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兴洲 《武当》2003,(5):19-20
道家太极拳为张三丰祖师所创,在道内被尊称为武当张祖太极拳,这套太极拳以意为主,内外兼修,故又称为意合太极拳。合而言之,乃名张祖意合太极拳。它有三部练法(脱胎、易筋、洗髓),五种功法(坐、卧、站、行、动)。其练法相当科学,有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训练相当艰苦,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多少年来,道家太极拳只在道内流传,传二不传三,民间所传极少;又因道家太极拳的密传保守,择徒极严,故历代太极之大成者少也。  相似文献   

2.
《武当》2015,(3):69
活动时间:2015年2月1日至9月1日主办:世界太极拳网《武当》杂志《武魂》杂志微信平台:"世界太极拳网"公众微信平台(微信号:sjtjqw)新浪微博:世界太极拳网武当杂志公众微信平台(微信号:wudangzazhi)活动介绍: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伟大成果,太极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精华,太极拳人物是太极拳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宝贵财富。太极辈有才人出,领一代风骚,传世代香火。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介杰出太极人物,传播科学太极健康理念,突出时  相似文献   

3.
《精武》2009,(6)
义龙会长与崔仑先生合著的太极拳歌谱,文字斟酌于雅俗之间,既合大众讽诵之程度,又不失祖国文学之精粹;曲调铿锵,和平雄壮,听之热血沸腾,极振精神。义龙会长之书法(见附图)笔走龙蛇,大气磅礴,令人赏心悦目。孙国梁先生认为,此太极拳歌谱适合各式太极拳辅导机构演练用之。吾侪小编,太极门外汉也,会长佳文梓刊之际,喋喋云尔,助兴而已。  相似文献   

4.
静在无极中     
《太极拳经》(明·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几,阴阳之母也。”这就是说只有无极才能生太极。所以后来的太极各门派都遵守:练太极拳必须从无极式开始。什么是无极呢? 无极就是无念、无象。古人论道说:“盖未有天地先有理,理为气之阴阳主宰。”未有天地就是在鸿蒙混沌阶段,没有意念,没有形象。这就是阴阳未分,清浊未判的世界。这就是无极。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在简单介绍太极拳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来具体阐述太极拳的现代价值。 一、太极拳体现了生理与心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太极拳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易经。大传》曰:“易有太极”;《太极拳经》曰:“太极者,元极而生,动静之机,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蕴藏着深邃的东方文化内涵,它源于我国武术、中医、儒教、易学,为武当丹派所用。从多年的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到,太极拳施教应该融理(天理)守法(真法),理不融则法同虚设。然而太极和太极拳理法又很不容易认识和掌握,要练出绵里藏针的内劲功夫,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就更加困难。 1.朋理会真意,人天还本一 何谓太极?太极之名,源之于《易》。太极即圆,它圜周不止,是生生之源,含有  相似文献   

7.
李滨 《武当》2006,(5):26-28
影视剧《太极张三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张三丰的名字,现在多与中国拳的一个派别——太极拳联系在一起。”著名太极拳家吴志青说:“考各家太极拳之源流,均称系丹士张三丰所传授。”(《太极正宗·弁言》)  相似文献   

8.
谭大江 《武当》2003,(4):13-15
四、目睹张祖意合太极拳的风格 在秘谱《太极拳道论》中,记有“真人张三丰行功架谱”三路,一路为七十二势,二路为六十四势,三路为五十七势。据张兴洲介绍,此三路太极拳练法与他家太极多有不同。陈式太极偏于冷脆刚猛,不利于养生;其他太极则强调松柔,有养生大用,但技击效用得之较迟。而本门张祖意合太极拳分三步练法,一路练柔,柔中有刚;二路练刚,刚中有柔;三路刚柔兼练,得刚柔相济。学者苦练三年,不仅养生之益得之于身,而技击功夫必致大成。此三路练法惟第二路与杨班侯当年所练快架相似,个中缘由,下文有叙。  相似文献   

9.
无极歌宋谱/宋书铭太极原生无极中,混元一气感斯通,先天逆运随机变,万象包罗《易》理中。太极原生无极中:重点在"中""太极者,无极而生"。学太极、练太极、感悟太极必须要从无极着手认识太极。无极:天地交泰达成一片,称为无极,又称中和。中和:空间(前后左右上下)、阴阳、虚实、矛盾等都要处于和谐、圆满、平衡。太极拳锻炼的中心思想就是要达到中庸无为的中和之道,太极拳真义就是要在虚无中求,在中和里练。  相似文献   

10.
张兴洲  李仲良  赵峰 《武当》2004,(3):15-16
张祖意合太极拳正是依据太极图象之变化而创,太极拳与太极图理为一贯,太极理论是指导道家炼养的法则。太极来源于易经,其蕴含极其深广博大,堪称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总汇。它渗透到我国古代所有的学科领域,如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历法学、数学、文学、史学、哲学、民  相似文献   

11.
孙建国 《武当》2011,(4):14
太极拳推手是检验太极拳套路及身法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双方知己功夫和知彼功夫的一种习练手段。通过一段时间或几年的太极拳套路的演练后,一定要通过太极推手的方法来验证是否合乎太极拳内外三合之要领。  相似文献   

12.
顾留馨 《武当》2013,(3):14-17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注:所谓太极,唐·孔颖达《周易正义》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实际上是指无极生太极,就是道家的"有生于无"的意思。从无到有,就是阴阳的根据。"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一阴一阳,刚柔相济的拳术。原文: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注:古人认为,太极是一个混圆体,包含阴阳两气。动时这个混圆体就起变化,一分为阴,一分为阳,  相似文献   

13.
晏骏 《武当》2015,(3):17-18
太极拳的进阶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应着重于培养习练太极拳的感觉,也称为"太极外感";第二层次应着重对拳理拳论的研读与分析,从而理论指导动作,也称为"太极内感"。"太极外感"与"太极内感"统称为"太极之感"。想要在太极拳家眼中打出一套他们所肯定的、真实的太极拳,这就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去分析解决练拳中的实际问题。太极外感:根据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对太极拳动作外形架构的整体外在感受,我们就称为"太极外感"。太极拳的行拳走架中最重要的两  相似文献   

14.
郭渠 《武当》2005,(2):14-15
太极拳经典论著《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即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寥寥数语,道出了太极拳义理的总纲。看似简单,细思却奥妙无穷。然而,太极、无极、阴阳、动静、开合这些都属于难以描述清楚的东西,一人有一人的气质,于动静之际体会各有不同。现试就本人的点滴领会略作浅述,聊作抛砖之举,望不贻笑方家。  相似文献   

15.
冯志强 《精武》2006,(8):14-16
丹田混元气是先天之气,是包括太极拳在内的内家拳术之根本。如果不练好先天的丹田混元气,单凭后天之气和体力,是不可能真正练好太极拳的。太极混元内功是修炼太极内气、培养太极内劲、增强太极内功的功法,既是练好太极拳的入门基础功法,也是使  相似文献   

16.
运动即变化,太极即变化。太极拳即变化之拳。太极拳运动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中演练出来。太极拳以拳为形式,其目的在于要达到“太极”状态。拳是小“道”,“太极”是大“道”,习拳明理,以小“道”通大“道”,是太极拳最重要的意义。变化即是太极、太极拳最根本的意义。误解了太极拳“变化”的真意,只会将太极拳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17.
程龙飞 《武当》2011,(12):21-22,2
李德印教授在《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一书中,对于太极桩(又称升降桩,也叫起势)作了几句言简意赅的歌诀,为太极拳初学者打开了方便之门。笔者多年从事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和研究,略有些心得体会,今试对太极桩歌诀进行解析,以期与读者诸君共同探讨。太极桩歌诀曰:"两手提按腿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运动论的理论基础是太极生两仪,两仪是在太极旋转运动中产生的。太极旋转运动论在太极拳中应用产生了太极拳运动论。太极拳运动论的内容有太极之意,太极之理,太极拳运动的理法依据,太极拳运动的方式,太极拳运动的法则,太极拳运动的性能,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特征等论述,这些论述开创了太极拳理法的新篇章,推动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对提高太极拳的技艺和增强太极拳健身祛病的作用,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蓝晟 《武当》2003,(7):30-30
进入21世纪之后,太极拳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撰文质疑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说“现在的太极拳只不过是太极操”、“是徒有其表的太极拳”等,他们还发出了“太极拳内功心法已经失传”,“寻四两拨千斤之杨式太极之真功夫,可谓难上加难。”确实,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绝大多数是“太极操”,因此,许多人练了多年太极拳,连身体的基本健康都达不到,更谈不上延年益寿了。  相似文献   

20.
《武当》2000,(4):56-65
“太极十三丹“或”十三丹太极拳”,后人惯称“十三丹”,是李瑞东老先生颇具匠心的重要创作。它在李派太极三大主拳中属人盘拳(五行捶)这一体系。由于它取十三种动物之特性和动作特征,相形取义,缘理悟化而成法式,故而形成了罕见的作势风姿和特强的导引功效,备受后人珍爱。术数十三,本于八、五,蕴含“演八卦、运五行、调阴阳、合太极”之理。而以物象演法定式又寓“亲和自然,爱惜自然”之义。换言之:依法演武,演武合道(自然之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