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原因 肘关节损伤常发生在标枪出手的最后用力阶段;此时标枪的反作用力迫使前臂突然外展,从而造成损伤。当伤者做屈肘、屈腕动作感到疼痛,同时稍加外力做前臂旋前动作备感疼痛时,表明其主要是屈手肌群或旋前圆肌起始部位的损伤。而当医者一手托伤者肘部,另一手稍外展其前臂,伤者感到疼痛,说明其主要是肘关节的尺侧副韧带损伤。 标枪出手时,最后用力技术上要求肩轴向投掷方向转动的同时,投掷臂快速向上翻转,使上体面对投掷方向形成“满弓”。此时,投掷臂在身后与肩同高,上体在标枪出手时的用力顺序是以胸部和右肩带动投掷臂向…  相似文献   

2.
一、损伤原因和原理 肘关节损伤一般常发生在标枪出手的最后用力阶段,此时标枪的反作用力迫使前臂突然外展,旋后(被动损伤)或在投掷时屈手肌群和旋前圆肌猛烈收缩(主动损伤),从而造成肘关节的损伤。当伤者做屈肘、屈腕动作时感到疼痛,同时稍加外力让伤者做前臂旋前动作时备感疼痛,这表明其主要是屈手肌群或旋前圆肌起始部的损伤。而当医者一手托伤者肘部,另一手稍外展其前臂,伤者感到疼痛,这说明主要是肘关节的尺侧副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3.
警惕网球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体育》1999,(8)
“网球肘”学名“肱骨外上踝炎”,因多见于网球运动员而得名。经常反复伸屈腕关节,尤其是用力伸腕而又同时需要前臂旋前、旋后的动作,非常容易引起这种损伤,如乒乓球、网球运动中,在用“下旋”、“反手”回击急球时,由于固定拍型的需要,腕、肘(前臂)部肌肉必须高度紧张才能与来球的强大力量相对抗,经常如此,使得腕、肘部肌腱纤维受到反复牵扯而发生劳损,肌腱的牵扯损伤发生后,操作性炎症反应引起疼痛。其症状初期只感到肘关节外侧酸痛和轻微疼痛;或仅在用力伸腕与前臂用力旋前、旋后肘出现局部疼痛,病情发展时,肱骨外上踝部发生持续性疼痛,疼痛可向前臂外侧扩散,患手力量减低,持物不牢,端提重物、拧毛巾、反手击球时,肘外侧疼痛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警惕网球肘     
经常反复伸屈腕关节,尤其是用力伸腕而又同时需要前臂旋前、旋后的动作,非常容易引起损伤,如乒乓球、网球运动中,在用“下旋”、“反手”回击急球时,由于固定拍型的需要,腕、肘(前臂)部肌肉必须高度紧张才能与来球的强大力量相对抗,经常如此,使得腕、肘部肌腱纤维受到反复牵扯而发生劳损,肌腱的牵扯损伤发生后,操作性炎症反应引起疼痛。其症初期只感到肘关节外侧酸痛和轻微疼痛,或仅在用力伸腕与前臂用力旋前、旋后肘出现局部疼痛,病情发展时,肱骨外上踝部发生持续性疼痛,疼痛可向前臂外侧扩散,患手力量减小,持物不牢,端提重物、拧毛巾、反手击球时,肘外侧疼痛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肘关节损伤是体育教学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多见于田径的投掷项目、网球、羽毛球、排球、棒垒球等需要快速、猛烈挥动前臂的运动项目。统计结果显示:网球运动肘关节损伤率是34.5%,居损伤部位的首位,其次是腰和腕关节,损伤率最低的是膝关节。一、解剖概述肘关节是一个复杂的铰链关节,它由肱骨的远程与桡骨、尺骨的近端共同组合而成,在大多数运动中扮演着身体核心与肩部到手部传递力量的重要角色(见图1)。  相似文献   

6.
网球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球肘亦称肱骨外上髁炎 ,本病因慢性积累性劳损导致肱骨外上髁腕伸肌腱附着处纤维组织变性、粘连所致。又因多发生前臂劳作者及网球运动者 ,因此称为网球肘。1 局部解剖学特征肱骨外上髁部有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小指固有伸肌、尺侧腕伸肌附着 ,主要功能为伸腕、伸指 ,其次使前臂旋后。网球、乒乓球运动正手扣球时 ,手和腕伸肌受到猛烈的被动牵拉 ,牵拉应力主要集中于总腱附着处 ,既肱骨外上髁部。反手扣球时 ,手和腕伸肌突然猛烈地主动收缩 ,其应力也主要集中在总腱附着处 ,既肱骨外上髁部。在疲劳或伸腕与屈腕肌…  相似文献   

7.
标枪运动是复杂的多轴性旋转项目,伴有反关节用力的技术动作,且具有一定的正负加速度的投掷运动。就投掷臂而言,最后用力阶段不仅要完成转肩翻肘动作,使投掷臂和标枪处于“鞭打”前的正确位置,增加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而且参与“鞭打”掷枪动作,为提高出手初速度创造条件,其中,肘关节完成由屈曲到伸展动作的技术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8.
投掷运动是一种人体全身施力的活动,要求在瞬间动员和发挥最大的潜能。所以必须遵守人体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规律;首先由人体重心附近的大块肌群开始发动用力,然后再向两头的中小肌群扩展,最后由下肢的伸膝屈踝——上肢的伸肘、屈腕和肢体末稍的屈趾扒地——屈指拔球(饼、枪)来完成投掷动作。但是,在实际投掷中往往不能按照正确的用力顺序去进行,  相似文献   

9.
投掷运动是一种人体全身施力的活动,要求在瞬间动员和发挥最大的潜能。所以必须遵守人体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规律;首先由人体重心附近的大块肌群开始发动用力,然后再向两头的中小肌群扩展,最后由下肢的伸膝屈踝——上肢的伸肘、屈腕和肢体末稍的屈趾扒地——屈指拔球(饼、枪)来完成投掷动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是运动员最常见的肘部损伤。常见于投掷、体操、举重及棒球、垒球等项目的运动员。损伤部位涉及肘关节内侧较广泛的区域,包括肘内侧副韧带损伤、前臂屈肌起始部位损伤、尺侧关节囊损伤、肱骨内上髁炎及肘管综合症(尺神经损伤)等。我们所调查的66名标枪、体操、举重运动员中,有肘  相似文献   

11.
四、肘关节检查法肘关节由肱骨远端、尺骨鹰嘴和桡骨小头三部分组成,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上尺桡关节.肘部具有重要意义的骨性标志为肱骨之内外上髁和尺骨的鹰嘴突,这三个骨突极易触及.(一)一般检查望与触: 在检查中要特别注意肿胀和畸形。 1.对比两侧关节部位是否对称如出现鹰嘴向后突出畸形,上臂长短不一或患肢呈强迫体位(肘屈曲位),活动受限,可能为脓骨躲上骨折或肘后脱位。患肘周围肌肉萎缩,多为骨关节病或颈椎病。肘关节游离体常在屈肘时于后部脓挠骨节隙附近出现。肘外翻畸形多见于外伤性内侧副韧带松弛或脓挠关节损伤。 2.鹰嘴部肿块鹰嘴部局限性肿块,在屈肘时最明显。常见于鹰嘴滑囊炎、风湿性皮下  相似文献   

12.
网球肘的症状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俗语“网球肘”是指肘关节疼痛,而医学术语是指外上髁炎,即肱骨外上髁部位发炎。 用手腕和手臂运动的大多数运动员,在他们的运动生涯中都经历过网球肘,虽然这在大多数挥拍运动中是很普遍的,但是决不能忽视它对人们今后的运动生涯所产生的影响。 为了理解网球肘,首先必须对这一部位的解剖结构有所了解。肘是由三块骨头即上臂的肱骨、前臂小指旁的尺骨、前臂大拇指边的挠骨所组成一个绞链结构。它的二侧有内、外侧副韧带以加固并防止损伤,使手和腕运动的肌肉恰好沿着肱骨起始于肘的上方,如旋前元屈肌起始于肱骨内上髁(沿肘内侧突出的骨头),伸肌起始于肱骨外上髁上方(沿肘外侧突出的骨头)。虽然它们的起始稍有不同,但每块肌肉都对前臂、腕和手的运动产生着不同的功能。 注意:因为肘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许多症状和网球  相似文献   

13.
张乐伟 《乒乓世界》2008,(6):153-153
肘关节伤病之肘关节滑膜炎 乒乓球运动中肘关节滑膜炎与网球肘一样都很常见。 肘部滑膜炎多由肘过伸受伤或劳损史。症状表现为肘伸直时疼痛或伸直受限,有时屈曲时也感疼痛。肘外侧间隙饱满,慢性病例滑膜有肥厚感.或可触到滑膜吱嘎音,又称“捻发音”。关节间隙有压痛及“挤压痛”(刺痛)。最常见的关节挤压痛点是在鹰嘴的外侧缘,病人多有伸肘抗阻痛,或肘不能支撑推起。  相似文献   

14.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是标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伤病。本文对标枪运动员“投掷肘”损伤的主要原因,并对其损伤发生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投掷技术训练过程中纠正错误动作是防止和最大限度减少运动员“投掷肘”关节损伤的有效途径,以及做好预防工作,出现肘关节损伤及时治疗,并进行恢复性训练。本文提供的恢复手段,可针对性选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德国ISOMED2000等速系统获得优秀散打运动员肘关节肌群的生物力学特征.肘关节速度达到300°/s,能充分发挥运动员前臂伸肌群的爆发能力.肘关节角度在159°~168°范围内,拳的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可有效打击对方;以240°/s的速度屈肘,能充分发挥运动员前臂屈肌群的爆发能力,可缩短动作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快速回防,为再次出拳打击对方创造条件.防守训练中,肘关节角度在71°~78°的范围内,可有效地保护自己,防御对方快速、重拳打击;肘关节角度在128°~137°的范围内,可远距离隔档对方,抑制对方的快速进攻.  相似文献   

16.
尺骨鹰嘴骨骺分离是运动中较少见的一种损伤,多发生于发育未成熟的青少年,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现就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谈谈我们的体会。解剖与病理肱骨滑车与尺骨半月切迹构成肱尺关节,它和肱桡关节、桡尺关节由同一个关节囊包绕着,尺侧有尺侧副韧带增强。鹰嘴骨与尺骨干的接合,男性在15~19岁、女性在13~14岁完成。肱尺关节结合后得到稳定。尺骨鹰嘴骨是肱三头肌的止点附着处,它的作用是伸肘及防止过度伸肘。尺骨鹰嘴骨骺分离的原因很多,凡突然引起前臂过伸而又突然屈曲的动作,都容易使少年儿童尺骨鹰嘴骨骺发生分离。如投标枪、掷  相似文献   

17.
采用ISOMED2000等速系统检测优秀散打运动员膝、肘关节肌群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优秀散打运动员站位攻防动作技术.在进攻训练中伸膝关节速度达到300°/s,能充分发挥运动员小腿伸肌群的爆发能力;采用300°/s的速度可以快速屈小腿,有利于运动员快速回防,为再次打击对方在时间上创造了条件;在站位时,膝关节角度保持157.3°~160.1°,小腿屈肌群离心爆发能力强,有利于运动员调整自身的身体姿势,避开对方的快速进攻.在进攻训练中应使肘关节速度达到300°/s,能充分发挥运动员前臂伸肌群的爆发能力.肘关节角度在81°~86°的范围,有利于运动员快速出拳,打击对方.以240°/s的速度屈肘,能充分发挥运动员前臂屈肌群的爆发能力,有利于运动员快速回防.在防守训练中,肘关节角度在78°~85°的范围内,对运动员快速回防,抵御时方快速、重拳的进攻是有利的;肘关节角度在128°~137°的范围内,可远距离隔挡对方,阻击对方的快速进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家击剑队4个剑种18名重点运动员持剑手上肢肩、肘、腕三关节肌群进行等动肌力测定,研究优秀击剑运动员持剑手上肢三关节肌群的等速力学表现,发现薄弱肌群.结果发现,持剑手肩关节伸肌在快速下较屈肌力量增加更多(P<0.05),伸肌更适合等张向心工作,屈/伸比在正常范围;持剑手肘关节,在60°/s、180°/s时屈肌均显著低于伸肌(P<0.05),伸肌更适合快速工作;持剑位下,腕关节内收肌群小于外展肌群(P<0.05),重剑运动员内收肌群在60°/s下显著高于花剑运动员(P<0.05),240°/s下男子花剑运动员外展肌群显著高于男子重剑运动员(P<0.05),但此时内收/外展比值重剑显著高于花剑(P<0.05).说明击剑运动员持剑手侧肩关节、肘关节肌力与击剑刺和回收动作关系密切;重剑与花剑运动员腕内收、外展肌群肌力差别显著,可能是击剑运动员重要专项特征.  相似文献   

19.
站姿防卫术     
(3)如其抓住你一侧手腕,可在屈肘外旋的同时,用另一手托拿其肘关节;解脱后,翻手抓住对方之手下压,压托形成合力,反拿住对方(图3)。 (4)当对方用双手合抓你一侧腕时,应用另一手抓住其同侧腕,用力后拉;同时被抓腕用力前撑,上体侧转配合并降低重心;随即,前撑臂屈肘挎别其前臂肘关节,并用胸部顶住其手,同时前腿扫绊对方前腿,上体配合拧腰发力(图4、5、6)。  相似文献   

20.
前言:“网球肘”学名为“肱骨外上髁炎”,因多见于网球运动员而得名。像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些持相对抗项目.经常要反复伸屈腕关节,尤其是常做用力伸腕而同时又需要前臂旋内、旋外的动作,同时,“网球肘”的形成还有其他许多因素。例如日常不常运动的肌肉在打网球时使用过度.经常大力击球使肘关节内旋外展过度,拍弦的磅数不当等等。本文就网球肘的成因、诊断、预防与治疗进行了一些调研、探讨。一、网球肘原因的90%是由打反手击球造成的对网球肘的研究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有300多名水平不等的男女老少参加了问卷调查,结果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