼并及新的媒介集团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产业的兼并和美国新的通信法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通讯卫星、电脑互联网络等等迅速崛起,正在取代原先的报纸、杂志,成为当代传播媒介的“龙头”。在美国,这种发展已经超过其他国家,达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新阶段,各种传播媒介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正在形...  相似文献   

4.
英国广播公司下属环球公司 (BBCWorldwideLtd)和日本数字数据广播机构MediArk公司 1 0月 8日宣布 ,BBC日本频道将于今年 1 2月 1日在日本正式开播。这是第一家专门为日本观众开播的、由BBC完全拥有的娱乐频道。两家公司还宣布 ,1 2月 1日 ,日本全国的电视观众将能收看到BBC日本频道的节目。该频道除播出喜剧、戏剧、纪实娱乐节目外 ,还将播出儿童节目、学习节目、“脱口秀”和纪录片等。大部分节目都将配有日文字幕。节目将通过日本空中 /完善电视台在东经 1 1 0度上空通讯卫星上的 0 2 5频道播出 ;节目发行与营销则全部由Mediark公…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八年八月十六日,华国锋同志抵达布加勒斯特,对罗马尼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翌日,我国中央电视台的随访报道组,通过电视通讯卫星,声画并茂地向中国观众介绍了罗马尼亚人民热烈欢迎华国锋同志的盛况。由我们自己派出的报道组通过卫星向国内进行电视报道,这在中央电视台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那天开始,到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七日为止,-中央电视台为华国锋同志访问罗马尼亚、南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观众研究日益受到博物馆学界的重视。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博物馆观众研究在方法的使用上还存在较大的不足。本文采用文献法分析了定量及定性两类研究方法在国内博物馆观众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发现,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定量方法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定性方法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且研究方法的使用缺乏统一的体系和科学的标准。为提高观众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博物馆应提高对观众研究方法的重视程度,加强方法使用的针对性和严谨性,实现定量和定性方法的有效整合,构建科学完备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卫星技术是火箭和电信两门科学的复杂综合体。1945年,美国工程师、科幻作家亚瑟·C·克拉克(Arthur C.Clarke)就曾提出过发射通讯卫星的设想,并且描绘了通讯卫星的大致轮廓。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到1982年为止,已有2000余颗绕地球轨道或太阳系其他轨道高运行的卫星发射升空。通讯卫星是为通讯传播服务的宇宙轨道飞行系统。第一颗实验性通讯卫星“回声Ⅰ号”(EchoI)是于1960年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发射的。而在此之前,科学家们曾为无线电信号的大范围传播作过不少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全球化文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全球化文化的同质化和趋同化,使经济强势的国家文化输出加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通讯卫星、光纤电缆、电子媒介、国际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电视跨国传播的全球化体系已经形成。并造成了强势国家对弱势国家经济和文化的“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9.
美国特纳广播电视公司预见到,被世人称为当代“跳水皇后”的我国著名跳水运动员高敏,在西雅图运动会上将得到两块金牌,便派专人来到中国,把高敏父母从四川请到北京,用10万美金租用一条通讯卫星专线,在高敏取得第二块金牌后,接通了这条专线,高敏父母坐在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室里观看女儿比赛,并与刚从水中上岸的高敏“见面”对话,这一瞬间的母女之情传遍了整个世界,倾倒了西雅图人。特纳广播电视公司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不惜重金和跨越国界,安排相距万里的母女“会面”,真可谓绞尽脑汁,不惜一切矣!我们姑且不论其政治倾向,仅就认真捉摸并千方百计满足观众需求这一点上,的确值得我们记者学习。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去年,邓副总理访日期间,曾乘坐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由东京前往京都访问。日本电视记者在列车途经富士山的时候访问了邓副总理,请邓副总理发表了电视谈话。这个电视节目在中国贵宾们到达京都下榻处时,已经由东京广播。这次电视报道如此迅速、及时,主要是依靠电子新闻采访系统。最近一两年来,我们收看的通讯卫星转播的华主席访问罗马尼亚、南  相似文献   

11.
浅议电子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子资源以其提供的内容形式多样、检索方便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对于高校师生和图书馆馆员来讲,电子资源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发现电子资源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书锦 《兰台世界》2012,(26):48-49
电子档案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的档案,由于电子档案的使用时间还不长,再加上国家在相关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造成了目前的电子档案在管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将分析电子档案的管理原则与对策以及电子档案如何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讲述了当今社会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作为文明教育的基地,如何提高观众接待的质量以及观众的参观质量,为观众创造良好的参观氛围提出了首先要做的事情:改变观众由原来的等候排队购票或领票的方法为由观众自行在电子触摸屏上点击后自动出票的方法,既给观众留下美好的第一个印象又为博物馆的观众统计管理及观众接待工作的安排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视听纵横》98年第3期发表陈力丹的《美国媒介集团的大兼并及新的媒介集团格局》,简介如下: 在美国,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通讯卫星、电脑互联网络等等迅速崛起,正在取代原先的报纸、杂志,成为当代传播媒介的“龙头”。纯粹的“报团”不复存在,纯粹的广播电视集团也不可能完全独立,因为新技术的发展将广义的电子产业与它们联络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5.
王成喜 《今传媒》2007,(3):63-63
2007年央视春晚以表现农民工进城为主题的舞蹈<进城>,以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舞蹈艺术语言,博得观众好评.可是,细心的观众却意外发现舞台使用的电子背景竟然是日本东京都政府的办公大楼.作为一个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节日,一个华人万众瞩目的国家级重大演出,这是一个不应该发生的失误.  相似文献   

16.
唐晓智 《视听界》2010,(6):107-107
广义的副语言指"无声而有形"的现象,即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等。节目主持人合理使用副语言,有助于增进与观众的交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进而更有效地传递信息。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会重视副语言在表达中的作用,还会仔细考究,为副语言的表达加入个性色彩。但副语言的使用应恰当,避免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相似文献   

17.
杨鹏程 《中国广播》2004,(11):53-54
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都是以技术革新为起点,以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为鲜明的标记的。科学技术的飞跃性进步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而大众传播媒介的繁荣也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显著特征。20世纪60年代,无线电技术与空间技术相结合产生了通讯卫星,通讯卫星使信息的传递冲破了地域界限,信息传递的时间与空间距离缩小到几乎为零。面对这一飞跃性的进步,加拿大人麦克卢汉  相似文献   

18.
电子媒介的兴起消弭了地域隔阂,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让乡村生活可视化、具象化。通过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渠道,乡村纪实综艺节目向观众呈现了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为观众创造了一场身临其境的乡村体验,满足了观众对慢生活和乡村生活的向往,进而影响其对乡村的认知和态度。《种地吧》作为国内首档劳作互动纪实综艺,以劳作为切入点,通过虚实结合和实时交互的方式,让观众在虚拟空间中体验乡村生活,场景呈现与情感传达相交融,寓情于景,让观众从中获得心灵的疗愈。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八十年代,国际新闻危机的中心问题是怎样经营、拥有和控制四大跨国通讯社(指美联社、路透社、合众国际社和法新社)。四大跨国通讯社和两家不太引人注目却同样占优势的电视新闻社——维纳斯新闻影片社与合众国际社电视新闻部,为全球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提供大部分的国际新闻。这些通讯社拥用有数千名新闻记者、特约记者和通讯员,在100多个国家设有分社或办事处,拥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并广泛使用通讯卫星。它们每天采集数百万字的消息和数千英尺长的新闻片,并使用多种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向世界各地播发。它们都宣称其目标是提供公正全面的国际新闻,并与所有国家的通讯社订有交换新闻的协议。毫无疑问,跨国通讯社对全球新闻议程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本世纪七十年代起,人们(尤其是第三世界的传媒评论家)开始注意到跨国通讯社存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1957年,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引起世界震惊,当时有“卫星上天,红旗落地”之说。紧随其后,1962年美国发射了用于转播电视节目的通讯卫星“电星一号”,人类从此打开了卫星电视的窗口。1969年美国用卫星电视转播了阿波罗登月飞行,使地球上十几亿观众首次目睹了登月实况。宇航员阿木斯壮“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的话,成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千古名句。至今记忆犹新。同时,克朗凯特的主播风采更令世人赞叹。人们从此感到了卫星电视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