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健身中心和协会能够进行各种健身活动:增氧健身法、形体训练、体操、排球、网球等等。下列标准能帮助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1.耐力和爆发力: 您是否天生就是这类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承受中等水平负担的人?或者您是否具有较强的爆发力?耐力好的人特别适合自行车和游泳这类体育项目,而爆发力好的人适合打网球或排球等。 2.集体运动和个人运动: 您要考虑好,您是否有兴趣和时间把  相似文献   

2.
暹罗 《精武》2003,(8):32-33
泰拳素以“八臂运动”的美名享誉世界。泰拳手的日常训练是什么样呢?这是一个令人很感兴趣的问题。下面就是作者在泰国曼谷一所著名的泰拳学校中的所见所闻,那里可以说是一块泰拳的乐土,但同时也是一座魔鬼训练营,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它才成了泰拳世界冠军的摇篮。大多数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在这里只需要参加一些“简装”版的训练课,不要以为这是泰国人在骗外国人的钱,其实他们所接受的这种测验和那些常年在这里接受严格的“魔鬼式”训练的泰拳选手并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核心的训练内容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常说泰拳是最凶猛的格斗术,但很少有人说泰拳是最全面的格斗术。为什么人们认为泰拳不够全面?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泰拳拳法较差。第二,泰拳没有摔法。因此有人说,泰拳的成功主要依靠刻苦的训练。在战术上,它并不占优势。这种看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虽然很多拳手都有自己的战术喜好,但大多数泰拳手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一种战术。泰拳的这种主流战术是格斗术中非常实用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散打与泰拳两种搏击项目的历史发展、技术体系特征以及文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总结出散打与泰拳在拳法、文化底蕴、技巧和比赛规则上的不同之处:(1)散打运动和泰拳运动是两种不同文化底蕴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搏击风格,一种内敛一种张扬;(2)泰拳运动的技术训练体系的完备性要胜于散打运动,特别是体能和抗击打能力是散打运动的最大软肋,但泰拳运动技术动作单一化、动作的击打效果非常明显;散打的快摔技术可以明显控制泰拳运动员的贴身进攻;(3)在比赛规则上泰拳运动的开放性要远远优于中国散打,在其规则下更能使双方运动员积极主动、敢打敢拼,更能增强双方的对抗程度。根据这些不同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我国当前散打运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坤青信箱     
《中华武术》2002,(12):59-60
天津市模具工业联合公司一位忠实读者问: 1.坤青先生,请问曾在1999年美国夏威夷中美散打对抗赛中打败中国散打高手那顺格日勒的美国80公斤级高手剪刀脚春雷(CungLe,美籍越南人)是否就是你说的美国散打顶尖高手黎刚,其与柳海龙比谁厉害?据说此人10岁学跆拳道,在匈牙利国家摔跤队学会反身摔,并是泰拳和拳击高手,K-1战绩是12战0负。您能写出此人的资料吗?  相似文献   

6.
泰拳以其腿法驰名天下,泰拳手无一不精于腿法。腿法成为泰拳最主要的攻击手段。论及泰拳,可谓无人不知其腿法的快捷凶狠。 泰拳手重用腿法,其原因是腿比手长,且力度大,效果好,经过严格的训练,可以成为最佳的武器。在泰拳的比赛中,拳手们常常表现出腿坚硬如铁,柔软像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1,(8):4-4
何谓泰拳?有关泰拳的文献越来越多地见诸武术刊物或泰国风土游记中。此类文章大部分试图介绍、评述泰拳技术或特色,遗憾的是,只能勾绘出泰拳轮廓。部分所谓专家,只顾其外表形态,不谙其精妙之处,另一部分则大力描绘其原始、粗野或灰暗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赛事的商业化运营不仅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有力地促进体育项目的发展。目前,泰拳已经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搏击运动之一,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良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泰拳赛事商业化运作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我国泰拳赛事商业化构想:(1)制定泰拳赛事商业化发展策略;(2)赛制创新、改进规则;(3)突出赛事亮点、丰富推广形式,以期为我国泰拳赛事商业化运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2,(9):52-53
本期出场名家:著名武术家吴彬、八卦掌名家张全亮、国际级散打裁判张鸿骠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许林涛问: 1.张全亮老师:太极拳、八卦掌等中国传统武术驰名中外,影响远大,可是为什么不能像散打一样正式与泰拳、拳击等外国搏击术对抗?这仅是比赛规则上的问题吗?  相似文献   

10.
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赛事的商业化运营不仅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有力地促进体育项目的发展.目前,泰拳已经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搏击运动之一,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良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泰拳赛事商业化运作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我国泰拳赛事商业化构想:(1)制定泰拳赛事商业化发展策略;(2)赛制创新、改进规则;(3)突出赛事亮点、丰富推广形式,以期为我国泰拳赛事商业化运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猜猜他是谁     
上期的答案您猜出来了吗?用您的慧眼识别出来他们是谁了吗?下面我们就公布答案吧!图一:希勒;图二:王鹏。你猜对了吗?如果没猜对,那就再接再厉看看这期的人物是谁。把您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在信封的背面寄到北京体育馆路8号《足球世界》收或发Eail至fbw_sl@vip.163.com就可以了。截止日期为12月1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相似文献   

12.
张陌 《新体育》2010,(1):13-13
新体育:最近,关注泰拳挑战中国武术的新闻成为热点。您能介绍一下中国功夫对泰国泰拳争霸赛的性质吗?  相似文献   

13.
在泰国,泰拳正在蓬勃发展,它不仅是一项全国性体育运动,一座文化宝库,也是少数年轻人摆脱贫困的捷径。泰拳是从十六世纪暹罗武士的空手格斗技术中演变而来的一种武术。在泰国武装部队司令兼泰国奥委会主席切他·他那乍罗的极力倡导下,在曼谷北郊建立了泰国第一所国立泰拳学校,这座学校隶属于教育部,是为纪念泰拳在泰国文化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而创建的。目前,泰国武装部队的士兵仍在接受泰拳训练。切他说,学习泰拳有助于“抵御外辱”。泰拳的保护与推广工作受国家文化委员会监督。不过,对成千上万的泰国年轻人来说,泰拳不仅仅是一…  相似文献   

14.
信息热线     
《游泳》2000,(3)
您想让您的孩子学会游泳吗 ?你想正确掌握游泳技术吗 ?您想提高您的游泳成绩成为世界冠军吗 ?请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声像部联系。他们是我国体育声像技术影视片最多的单位之一。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声像技术资料库 ,库内收藏有各类教学片、训练片、专题片、科研片和历届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的比赛实况等7000多小时 ,仅游泳、花样游泳、跳水就有300多部。您需要哪方面的教学片或资料 ,请与他们联系。地址 :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11号邮政编码 :100061联系人 :白瑞芳联系电话 :(010)67112233…  相似文献   

15.
王力 《精武》2005,(6):5-7
功力成就泰拳当泰拳王考西·嘉勒斯第一次到巴拿马比赛时,就以一记强劲的扫踢将当地拳王罗伯特·卡伯当场击毙,惊恐万分的电视解说员问道:“这一记踢击为什么如此可怕?”现场的泰拳技术顾问感慨地回答说:“功力成就泰拳。”虽然现代泰拳比赛的组织者尽全力保护拳手的安全,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类似的不幸,但“功力成就泰  相似文献   

16.
王涛 《新体育》2003,(10):16-17
500多年历史的泰拳和5000年历史的武术在一起比赛会是什么样?作为世界上两种最悠久的搏击流派,武术和泰拳都曾与拳击、空手道、跆拳道等搏击类项目进行过比赛,而且均胜多负少。但武术和泰拳,直到公元2001年仍未有过正式碰面。  相似文献   

17.
袁康就 《武当》2010,(11):34-35
若论擂台上全接触,打法最强的是泰拳,相信大多数都认同。事实上,泰拳在香港搏击擂台已横扫三十多年。泰拳的技击非常适合擂台(当指在不倒地的打法而言),即使今天,它在全接触赛例下仍有雄霸擂台的空间。由于泰拳打法直接,抗打训练又充足,  相似文献   

18.
猜猜他是谁     
上期的答案您猜出来了吗?用您的慧眼识别出来他们是谁了吗?下面我们就公布答案吧: 图一:迪比亚吉奥;图二:英扎吉。您猜对了吗?如果没猜对,那就再接再厉看看这期的人物是谁吧。把您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在信封的背面寄到北京体育馆路8号《足球世界》收或发E-mail至fbw_sl@vip.163.com就可以了。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从当地邮戳为准。  相似文献   

19.
坤青信箱     
《中华武术》2002,(4):56-59
湖北武昌中船电工集团712研究所高一民同学: 1.《体育报》曾载:1994至1999年间,旅美华人苏昱彰的委内瑞拉弟子拉法野以螳螂拳和八极拳武者身份连夺世界泰拳擂台赛五届总冠军,请问是否有此事?  相似文献   

20.
健美训练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纵向发展的过程。在健美训练中,要想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取决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一、训练的重量、次数和组数 (一) 训练的重量:是指每次训练的总重量或每组训练的重量。它包括器械的重量(如杠铃和哑铃的重量)和人体本身的重量两种。训练的重量,以个人的力量大小为标准。一般可分为: 1.小重量(个人最大力量的40—50%); 2.中等重量(个人最大力量的6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