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开发,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投入,集中技术力量,立足于国情,研制出适合国情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玉米收获机械。  相似文献   

2.
中国玉米研究的优先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参与式方法,对全国五个主要玉米生态类型区进行了玉米 生产的农民参与式评估(PRA),并通过专家对PRA所获得的玉米生产发展限制因素的分析和参 与式学术研讨,对不同生态类型的限制因素进行了重要性排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玉米 研究的优先序。结果显示,干旱是未来限制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第一限制因素,也是我国玉 米科研最优先的研究领域。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等是近期我国政府在制定相关玉米 生产与发展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省的主栽作物,要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玉米单产。只有采取品种更新、培肥地力、土地耕喧、科学施用化肥及推广应用新技术等五项措施,才能保证玉米单产提高。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应用与推广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必须提高水分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保持适宜的固、气、液态三相比,才能获取玉米的高产。  相似文献   

5.
由于育种材料创新力度不足,我国玉米综合性状优良的骨干亲本材料相当匮乏,玉米种质基础趋同化问题逐年加剧.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番兴明认为,解决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必须从亚热带玉米种质中挖掘优良基因来改良我国玉米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我省主栽作物,要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玉米单产。怎样才能提高玉米的单产呢?我们同生活在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和农业专家一起总结出:品种更新、培肥地力、土地耕喧、科学施用化肥及推广和应用新技术等五项措施,只要把这五项关键措施抓好,玉米单产就一定能提高。  相似文献   

7.
当前,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发展的重点落在了降成本、提效率,满足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制度.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挺进籽粒时代,这对于玉米品种、农艺的要求更加复杂,需要系统解决问题,农机农艺必须有效结合,统筹兼顾,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粮食作物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玉米在很多行业当中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玉米可以酿酒、可以用于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所以玉米的产量也就成为了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要素,玉米的产量和其所采用的生产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浅议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温室效应的影响,玉米的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而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就必须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含量,并且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本文从玉米的栽培技术着手,着重描写了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呈现出的的不同特征,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阐述了玉米的栽培方法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玉米的生产和消费迅速发展,作为食用、种用和饲料所用玉米数量相对稳定,而对工业加工用玉米的需求越来越大。提高粮食的综合利用率的有效方法是必须深入开展对玉米加工产品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利用湿加工方法,紧紧抓好产品市场,在调节主产品的市场同时,科学有效地发挥玉米副产品的优势,通过玉米综合利用的方式,来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分析我国当下对玉米产量的需求情况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玉米的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然而我国的玉米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要加大发展玉米生产力度。本文就新形势下提高玉米单产的必要性以及措施展开研究,利用市场需求理论分析阐述提高玉米单产的必要性,最后为提高玉米单产量提出一些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玉米感病杂交种的推广,连作玉米的增多,玉米丝黑穗病害不断蔓延、加重,局部地区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上的严重病害,给部分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为此,就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加入WTO后农业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发展专用型玉米生产是玉米种植的趋势。青贮玉米是专用型玉米的一种。近几年,我区畜牧业发展迅速,青贮玉米需求量呈急速增长态势,重点阐述了青贮玉米种植的意义、生理特点、栽培要点和相关青贮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虽然我国玉米产量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但由于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等粮食消费需求急剧增加,玉米消费总量扩张、导致价格持续上涨.为确保国内市场供应,我国一直通过进口和临储玉米去库存弥补市场缺口.从长期来看,我国玉米产业必须在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基础上,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正>从影院小吃爆米花到流行欧美的玉米饼,从西式玉米浓汤到中国棒碴粥,从印度街头的烤玉米到非洲南部的玉米面食“撒匝”,从俄罗斯的玉米片点心到澳大利亚的玉米浓羹罐头……今天的世界餐桌上随处可见玉米的身影。在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的全球种植时间最短,但传播发展速度最快。玉米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还可以与大豆、红薯、辣椒等作物套种以增加收益。此外,玉米功用繁多,它既是粮食,又兼作蔬果,既能饲养动物,又在能源领域大放光彩。在餐桌上,玉米吃法多样,煎、炒、烹、炸、蒸、煮、烤,样样都行。在工业领域,玉米能转化为乙醇汽油助力能源产业,还能修复被石油、沥青等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1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玉米面临着国内外双重压力,中国玉米要想冲破压力,冲出重围,就必须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全面提高自身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玉米属于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可以当做粮食使用的同时,还能够经过加工成为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的商品,可被应用食品制作过程中。人们对于玉米这种事物的接受度极高,农村的生产者在喂养牲畜时也可添加玉米,因此可了解到我国各个区域对于玉米的需求量都比较大,传统式的玉米栽培方法必须被改进,形成全新的栽培系统之后,可更加高效地种植玉米,获取的玉米产物总量也可以有效增加。本文探讨高产型的玉米栽培农艺技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玉米品种改良的历程和成就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玉米品种改良工作发端于20世纪初期,一批留美学人引进现代玉米育种新法,为玉米品种改良事业尊基,50-70年代受政治运动的干扰,玉米品种改良进展缓慢,80年代以后,玉米品种改良取得较大的成绩,推广玉米杂交种成为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国玉米杂交种选育工作位居世界领先水平行列。  相似文献   

19.
感动 《知识窗》2007,(2):1-1
考泽是美国艾奥瓦州的农民,以种植玉米为生。种玉米,卖玉米,再种玉米,再卖玉米,几十年来,考泽一直在农田里重复着这个周而复始的轮回。每年秋收,考泽总会出神地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玉米,幻想着这些金黄色的玉米会变成金灿灿的黄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玉米单产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杂交玉米种植面积不断上升,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制种面积不断扩大。我国玉米制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因自然灾害、环境条件及技术等造成的种子质量不合格、减产减收甚至绝收现象时有发生,给制种单位和制种农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大量的劣质种子也给农业带来严重后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杂交玉米制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