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个案呈现小张,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这学期小张突然闹着不要去上学,家长和老师询问多次均无果。和他大声说话时,他会出现发抖的现象,时间大概有一个多月。家长在班主任的建议下求助学校心理咨询师。初见小张,感觉他比较内向、老实,老师和家长谈话的时候,他悄悄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家长讲述小张成绩一般,个性内向,平时比较乖,经常因为作业质量不高被老师批评。在家里都是妈妈管小张的学习和生活,爸爸没什么  相似文献   

2.
颠倒老师拿着作业本对小张三说:小张三,我要把你的作业给你的爸爸看,让他看一看你的作业究竟有多糟,让他给你一个沉重的教训,让你知道什么是难为情。小张三得意地说:我才不会难为情呢,我爸看了以后自己才会难为情呢。老师很奇怪地问道: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3.
家有冷孩子     
王同学是我班的学生,但他的独特行为总让人很懊恼:小组讨论从不参与;调动座位总是申请一个人独坐;路上看到老师即使面对面走也不会打招呼;早读课经常迟到还漫不经心地提着早餐在教室里晃;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拿着指甲剪之类的小工具做一些小动作……很多科任老师都私下跟我说这是他们见过最冷的学生了。我跟他提过四五次让家长来学校,他总是拒绝提供家长的联系方式并冷冷地说:"我妈很忙的,不要有事没事找她,有事找我就可以了,我家我做主。"和他妈妈的第一次联系是一个晚上,电话中他妈妈的声音十分虚弱:"曹老师,我想替我儿子请个  相似文献   

4.
冷处理     
星期一早上,小宇同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我,说他在星期天到学校玩时看见小张同学在教师办公室门口写了老师的脏话。我一看。只见雪白的墙壁上有铅笔字:“X老师是王八蛋,去死吧。”我的肺都气炸了,恨不得立即把他抓过来,或者马上打电话叫家长来。但转念一想,前几天小张午睡时不遵守纪律,被我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顿,后来我因为忙没有做“训后疏导”,他心里肯定很难受。  相似文献   

5.
闵慧 《现代教学》2014,(3X):72-72
<正>我已担任班主任五年了,这五年中所遇到的家长,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配合我的教育工作,但还真没有遇到过"拆台"的家长。今年我却遭遇了教育的难题。临近期末,部分学生行为有点涣散,尽管我在教室里三令五申不允许玩游戏,但玩手机的人数还是有所增长。就在12月底的一天中午自修的时候,我去了趟教室,学生都以为我今天要出去培训,教室里有同学公然拿着手机在玩游戏。小张同学玩得很投入,连我从他身后走过去都没发现。我朝他一伸手,小张虽然不情愿,倒也自觉地把手机交给了我。小张是个玩心较重、自控力较差、能言善辩的学生,我把他叫  相似文献   

6.
冷处理     
星期一早上,小宇同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我,说他在星期天到学校玩时看见小张同学在教师办公室门口写了老师的脏话。我一看,只见雪白的墙壁上有铅笔字:“X老师是王八蛋,去死吧。”我的肺都气炸了,恨不得立即把他抓过来,或者马上打电话叫家长来。但转念一想,前几天小张午睡时不遵守纪律,被我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顿,后来我因为忙没有做“训后疏导”,他心里肯定很难受。上午上课,我装作无事,小张的眼光有点躲躲闪闪。上午放学我把小张留下,他不由得紧张起来,故作镇定地说:“老师,找我有什么事?”我平静地说:“跟我来,有点事。”到了办公室门口站定…  相似文献   

7.
说谎     
《红领巾》2012,(3)
小张老师第一天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突然.一个小男孩举手了。小张老师赶紧过去。小男孩说:”小张老师,你长得真漂亮!”小张老师听了.心里挺高兴.还没来得及说谢谢,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中,朱老师因为家长委婉地提出“望老师在校多鼓励孩子”,就“心里还是觉得闷闷的,有些难受”;就“心里真是有些说不出的委屈,很想马上给家长拨一个电话,说说从我的视角看到的情况;又想给她发个信息,解释解释”;并“一下课我就和小吴说,让他拿出本子,在本子上写写老师平时是怎么做的”。最终家长回信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朱老师也颇感满意。表面看这次家校沟通效果很不错,但我们却认为这次沟通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老师说:“谁喜欢拖地, 放学后留下来。”足球迷小张一听说是托蒂,自然少不了他。放学后老师拿着拖把递给小张说:“看不出你还那么有责任心哦。”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学论坛》2002,(2):16-18
1月初,苏州当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苏州市某私立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寒假前在酒楼宴请孩子所在年级的所有老师。席间,这位家长大倒苦水,说自己一直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近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成绩已是一落千丈。这位家长表示,他很想和孩子做一些交流,但工作上的事情已让他觉得分身乏术,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心无力。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很好的大学,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想请老师们以后能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孩子成绩能提高一些。酒席快散时,该家长又给老师们上了一道特别的“菜”,他给在场的二十几位老师,每人送一台高档的掌上电视。这位家长最后说,他虽然有钱,但没有时间,再次希望老师们能多抽出点时间给他的孩子一些关心。家长该不该送这份礼?老师该不该收这份礼?消息刊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年的老教师,在工作中见多了这样的情形:在办公室,老师在批评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学生刚开始还低眉顺眼,随着老师越说越愤怒,学生越听越不在乎,老师拍案而起,学生也横眉冷对,甚至昂首挺胸摔门而出,只留下气得发抖的老师……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尴尬的、失败的,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要知道,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情感很丰富,但却很脆弱,很容易与家长、老师和同学发生矛盾与冲突,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地与之沟通疏导,就会对其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形成情感上的裂痕,引发行动上的对立。卡特罗吉斯说过:"如果我能知道他表达了什么,如果我能知道他表达  相似文献   

12.
我在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独特。他说:“程校长,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她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为什么和别人想得不一样呢?”他笑着说:“老教师太死板。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要是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家长怎么能把孩子的教育当儿戏!”也就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太在意。然而,随着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关注,我逐渐意识到,他所说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13.
萧天 《师道》2009,(1):32-32
办公室的小张又在嚷嚷:“真是气死人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像话。我真不想教他们!”这样的话她几乎每天都能嚷上几遍。其实,只要上课铃一响,小张准会第一个走出办公室。小张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老师,显然对学生的情况估计不足。我说:“我送你四个字吧。”“请说,洗耳恭听啊!”她稍稍平静了一下情绪,苦笑着。  相似文献   

14.
李老师在班主任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介绍说:“担任五(1)班班主任之前,原来四(1)班主任冯老师就告诉他说:‘班上有一个最懒做作业的学生,作业+次有八次不做,老师对他进行重罚、批评。投诉其家长,都没有凑效,都拿他没有办法,一个班就是因为他一个人成绩不合格,评不上文明班……’”我接这个班教了一个星期,发现他仍然不交作业,这印证了冯老师的话。但是,也发现他很有个性,我不能再用冯老师这种“高压方法”强迫他做作业,而是以“表扬”的方法,治他的“懒病”。有一次.他又不交作业了,我不是批评他,而是耐心辅导他做作业,在分数上有所提高,给他尝到做作业的甜头,还表扬他:“某某同学很聪明,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会做了,真聪明,如果他继续努力,成绩会提高的。从此以后我都是这样鼓励他。又有一次,我辅导他完成作业后,我又写一封信给他带回去给家长,他爸爸看完老师写来的表扬信,高兴地说:“阿强,老师在信中表扬你,说你近来上课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而且会做作业了,很有出息,老师佩服你。”爸爸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也相信你会把学业学好,不会令爸爸失望的。”当听爸爸说完这封信后,他控制不住内心的内疚,终于大哭起来对爸爸说:“对不起,爸爸,我知错了。”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科学论坛》2002,(2):16-18
1月初,苏州当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 苏州市某私立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寒假前在酒楼宴请孩子所在年级的所有老师。席间,这位家长大倒苦水,说自己一直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近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成绩已是一落千丈。这位家长表示,他很想和孩子做一些交流,但工作上的事情已让他觉得分身乏术,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心无力。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很好的大学,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想请老师们以后能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孩子成绩能提高一些。酒席快散时,该家长又给老师们上了一道特别的“菜”,他给在场的二十几位老师,每人送一台高档的掌上电视。这位家长最后说,他虽然有钱,但没有时间,再次希望老师们能多抽出点时间给他的孩子一些关心。家长该不该送这份礼?老师该不该收这份礼?消息刊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家长会临近,班上学生的表现突然变好了。私底下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学生怕家长,确切地说是怕老师在家长面前批评他们,为了不让老师在家长面前批评他们,赶紧亡羊补牢,个个都积极表现。一个学生既形象又生动地说:“家长会就跟第三者似的,破坏家庭和谐。”这话乍一听很幽默,细细体会,却隐藏着颇多感慨。学生怕家长、怕老师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学生自己没有表现好之外,也折射出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漏洞与缺失。  相似文献   

17.
什么情况下孩子可以自由飞扬,什么情况下孩子需要规则有度,是做家长的一门艺术。难题举例目前有两类家长比较崇尚培养孩子的自由创新精神,而忽视规则意识的培养。一类是商界成功人士。许先生说自己小时候就很调皮,喜欢逃课,老师家长都拿他没办法,但结果他很成功,把一个企业管理得有条不紊,业务发展得很好。现在自己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老师总反映他不写作业,恶作剧特别多。许先生则说那些作业太简单,聪明的儿子不用花很多心思就能学好。至于恶作剧,主要是老师讲得没兴趣造成的。关键是许先生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他说:“在一个社会,规规矩矩的…  相似文献   

18.
一天早上,我正在办公室打扫卫生,一对年轻的父母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女家长眼圈红红的,男家长生气地说:“园长,幼儿园的老师是为人师表的,怎么能打人?我们的孩子说老师打人,他今天硬是不上幼儿园了,退园退园,我们不上了。”看得出,家长很生气。(可以理解家长的冲动,任何家长都不能接受老师打孩子这种事情,何况是小孩子。)我连忙说:“两位家长请坐,我来帮你们倒水。”  相似文献   

19.
冼洁丽 《中学文科》2009,(2):131-132
一、什么是逆反心理 平时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你叫他往东他就偏偏往西.”“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曾听过一位家长伤心地说:“我的儿子学习很不用功,我痛骂了他一顿,他当时并没有过激的言行,谁知道他为此出走了一个星期,把我们家长急坏了,现在都不敢说他啦,我真想不通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个别“不听话的”学生,常与老师“顶牛”、“对着干”.有的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这些就是平时我们说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20.
案例:15岁的小王是一名初三学生,初一时因为和班主任老师发生矛盾,担心老师为难自己,在初一学年结束后,强烈要求家长为其转学,说换一个新环境,他就会下定决心重新开始正常学习。当时,家长认为孩子说得很有道理,就给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