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海德格尔前期的现象学-存在论思想,体现为生存论。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已经涉及了"技术"现象,只是技术还不是主导性的问题。从海德格尔前期的生存论立场来看,即从"在世界之中存在"来看,器具显示为上手性的存在,技术显示为对器具的上手性的揭示。作为揭示的技术的本质和根据,来源于此在的"在世",此在的在世生存要求着技术,通过技术让器具上手,通过技术"在世界之中"生存。同时,技术也维系着世界的结构即"意蕴"。  相似文献   

2.
科学、艺术与真理--海德格尔真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理问题是海德格尔思想(尤其是中期思想)中极其重要的问题.海德格尔力图超越认识论,为真理奠定一个存在论的基础.在此存在论基础上,他揭示了科学并不能密切地关联真理,艺术作品却显现了真理,因而艺术比科学更切近存在真理及其本性.  相似文献   

3.
存在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追查海德格尔提出"无"的哲学史背景然后分析"无"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展开,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应区分为一条道路中的三个阶段,亦即世界性、历史性和语言性,而"无"作为海德格尔思想深层核心,使海德格尔各时期思想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张岩 《科教文汇》2009,(3):229-229
存在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追查海德格尔提出“无”的哲学史背景然后分析“无”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展开,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应区分为一条道路中的三个阶段,亦即世界性、历史性和语言性,而“无”作为海德格尔思想深层核心,使海德格尔各时期思想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问题分别探讨了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的批判之间的差异。首先 ,关于现代科学本质的问题 ,胡塞尔认为现代科学的本质是“理念化” ,但它不是真正科学的本质 ;而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的本质是“数学因素” ,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其次 ,关于现代科学遗忘症的问题 ,胡塞尔认为现代科学遗忘了“世界” ;而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遗忘了“存在”。最后 ,关于现代科学危机的问题 ,胡塞尔认为现代科学危机的实质是哲学危机 ,应回返理性 ,重建科学 ;而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危机的实质是始终被那不能计算的“存在”的阴影所笼罩 ,任何依靠人的智慧重建现代科学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对近代形而上学之数学筹划本质的揭示是围绕物的问题也就是近代自然科学或形而上学对物之物性的本质规定来展开和探讨的.在他看来,近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是数学的东西或数学筹划,它由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所奠定,并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之基本思想的决定性推动下,成为近代形而上学的本质特征,由此使得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如此追问物之物性的方式得以可能和成为必然,真正的绝对的知识就是纯粹出自“我思”亦即理性的先天知识,它是物之物性乃至一切存在规定的引线和尺度.数学筹划不仅是近代思想的核心,而且直到今天还支配着实证科学的研究,海德格尔质疑数学筹划的自足性基础并试图从源始的生存论存在论角度重新揭示之,我们在今天仍然没有足够严肃地回应海德格尔的这一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7.
来自技术的危险——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技术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对于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社会问题等技术的负面影响人们已多有关注,然而这些却并非海德格尔所认为的来自技术的真正危险。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占统治地位才是人类最高意义上的危险,人类应通过“思”来克服这种危险。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追问是与他对“存在”问题的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赋予技术以存在论上的根本性地位,这使得他对技术的探讨比别种解释更显深刻。在人类被技术深深困扰的今天,我们无疑应该像海德格尔一样先想想技术到底是什么?真正的危险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将舍勒的"死亡直观"与海德格尔的"死亡之思"加以比较。在舍勒完全直观到死亡的本体论存在之后,海德格尔构建了死亡的生存论境遇,所以,找出两者在"死亡"问题上的前后勾连处及有所区别处对海德格尔和舍勒各自领域的研究或共同领域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主客对立”、“对象化”的物的概念。通过对壶之壶性的追问,揭示了长期以来被遮蔽的物之物性。海德格尔宣称“物的本质乃是聚集”。这一思想突破了几千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传统的物观念,粉碎了以对象化为本质的循环之路的概念性思维对事情本身的拦截。  相似文献   

10.
郑艺 《科教文汇》2009,(7):238-238
存在主义是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海德格尔以其对存在的独特追问开始了其存在主义思想道路,并且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对存在主义产生的背景进行介绍,继而引出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内容,且进一步解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的内容。随后评述了海德格尔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最后指出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启示意义以及海德格尔思想为实现东西方的平等对话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象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受到了当代西方哲学家特别是德里达的批判。这一批判的要点在于不相信面向事情本身的直观是自身纯粹自足的。我们处理这一问题的时候要求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在场与语言、在场与语词之间的关系问题。正是这一问题的动机使我们考察海德格尔中期在这一个问题上探索。海德格尔将语言问题与存在以及时间问题联系起来,并在他不断尝试的表达方式中展现出这一个问题的难度。考察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的难点与转折点对于理解海德格尔后期思想、进而理解西方哲学精神的边界都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思想路径可以根据三个相继出现的引导词来追踪:存在的意义、存在的真理和存在的地形学,一般认为,阅读他的作品时要分两个步骤——从“存在的意义”到“存在的真理”;然后是“存在的地形学”——每一次都将他的思想更切近地带入到对开端的居有上.但如果唯独地形学提供了足以接近海德格尔从一开始就持续追问的唯一问题——存在问题的话,那么显然,他的作品需要倒退着阅读,而不是正序阅读.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代生态哲学的核心问题.海德格尔对于自然和人所进行的本体论定位给予了从存在的层面上探讨这一问题的新视角.按照这一视角,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自然作为整体的基础性地位,以及人类对于自然所必须担负的责任,从而在存在的意义上开启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存在与时间》要"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的问题",但海德格尔所说的意义绝非语词的含义。在《存在与时间》中,意义具有一种完全确切的含义,它被明确地规定为所据。作为所据的意义是使我们对存在的理解得以可能的生存论结构,也是一切对象得以被给予的条件。海德格尔在此书后半部分将此在的存在学意义阐释为作为境遇的时间性,这种阐释只是对此书前半部分对意义所作的规定的进一步探究。海德格尔后来的"存在的真理"与"存在的拓扑",就都意味着存在的敞开而言,与《存在与时间》中的存在的意义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首次提出了“什么是美”的问题,从此拉开了西方二千多年来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但是到了海德格尔这里,美的本质这个问题被消解了,也就是说美是自身生成和显现的,美自身以自身作为根据,而不是被另外的东西规定的.西方传统美学的根本特征是理性,现代美学的出发点是存在,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在对传统的反动和超越中大大推动了现代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 ,尼采和海德格尔关注的中心问题 ,都是欧洲的虚无主义。文章通过对尼采和海德格尔思想的分析 ,阐述了 2 0世纪西方哲学从形上学到本体论转向的实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论述了在海德格尔看来康德的先验哲学中想象力与时间的重要意义.先验想象力要有存在意义必须与时间同一,同时也要与时间视域的构建和敞开有关.这样的时间构成了先验自我的本质,使自我成为一个具有自身性的有限自我.这样的自我其实就是此在的变式.由此,康德的先验哲学动机就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关联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赵春兰 《今日科苑》2009,(16):280-280
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一文中对技术和现代技术进行了一系列追问,他认为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现代技术是座架起支配作用的解蔽方式,从而揭示出技术的本质以及人与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邯郸市科技中介组织的培育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邯郸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出发,对科技中介组织和科技服务体系的涵义、内容及其在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信息市场的需求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董毅青 《情报科学》1999,17(1):40-43
本文通过对影响信息需求的几种因素的分析,揭示目前我国信息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