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教之初,以“目标激励教学法”的教学改革,较早注重“减负”。且教学效果一路攀升而闻名全市;任校长之初,让一所濒临倒闭的农村薄弱高中起死回生,创造了高考上线人数增长76倍的奇迹,并产生了1名高考作文状元、1名北大学生,被誉为“中和效应”“中和现象”“中和精神”;任教育局副局长之初.不仅使区域教育质量迅速提速,在其后被选拔为“援州干部”。使受援的昭觉县教育质量从凉山州的第十六名提升到第二名:任教育局长之初,其主研的课题获得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刘绪国。这位传奇型教育局长的人生足迹。似乎在昭示一个久违了的职业精神。那就是——“忠诚在前,职位在后”。  相似文献   

2.
书墨禅机     
抗战前,南京周琪以书艺驰名,人称“江东周琪”;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草书超凡入圣,更是名传天下;二人结翰墨之交。 一次,于右任到周琪家,彼此站着讲话。 于对周说:“你笔写江东。” 周答:“于公笔写天下。”  相似文献   

3.
一、班级管理中课任教师资源整合的必要性1.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因此,将班务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做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名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整合课任老师的教育资源,学习和利用其他课任老师把握学生心理的成果和方法,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信息宽带     
《陕西教育》2008,(9):85-85
省委教育工委同意中共西安培华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结果 省委教育工委同意中共西安培华学院第一届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结果。王斗虎、王洪茹、李天禄、陈明华、陈胜秋、杨定君、周振豪、赵洁、秦晓虹等九名同志(以姓氏笔画为序)任党委委员;王斗虎同志任党委书记,陈明华、陈胜秋同志任党委副书记。王春来、王建安、牟竹梅、陈胜秋、秦晓虹等五名同志(以姓氏笔画为序)任纪委委员;陈胜秋同志任纪委书记,秦晓虹同志任纪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5.
<正>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国务卿,第二任总统亚当斯的副总统,美国第三任总统,一共做了两届。托马斯·杰斐逊为美利坚付出了一切,但这一切都不能让他感到快乐,或者说,他的美国梦还没有真正实现。1819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创建之初,只有可怜巴巴的30名学生,经费少得惊人。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是个退休的老头儿,70多岁高龄,颤颤巍巍;但又精力充沛,他就是托马斯·杰斐逊。学校创办之初,老态龙钟  相似文献   

6.
麻香云是一名从基层语文老师成长起来的学者型校长.2009年任邢台市行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她从教二十多年,捧着一颗对教育忠诚信仰之心,以“知行合一”的特色教育理念,扎实工作,勇于探索,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7.
钮祜禄·和珅,年幼失怙,少贫无藉。乾隆四十年,得遇圣恩,过蒙拔擢,兼理军政,宠任冠朝,羽翼庙堂,其势喧然。20年以往,以大火烹油亦难喻其盛也。和珅以妙才治世,以贪腐留名。世人多喜议论其家财之丰、拍马之奇,却难见其平叛之功、理藩之能、治国之精、察人之明。抛开其贤庸忠奸不谈,究析和珅为人行事本身,对领导力构建的探讨亦有助益。贪腐之名提起和珅,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通  相似文献   

8.
童伯章,江苏宜兴人,生于1865年。名斐,以字行。幼时家道中落,几至赤贫,但他仍发奋读书,考中秀才后又负笈至江阴南菁书院听讲学,终于1903年中举,之后任宜兴周铁桥竺西学堂校长。1907年常州府中学堂创办,童伯章应校长屠元博之聘任国文教员,1911年兼任学监。1913年屠元博赴国会议员之任,童伯章继任校长。他在常州府中学堂的基础上,奋力开拓创新,成绩斐然。至1925年辞职,在校凡19年,长校12载。  相似文献   

9.
对纳兰性德词的风格和师承,从纳兰性德的师友到有清一代词评家的最后一人王国维,认识都不尽一致。对他的词的风格,他的老师徐乾学认为是“清新隽秀,自然超逸”。况周颐说“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徐、况、王的看法可以说大体一致,我们姑且名之  相似文献   

10.
乱之由即为治之要,关闭乱之门,也便实现了不治之治,这是无为思想的逻辑基础,也是其要义所在。而"上志"为天下纷乱之门,因此,上欲治则须自治其志,因此,老子立"道"以为德旨,提出了"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的无为主张。守"道恒无名"即守道性本恒的空无状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壮其骨",由"有名"而"无名",使内境空无,无分别心(名),无是非观(名),乃至无志(名),纯任百姓自然。"无志"即无为之旨的实质,体现的是"法自然"思想。"名"非"名称"义(否"名称说"),当是事物自命之名——"性","无名"即性之空无。如此,"道恒无名"与人性之情志观念相对立,成为一种超越现实的、形而上的性之空无存在,以其无我身、无我识而能纯任万物自然,成为人德性回归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汉成帝鸿嘉元年(前20年)宗正刘庆忌被贬任辽东太守,前人对这一任辽东太守的认识仅限于此。史籍所载西汉宗室名庆忌者共有四人,经考证可知任辽东太守者为楚元王之后裔——阳城厘侯,主要生活在元、成两朝,曾官至宗正、太常等要职。今见《汉书.外戚恩泽侯表》所记其卒年早于其任辽东太守的时代,应是文献传抄误漏所致,鸿嘉元年贬官辽东的事实可以信从。  相似文献   

12.
《陕西教育》2009,(5):74-74
本刊讯 经省委教育工委研究决定,同意中共西安翻译学院第一届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结果。王小惠、刘轶、孙家春、李虹、易晓瑜、曹毅、翟振东等七名同志任党委委员,翟振东同志任党委书记,王小惠、易晓瑜同志任党委副书记。王宪文、王晓东、张宝红、易晓瑜、徐明等五名同志任纪委委员,易晓瑜同志任纪委书记。  相似文献   

13.
谏院题名记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相似文献   

14.
马相伯(1840-1938)在1903年创办震旦书院(震旦大学前身) 时,学生仅20余名。在其“崇尚科学,注重文艺”的努力下,第二年 就声誉鹊起,学员增至80余人,其中有翰林8人,举人20余人,还有 革命党人于右任、马君武、刘成禺、邵力子等人(于系逃亡者,化名刘 学裕)。 当时执教者少,除马本人任教外,另有一位中国神父及几位法国 耶稣会修士兼职。1904年教会方面派传教士南从周(Perrin)前来担 任教务长,兼授课。 1905年3月,即第三学年开始,震旦已有学生132名。按校章规 定:“拉丁为任何国文(指英法德意等欧洲语言)之阶梯,次年读何国 文以能译任…  相似文献   

15.
谢朓任随郡王文学时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朓任随郡王文学之事,史书有载。然其具体时日,史乘阙失。以所钩沉之史料为依据,结合谢朓所作之诗文,首次考证出谢朓任随郡王文学在永明十年春天至永明十一年十一月,填补了谢朓生平研究的一段空白。  相似文献   

16.
帛书《黄帝四经》因循为治主张与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之共同点是都强调对天道和客观实际的尊重。两者的不同是老子以顺任天道自然为目的,认为如果能做到顺任天道自然而去掉人为则自然达于治;而帛书则以因循天道自然为手段,主张顺任天道和时势而为之以达于治。西汉初年的政治实际体现了黄老的因循为治思想。帛书的因循思想保留了老子之无为主张,尊重天道和客观实际的认识,同时又在这一前提下提倡积极有为,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桃花扇小札     
桃花扇,《词源》训为“传奇名,孔尚任撰”。《辞海》同。这根据自然是古典名著《桃花扇》。可惜,就词之“源”而言.桃花扇却确实不是什么“传奇名”,也与孔尚任无关。《金瓶梅词话》中就屡屡“出现”舞纸杨柳楼头月,歌罢桃花扇底风”这样的句子了。明显的,这句中的“桃花扇”是物,专有名词。又如:  相似文献   

18.
谏院题名记     
司马光 《中文自修》2006,(11):54-54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相似文献   

19.
于右任(1879——1964),是我国民主革命先驱、国民党元老、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巨匠,有“现代放翁”和“书界草圣”之称。他名伯循,字右任,别署刘学裕,笔名骚心,大风,剥果,神州旧主,半哭半笑楼主,关西学子,太平老人等。他是陕西三原人。在民主革命时期,他与李仪祉、张季鸾并称“陕西三杰”。于右任先生首先是一位民主革命家。他自幼家  相似文献   

20.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出自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名文《腾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