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昌德 《军事记者》2003,(12):12-13
~~重视军事新闻发言人在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吴昌德$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相似文献   

2.
读书     
日前,《王旭明说新闻发言人》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此书是国内唯一一本由有过部委新闻发言人经历的人所撰写的新闻发言人理论方面的书籍。作者王旭明曾任教育部第三任新闻发言人,此书凝聚了他卸任三年来对于新闻发言人工作的思考和梳理。国务院前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分别为此书作序,本刊特摘录部分书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殷飞 《军事记者》2010,(6):45-46
“一幅新闻图片可能改变战争的进程!”“一个从容应对媒体的军官可以威慑敌人甚至可以驱赶战争!”这是笔者3月份在以色列访问期间,以色列国防军新闻发言人贝尼亚胡准将在介绍以色列军事新闻传播制度时所说的话。从这两句话中笔者感受到,处于中东特殊的地域环境、国家时刻处于临战状态的以色列,对军事新闻传播的高度重视。在营造有利于以色列军事行动的舆论环境、维护以色列国家安全利益方面,以色列军事新闻传播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中旬,一位新闻发言人的离职引起网上热议。作为国内比较有个性的发言人之一,教育部原发言人王旭明在任时曾饱受争议,经常由新闻发言人变成新闻当事人。在他离职的消息被披露后,有评价说:“他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干5年,已经是奇迹了。”甚至有媒体记者在博客上撰文称他的离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然而,也有不少记者和传媒学者却表达了对王旭明离职的同情和惋惜。那么,王旭明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发言人呢?王旭明的离任为何反而唤起了公众舆论的依依不舍呢?本文试图从新闻发言人的职业特点及其要求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政府中,新闻发言人是一个相当风光和重要的岗位。白宫新闻发言人在白宫里的职务是“新闻秘书”,地位不低于一名部长或是一名总统助理,办公室在白宫西翼,距离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仅几步之遥。发言人可以列席许多重要会议,并经常与总统商量重大问题如何表态。他还是总统新闻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实际观察为出发点,分析了新闻发言人设立的情况、新闻发言人的活动与内容,并对新闻发布的社会效果做了梳理。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闻发言人的发展走向,即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蒋梅梅 《新闻世界》2014,(11):198-199
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带动了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各大中型企业纷纷设立新闻发言人。但由于大部分企业对新闻发言人的传播功能认识不到位,经验不足,使企业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有的甚至形同虚设。只有正确认识建立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必要性、把握好企业发言人传播功能,才能让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企业公关宣传中展现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首次公开了62个部委75名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媒体也前所未有地将焦点集中在各个部委的新闻发言人身上。然而要想让新闻发言人制度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加强建立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据悉,截止到2004年年底.全国省市自治区中,已制定新闻发布制度的有23个,已设立省级政府新闻发言人的有20个。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已经逐步实现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记者在采访客观新闻时在面对企业发言人制度的时候,首先要灵活处理报道中的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发言,要在新闻发言人发言之后深入采访,确保新闻的真实有效性,要能够架起广大受众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只有20多年的时间。1983年,我国开始正式建设新闻发言人制度,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新闻发言人制度很好地满足了外宣和外交工作的需要。其后,我国在国务院、外交部、国务院部委和人民团体三个层次上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2003年的“非典”是一个重要转折,它让新闻发布会突破了外交领域,直接推动了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历史不长,发展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们要积极努力,不断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防止新闻发言人制度助长新的形式主叉。  相似文献   

11.
马好 《新闻世界》2014,(2):175-176
随着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作为传递、发布信息与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引导舆论、处理突发事件、聚集民心等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缺失。本文简要介绍目前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的现状,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缺失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宣布,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将是2010年新闻发布制度建设一项重要任务。“我认为这将是明年新闻发布工作的一个亮点,”他说。国新办的表态,表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首次提出的“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黄奇萃  童兵 《新闻传播》2010,(6):11-13,17
2009年,“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一个概念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这是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既联系又区别的一项新制度.它应该如何汲取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成熟经验.同时又走出自己的特色.值得学界探索。本文从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义、该制度的定位及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的主要问题等几方面出发.结合业界及学界对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成果.对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框架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俞丹桦兼任着不少职务: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大活动办主任、市政府会展工作办公室主任等。在这些职务中,新闻发言人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之一。作为宁波市政府新闻发  相似文献   

15.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曹越 《新闻记者》2003,(7):9-10
近来,一些省市人民政府开始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这对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刊特发一组文章,就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与中外新闻发言人的现状、新闻发布会的舆论监督意义等作一介绍。 ——编者  相似文献   

16.
王志潇 《新闻世界》2014,(7):382-383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我国特殊国情相生相长,与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中,政府就是把关人,负责将相关信息向媒体和公众公布。回顾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它的建设过程并不长,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于1983年正式确立。新闻发言人作为党和政府最直接的耳目喉舌,最权威的发布者,实现了政府的政务信息和重要新闻与社会的沟通。“7·23”甬温线高铁追尾事故后,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的言谈表现让人们再次关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困境、新闻发言人的修炼、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等问题。本文以此事件为切入点,谈谈笔者对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问题的提出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会渐成新闻学界关注的热点。关于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必要性、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的具体运作、外国的新闻发言人及其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等,已有大量的论著。就在学界为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额手称庆的时候,部分学者清醒地提出了如何规范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的问题。在法治社会,对任何一项制度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终的规范手段是法律手段。本文将专门论证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约束新闻发言人的发言行为。虽然少数学者认为,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新闻执政①,…  相似文献   

19.
借鉴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努力达到三级平衡态:在身心和谐层面,政府新闻发言人要积极调适由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而导致的自我角色行为的紧张与不适;在人际和谐层面,政府新闻发言人要与记者在博弈中实现双赢;在制度层面,政府新闻发言人要树立可供依凭的和谐制度观。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比较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要求与传统的新闻发言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区别,分析了网络新闻发言人出现的背景及工作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出了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