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市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工作实施方案》和《诸城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2.
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以下简称为“随班就读”)是国家发展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广州市的“随班就读” 工作方兴未艾。根据1997年统计,全市已入学的残疾儿童、少年中有5140名在各区、县级市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其中有275名在委属初中就读。“随班就读”这一办学形式已成为我市特殊教育的主体。为了了解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中小学接受教育的现状,总结我市随班就读工作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市教委中小教处于1998年5、6月组织了对城区部分中小学随班就读工作的专项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汇报。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3月28日,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和市残联在永嘉县联合召开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试点工作现场会。会议总结交流了永嘉县特殊教育随班就读T作经验,明确了该市推进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的目标与任务,与会人员还分组参观了永嘉县部分随班就读学校的资源教室和随班就读工作图文资料展。据了解,该市教育局日前出台《关于加强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各县(市、区)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指导中心、随班就读学校及随班就读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资源教室设备配置标准等。  相似文献   

4.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一个主要办学形式,也是符合世界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残疾学生36.5万人。其中随班就读学生达24.1万人。探索随班就读发展之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特殊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随班就读是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形式,是我国基础教育包括特殊教育探索融合教育的一种创新。2003年国家教育部决定在全国100个县开展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实验,将这一探索创新推向了新的阶段。本刊始终关注着此项工作的进展。北京市随班就读工作始于1988年,是全国最早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地区之一。同时,北京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市教委的领导下,持之以恒、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全国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北京市现有随班就读中小学947所,随班就读学生总数4957人,随班就读学生占全市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的65%。15年来,他们在随班就读工作上展现了不断创新的精神、真抓务实的作风。他们对随班就读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师资培养,特别是支持保障体系的建构所做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不断提供着新鲜经验。本期“视点”,我们选编了北京市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构建、资源教室的建设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文章推荐给读者,供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学习借鉴,以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岁末年初之际,全国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会今天在上海召开。去年年底我们对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一年来,各地结合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不少地方召开了本地的  相似文献   

7.
一、关注随班就读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意义随班就读(learning in regularclassroom)是全纳教育理念在我国的一种实践模式,自1989年《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发表和实施以来,我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工作。在明确随班就读的对象上,在寻找有效的检测和鉴定办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这个大系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和谐文明,对残疾人事业就重视,特殊教育的地位就高。这几年,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批《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把特殊教育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以随班就读为主体,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9.
随班就读作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已走过25年的发展历程。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公报,截止2009年底,全国在校特殊学生中,有超过62%的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学习或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已经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主体,这使得人们对随班就读的质量问题愈加重视。在我国20多年的探索中,摸索出很多有益的经验。2003—2004年教育部在全国选取100个县(区)开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与随班就读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合作学习与随班就读教学改革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陈云英,华国栋1988年全国第一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制订了《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指出了改变特殊学校单一办学的形式为多形式办学。自从多形式办学的政策提出后,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残疾学生在普小的...  相似文献   

11.
写在前面辞旧迎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再谋发展。2010年12月27日至28日,全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伴随着新年乐曲的前奏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分管特殊教育的领导和特教干部100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对自2004年12月召开的全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试验工作经验交流会以来全国随班就读工作的一次全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7日—9日,全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江苏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的特殊教育干部及有关科研人员1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天顺副司长作了主报告,就一年多来我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希望。江苏、四川、甘肃等省的代表交流了实验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对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教师对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中央教科所特教室陈云英,陈海平,彭霞光残疾儿童在小学的班级里和普通儿童一起受教育的就学形式,我国教育界称之为“随班就读”。随班就读一词的使用,首次出现于1988年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前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的讲话:“为...  相似文献   

14.
主编通讯     
《中国特殊教育》2 0 0 5年第 3期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与广大读者们见面了。本期杂志的内容可谓“精彩纷呈”。“全纳教育研究”栏目中 ,《中国的随班就读 :历史·现状·展望》回顾了中国随班就读的简短历史 ,描述了随班就读工作的现实情况 ,并对随班就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  相似文献   

15.
随班就读是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策略,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特殊教育工作者立足国情,探索融合教育的一种创新。北京市在认真总结2003年延庆县作为国家级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2005年在全市各区县全面推开了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实验。  相似文献   

16.
主编通讯     
《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6期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全纳教育研究”栏目中,《双流向多层次教育安置模式、全纳教育以及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探讨》一文在分析美国的双流向多层次教育安置模式及西方特殊教育发展模式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应为“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资源中心,大量的随班就读结合资源教室或巡回辅导教师制为主体”的观点,值得大家关注。《北京市随班就读小学资源教室初期运作基本情况调查》探讨了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认知心理研究”栏目中的《自我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一种主体形式 ,本文总结了随班就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对当前随班就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在此基础上对随班就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班就读工作是我国发展特殊教育的一个主要载体。究其现状,存在着缺少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评估机制。在新时期,发展随班就读工作,对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在处理随班就读的关系方面、自身如何发展、如何转型升级等,成为特教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班就读工作是国家、省、市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我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几年来,也做了一些工作,使随班就读学生的思想、学习、纪律与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上学期末,我校12个随班就读学生,会背诵《新三字经》的有10人,占总数的83%;被学校评为文明学生的6人,占总数50%;期末考试语、数、英三科合格的3人,占总数的25%。  相似文献   

20.
对随班就读教师差异教学能力构成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班就读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主体,提高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成为特殊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本研究认为,差异教学适应了特殊教育发展对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要求,通过对随班就读教师差异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在随班就读中实施的差异教学是差异教学的一种实践形式,随班就读教师差异教学能力可以用一般教学能力模型来进行构成分析.由于随班就读学生有特殊教育的需要,随班就读教师应具有比普通教师更为宽厚的知识结构,除了具有普通教育的知识、技能以外,还需要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同时,随班就读教师获取校内外资源、主动运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能力,也是随班就读教师的差异教学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